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 潔
(江蘇省盱眙縣第一小學 江蘇 盱眙 211700)
Ellis認為,語塊是第二語言學習的基礎。語塊是語言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運用過程中被單詞化的詞匯的組合,包括習慣用語、習語、俗語、固定搭配、固定句型等。英語教學中,運用語塊,可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下面,就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語塊的問題,談幾點思考。
情境是語言學習、理解和運用的前提,語言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突出其真正的意義。英語教學中,多數(shù)教學也注重情境法的運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主學習和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提高語言學習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也在情境運用,不斷激發(fā)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運用語塊,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交際的能力,同樣地,教學中,教師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促學生在語境中語用語塊,也在交際和運用中,增加語言實踐量,提高語言綜合能力。
如Asking the way的教學時,對于“問路”和“指路”是生活中用得頻率較多的交際運用,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給學生運用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升交際能力。而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以教單詞 cinema、hospital、shop、zoo、bookshop、station、turn left/right等為主,以教讀對話、背誦對話為目的,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忽視語言的運用,造成教學的低效、知識的乏味。為此,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為學生提供說英語、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運用詞匯、詞組、句子表達完整意思的習慣。如呈現(xiàn)教材的第一幅圖,讓學生觀察插圖,并回答問題How does Yangling go to Suhai’s home?等,這個情境,引發(fā)學生對插圖的思維、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興趣。再呈現(xiàn)給學生幾幅路線圖,說說每一幅路線圖的走法,再讓學生閱讀第二場景,再選出正確的路線圖,再讓學生給圖片配上文字……這些情境的設計和運用,學生在看圖、談圖、選圖、閱讀等活動中,問路、指路的交際用語得到多次反復運用。這樣的教學,通過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引領下,自主運用語塊How can…get to…?Turn left/right.Walk along…等進行自主交流,學生學習和記憶的不再是單個的單詞、短語和句子,而是在語境中,自主交流、自由運用,突出語言的交際性。
語塊教學,改變英語教學的單一、單向教學單詞的弊端,而是采用“觸類旁通”的方法,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語塊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取一些課外的知識,擴展語言實踐量。
How are you?單元的教學時,對于Story time中的對話情境,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看插圖,說出圖片的主要內容——楊玲給李老師打電話,告訴李老師不能來學校上學了,李老師問楊玲怎么了,楊玲告訴李老師她感冒發(fā)燒……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應注重語塊的運用和語言的拓展,如李老師的What is the matter?教師可以給以補充成完整的句型What is the matter with…?這個句型的補充和拓展更符合語言的語法習慣,同時,教師還可以補充并引導學生自主運用What is the matter with…?的同義句 What is wrong with…?What is the trouble with…?等,對于I have a cold教師可以給以補充英語中的have在口語中常被have got代替,那么A’s got a cold等的語法句型,在語塊的運用中,讓學生初步把握和了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語言教學,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學的重點應發(fā)生改變,應從知識點的積累和拓展著手,只有積累豐富的詞匯、語塊,才能進行自主交際和運用,才能促學生熟練運用的目的。
語塊的積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課文中的詞組,如關于一天的生活的短語,get up、have breakfast/lunch/dinner、go to school等,要求學生能對一些短語觸類旁通,如go swimming的教學,聯(lián)想到go shopping、go skating、go walking等。
語塊的積累,也包括一些習語、諺語的積累和運用,如教學飲料和食物名詞時,教師可以補充tea,以及諺語It is my cup of tea.(那就是我所需要的)教學fruits單元時,對于apple的單詞,教師可以給學生An apple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一些成語、諺語,如熟能生巧、患難見真情、再晚也不遲、不勞無獲、少說多做、不勞無獲、愛屋及烏等的適當補充,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于學生積累語塊,為自主運用奠定基礎。
近年來,第二語言的教學中,教師們越來越重視語塊的習得和運用的研究,語塊的習得,利于學生說出地道的英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言的流暢性,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更加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語塊的學習和運用,發(fā)揮語塊的作用,有效運用語塊,提升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