江蘇省新沂市第八中學 王瑋瑋
人是萬物之靈,創(chuàng)造是人的特殊才能。而美是勞動的產(chǎn)物,人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世界,也創(chuàng)造了美。在改造世界、建設世界的活動中,人創(chuàng)造了數(shù)不清的美好杰作,為大自然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展示了人類對美的不懈追求,同時也豐富了人自身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
好的詩詞作品,散發(fā)著濃郁的美酒醇香,令人心醉?!端{(diào)歌頭·游泳》這首詞,文字簡潔,內(nèi)容深刻,想象豐富,意境深遠,有著鮮明的美學特征。因此,通過對它的講讀賞析,我們就能夠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的生活,感受美的氛圍,景仰美的形象,憧憬美的理想,領略美的意境,欣賞美的語言,從而打開情感的閘門,受到美的鼓舞。具體教學時,筆者分以下幾步來進行。
讀是感知教材的初步,是讓學生思維機器活動起來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對詩詞作品的教學來說,讀就更為重要。學生在聽教師范讀之后,就能更流暢甚至有感情地進行個人朗讀。在這一過程中,無聲的文學變成了有聲的語言,學生出于口、聽于耳、記于心,就不能不受到美的感染。當然,讀要反復進行,背誦后也還要進行。
詩具有概括性,因此,根據(jù)詩中所寫的內(nèi)容,把高度概括的景象具體描繪出來,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在畫中,這是筆者在教學時渲染氣氛、激發(fā)深情、增強靈感常用的方法之一。
學習上闋,首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筆者在引導學生弄清“才”“又”的呼應作用后,聯(lián)系杜甫“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結(jié)合有關文章的記敘,用簡潔形象的語言將下句中“橫渡”的情形描繪出來,真實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在江水、大風、詩人組成的畫面中,學生看到的是一個與風浪搏斗的高大形象。當然,文章不是無情物,因而,學生也不難感受到領袖抒發(fā)的急流勇進的革命豪情。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組成了真美——形象美、圖畫美、生活美。這時,進一步理解“舒”字,把見和感、景和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比較容易了,理解引用的孔子名言的作用也就不感到吃力了。
詩詞作品講究煉字、煉句、煉意,因而它在反映生活時,常常給我們留下一定的余地。所以,在作品描述情景的指引下,應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是詩詞作品教學時較好的方法之一。在給學生觀看武漢長江大橋的圖片后,讓學生抓住“飛架”的“飛”字想象武漢長江大橋凌空而起的景象,并要他們想象成一幅立體圖畫。這時,學生不僅會對大橋的雄偉氣勢在腦中留下印象,不僅會感受到大橋建設的神速,不僅會對詩人用詞的妙處尤其是那個“飛”字的傳神作用體會得更加深刻(它給我們在空間和時間上都留下了無限想象的余地,表達了詩人可貴的革命激情),而且會由此聯(lián)想到我們偉大時代的智慧美、力量美、創(chuàng)造美,情感上得到顯著的升華,心靈上得到特殊的愉悅。
分析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而抓關鍵詞語又是分析時常用的方法之一,因為這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深入文里,樂在文中,領會文情,享受文美。在對最后五句的分析中,可先讓學生找出關鍵動詞(立、截斷、出、驚),然后進行提問,要他們透過前三個動詞看到三峽工程的大致輪廓、艱難程度,看到這是長江宏圖中的又一亙古未有的驚天動地之舉,是更為美好的宏偉藍圖,并由此想象到圖畫美、創(chuàng)造美、理想美。當然,在提問時,可聯(lián)系三峽工程動工建設的有關情況進行必要的誘導。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思考前三句所寫內(nèi)容和神女的“驚”的聯(lián)系。要他們明確,正因為這兒已做好鋪墊,所以神女的“驚”就有了具體的內(nèi)容。
最后,進一步討論全詞的中心思想。我們可通過分析“驚”所涉及的“殊”字包含的幾個方面來完成——變化之快,變化之神,變化之奇,變化之美。顯然,這神女驚嘆的巨大變化正是全詞的中心思想。
詩人愛美,大自然中的東西,常常會成為他們觸發(fā)詩情、寄寓美感的優(yōu)美物象。而這種“詩情”“美感”又是和詩的意境分不開的。因此,不進入意境的花園、欣賞的天地,要想深刻理解這種“詩情”“美感”是不可能的。我們可先來進行幾組比較:換字比較,將“飛”換成“橫”“凌”后和原字比較;換句比較,將“天塹變通途”換成“江河有道路”后和原句比較;換內(nèi)容比較,將寫三峽工程的三句換成繼續(xù)寫武漢長江大橋的句子后和原詞比較;換人物比較,將“神女”分別換成“我”“我們”“大家”后和原詞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輔以朗讀、口述,詞中描繪出的由所見而所想,由武漢而三峽以及自然景物、社會畫面、理想世界、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融為一體的情景就會躍然紙上;那奇特的想象、激越的詩情、濃郁的畫面就會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一種宏偉、深遠、壯美的意境展現(xiàn)在眼前,在學生心中激起美的浪花、掀起美的波瀾,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鼓舞。
美具有時代性,每個時代人們都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時代的美。反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創(chuàng)造美,是最容易激勵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著眼眼前,面向未來,努力拼搏,奮勇前進的。當然,以美怡人,不能偏離語文課的特點,不能偏離教材的特色,必須緊緊抓住具體課文的個性,在細微、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課標》提出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