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萍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恩玲中學,甘肅 蘭州)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全面和豐富,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理論成績的提高,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因而分層走班制教學就是順應教育理念而生的有效的英語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對自身的英語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的同時,促進整體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在不斷成長中也會提升英語的學習信心,推進英語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和優(yōu)化。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的基礎方面和英語的學習能力方面都是有區(qū)別和不同的。這就使得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相對簡單的時候就會使得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培養(yǎng)價值不大,不能促進該類學生英語學習的進一步提升。而在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和困難的時候,雖然能夠滿足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的培養(yǎng)需要,但是部分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學習壓力增大,學習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情緒,導致學習學習積極性的喪失,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根據(jù)這樣的情況,就可以實施分層走班制的教學測量,將各層次的學生都全面考慮和管理,促進整體班級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具體來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有效將英語教學的班級分為多個層次,實施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得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英語整體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升。第一層的學生可以定義為學習能力較好,英語基礎水平較高。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進行比較有難度的英語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不斷超越自身,促進自身英語水平的進一步優(yōu)化。第二層次的學生就可以定義為英語學習能力一般,英語的基礎水平中等的,對于這類學生的教育應該主要以教材為主,注重學生英語學習知識量的積累,從而能夠實現(xiàn)英語學習能力“質”的突破。第三層的學生就可以定位為英語基礎知識差,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培養(yǎng)重點就是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奠基,集中對學生的英語詞匯量進行積累和培養(yǎng),再適當進行能力提升的英語訓練,使得學生既能對基礎英語知識查漏補缺,又可以學習到高質量的英語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英語教學分為多層次,使得各階段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提升,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優(yōu)化。
在實際的培養(yǎng)中,對每個層次學生制訂的教學目標有所區(qū)別,使得學生能夠在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范圍內,達到學習的目標,從而有效增強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例如:第一層的學生本身的英語能力就是比較好的,從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將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定得相對高一點,鼓勵學生去突破去挑戰(zhàn)。教師可以英語教學中有效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課外知識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綜合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而對于第二層的學生來講,英語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可以的,教師就可以將教學目標定位基礎到靈活運用的過渡,讓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就可以繼續(xù)語法和相關的英語學習方法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鞏固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學習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對于第三層的學生來講,教學目標就是對基礎英語知識的熟練掌握,有效對自身的英語詞匯量進行提升和優(yōu)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有效將各種單詞記憶的方法進行教授,將相關英語詞匯搭配和英語句型有效進行教學,注重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有效建立學習興趣,從而更加主動進行英語的學習。
將學生有效合理地進行分層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應該是不同的,對于英語能力相對較好的第一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優(yōu)化教學的方法,更加注重于學生的探究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課堂中有效對學生進行探究和探索能力的訓練,從而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英語學習方法。對于英語學習中等的第二層學生來講,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內容中著重進行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和機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的同時,英語學習的意識進一步提升。而對于英語學習相對較差的第三層的學生來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時教師可以將英語課堂創(chuàng)建情景化和故事化,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視覺和聽覺進行有效的刺激,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激情和主動性的提升。
隨著英語分層走班制教學的優(yōu)化,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使得整體的英語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學習,不僅可以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得到優(yōu)化,在實際的學習中就會相對輕松,能夠有效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快樂地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