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qū)第四中學 黑龍江綏化 152000)
長期以來,初中學校、教師都非常重視英語教學,甚至開始通過豐富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然而,對于習慣講普通話的學生而言,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阻礙,所學的英語為典型的“啞巴英語”,不會聽、不會寫、只會做題[1],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也主要圍繞考試展開,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自然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角色扮演就是我們常說的表演,角色扮演法不僅能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培養(yǎng)其聽說讀寫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與創(chuàng)新,將角色扮演運用于教學中,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其學習能力[2]。
1.話題布置:角色扮演的話題應與教材的內容相關,或者將教材的內容改成一個故事類的劇本,而學生則通過扮演角色、進行對話等方式來表現(xiàn)故事。但對于學生而言,改編劇本是一大難題,因為不僅要設計情節(jié),還要設計臺詞。此時,教師應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完善情節(jié)與臺詞。
2.角色分工:劇本出來后,學生可就劇本的內容進行討論、完善,并進行角色分工。
3.表演:學生當眾進行角色扮演,并使用英語進行對話。教師認真觀看學生的表演,并就其表演狀態(tài)、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行評價。
角色扮演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并促進其英語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與學生應從教材內容出發(fā)來設計故事的情節(jié)與臺詞,以此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了解與認識。如學習到“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個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情節(jié),電話中的雙方都在不同的地方度假,對話的內容則為度假區(qū)的天氣、風景、人文等等,由于教材中的句子大多為書面語,學生在設計臺詞時應注重語句表達的合理性與書面性。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大多與學生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打招呼、度假、運動、上學等,都是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設計劇本的過程中應告知其注重語句表達的合理性與生活性,教材中的英語句子雖然簡短,但具有一定的廣泛適用性,學生可以通過轉化將課本中的句子運用于表演中,從而保證對話的合理性與流暢性,避免出現(xiàn)“尬聊”、“尬演”等情況[3]。與此同時,學生在演練過程中配以相應的表情或者動作,從而使得整個表演更為真實、完整與流暢。除此之外,學生還應對臺詞進行反復打磨,在說臺詞的時候至少做到標準、流利,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
由于初中學生并未接觸過表演,其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則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況,表演痕跡太過于嚴重,從而降低了角色扮演的作用于價值,學生也難以體會到角色扮演的樂趣。為提高角色扮演的生動性與真實性,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指導,尤其是動作、臺詞方面的指導[4]。以上文說到的“度假”話題為例,一個學生前往海南度假,正在沙灘上享受著日光浴,十分舒適、享受,則其打電話的語氣必然會透露出一絲慵懶、愉悅,教師可對學生的說臺詞的語氣進行糾正,從而提高其表演的生動性與感染力。同時,為了展現(xiàn)角色扮演的真實性,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道具,讓其將氣球當做椰子水拿在手上,并躺在沙灘椅(課桌)上。通過精心的安排與指導,學生的表演能力與表達能力必然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適當?shù)脑u價,然而,想要提高評價的深入性、客觀性與合理性,教師則必須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表演當中的表現(xiàn),比如神態(tài)、動作、語言表達等,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才能游刃有余地進行評價,否則,課堂教學評價與反饋會流于形式,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不到任何作用。一般而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必須要保持中肯、客觀,主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在表揚時委婉提出建議,避免過度的批評,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的點評應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表演話題的選擇、臺詞的設計、語言的表達等等,并重點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評價時應注意委婉,如“這位學生的表演天分很高,表演很流暢自然,完全不會讓人出戲,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說臺詞的時候有些含糊不清,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要繼續(xù)努力?!庇纱丝梢姡處熚裰赋銎渲胁蛔憧稍谝欢ǔ潭壬霞ぐl(fā)學生的繼續(xù)努力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讓其能愛上學習英語,積極參與到角色扮演活動當中來,從而促進其口語交際能力的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角色扮演需要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共同進行配合與努力,作為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指導,如幫助其選擇合適的話題,并對語言的運用與臺詞的設計提出中肯的建議與意見。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給予學生發(fā)揮的空間,讓其能愉快地參與到角色扮演當中,最終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