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平 梁玉梅
(1.黔南師院附中 貴州 黔南 558000;2.黔南師院附中 貴州 黔南 558000)
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同樣也是老師的個性行為?!遍喿x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墩Z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遍喿x教學中的閱讀能力,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汲取知識,提高認識,發(fā)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的過程。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目標。特別是語文教師更應該將閱讀能力作為中學生的一種重要能力來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個性的體驗感悟,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閱讀,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梢?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對初中少數(shù)民族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交流環(huán)境缺失,口頭表達水平差。有些學生漢語口語表達水平低,難以適應當前初中語文的學習,達不到初中生應有的水準。2.課外閱讀量小,閱讀水平低。有部分家長很少關心孩子的課外閱讀,經(jīng)濟上也沒有這方面的支出計劃,極少買書指導孩子課外閱讀。這就造成了學生課外閱讀少,漢語表達能力差的現(xiàn)狀。閱讀一段文章,障礙重重,要感悟文章內涵尤為困難,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難題。3.自主學習能力差,缺乏探究性學習。很多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一種接受性的學習習慣,習慣于在老師、家長的督促下接受知識,不善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自主閱讀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差。學生缺少應有的家庭文化熏陶,學習資料短缺,很少有可供參考查閱的文化資料等,導致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缺乏。此外,還存在表述語義不清,語句不夠通順;寫作內容單調,缺乏開闊視野等問題。
民族地區(qū)的中學生,在漢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需要教師在培養(yǎng)方式方面更加注意科學有效性。因為民族地區(qū)的中學生常用的語言為本民族的語言。在文化生活習慣方面,與漢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漢語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民族文化習俗特點。為了讓學生理解文化的內涵和本質,在培養(yǎng)學生漢語閱讀水平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文化比較的開展。讓學生們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更好的理解語言文字,運用好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從認知加工策略的角度入手,筆者認為民族地區(qū)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重點開展。
(一)尊重閱讀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注意規(guī)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認識到這一點,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尊重學生注意力,選擇目標對象以及在多個目標對象之間進行轉換的客觀現(xiàn)實。吸取認知科學所他們究竟總結出來的注意規(guī)律現(xiàn)象,有效的指導民族地區(qū)中學生漢語閱讀理解學習任務的開展??梢钥隙ǖ氖?學生在展開閱讀活動的時候,注意力需要集中在當前的閱讀任務目標之上,如果學生難以做到這一點,教師也需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轿龑W生的注意力,注意力的能量既然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有充分的理由喚起學生的有限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學習任務中。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在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更好的明確閱讀訓練的目標,一段材料表達的是什么樣的主旨?學生如何思考?可以通過一些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
其實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民族地區(qū)的學生也通過信息技術的媒體和終端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多元文化。教師可以從文化比較的角度設計更多的問題,甚至為學生的閱讀理解的學習任務的開展創(chuàng)設情景。在語文閱讀開始之初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對于引起學生對重要信息的注意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將學生引入問題之中的過程。通過“設疑”使學習者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出現(xiàn)心理的不和諧狀態(tài),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圍繞問題進行探究解決認知產生的矛盾,在矛盾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加深有助于閱讀目標達成。教師也可以在這樣的情境構造之中,通過對比,設置懸念等方式來充分的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人皆有之,在兒童期最為強烈,即便是到了中學階段,學生們的好奇心也非常的強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以“新”引趣,以“奇”激趣,力求用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優(yōu)先加以注意,在興趣盎然中進行認知,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整個的信息加工過程。
(二)通過深加工的策略,提高民族地區(qū)中學生的閱讀理解深度。通過深加工的策略,學生對于所學習的材料的理解深度會進一步的增強,會充分的激活學生以往所儲備的知識和其他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專注的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深度進一步的增強。尤其在閱讀中,通過比較的方式,更是可以進一步的促進民族地區(qū)學生在語言文字和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理解。第一,縱向比較??v向比較是以寫于不同時期的有一定聯(lián)系的作品或同一作家前后有發(fā)展性的文章為對象的比較。這種比較的重點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歷史時期知識的繼承、演變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運用縱向閱讀法,可以使閱讀者發(fā)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異同點,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繼承關系,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第二,橫向比較。橫向比較,是以同一時代不同作者的有一定關聯(lián)的作品或同一作品中處于平行狀態(tài)的有一定聯(lián)系的內容為對象的比較。橫向比較有助于閱讀者對一定歷史時期的某個知識點作全面深入地了解,并從這種了解中找出個性,把握共性,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不管是比較還是相關信息的激發(fā),都是建立在客觀事物以及主觀經(jīng)驗的相互聯(lián)系的基礎之上的??陀^事物總是互相聯(lián)系的。具有各種不同關聯(lián)的事物反映在人腦中,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聯(lián)想。從思維運用的角度,聯(lián)想閱讀策略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接近聯(lián)想閱讀是指閱讀者在讀書時由所閱讀的知識自然產生的在時間或空間上與這種指示有關或相近的聯(lián)想。這種聯(lián)想要求的跨度要適當,所聯(lián)系的事物與書本知識不僅有相似性,更主要的要有相關性。
類似聯(lián)想閱讀是指由讀者所閱讀的知識的刺激而自然產生的一種與書本知識相似或相仿的聯(lián)想。這種閱讀法可以引起連鎖反應,促使閱讀者把有關或同類的知識加以聯(lián)系、延伸、比較、補充,從而豐富和擴大。另外還包括對比聯(lián)想,移植聯(lián)想閱讀等基本的策略,這些都是在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之上所提出來的有效策略,尤其對于民族地區(qū)的學生來說,這些聯(lián)想之間就可以進一步的豐富他們的經(jīng)驗,并且加深對于漢語言的文字理解。
心理學認為,想象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通過形象思維對頭腦中接受和存貯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工、排列、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前提。想象閱讀策略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豐富自己對文本閱讀的收獲。我國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文學評論家陸機認為想象可以:“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痹谖恼麻喿x中運用想象策略的機會很多,可以利用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再造想象,可以利用文中的“空白”進行再造想象,也可利用文中的關鍵字詞進行微觀想象等。但是我們在運用想象閱讀策略時,不要為想象而想象,想象要為文本服務,使想象真正擔當起深化信息獲取的責任。
(三)優(yōu)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的評價策略?!案鶕?jù)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有關理論與研究成果,結合閱讀活動的實際,我們認為:閱讀心理活動由兩方面所組成:一是閱讀的認知過程;二是閱讀的調控過程。”閱讀認知的調控過程雖然沒有直接參加信息加工,但卻決定著信息加工的策略和手段,對信息加工起調節(jié)控制作用??梢姵艘槍χ苯拥恼J知活動制定合理的認知策略,同時還必須有相應的調控策略,才能讓我們的認知活動順利高效地進行。
幫助學生對閱讀結果進行正確的歸因。不同的歸因傾向會對學生的認知活動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學生傾向于內歸因,那么,他們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因為閱讀理解水平的不高而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如果傾向于外歸因的話學生就更容易建立信心。所以,教師不僅要了解民族地區(qū)學生的一些普遍共有的文化特征,更是要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從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出發(fā),讓他們在歸因方式方面做到合理和科學。
總之,在民族地區(qū)中學生漢語言文字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到文化因素以及個性心理特征,對于學生閱讀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弱點,積攢閱讀理解能力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