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閱讀的江湖,紙質書和電子書兩兄弟,到底誰能坐上第一的寶座,迄今為止,沒人能說得清。這次,我們請了浙江龍游縣橋下小學和浙江浦江縣大溪中心小學的小記者們來說一說,在他們眼中,紙質書和電子書這兩兄弟的真正實力到底在哪里?
江浙(六年級):近視讓我變得不快樂。
大概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讀高中的姐姐迷上了用手機看書,她說,網絡上找書方便,而且很多書都是免費的。我一試,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但我的悲傷也隨之而來——四年級,戴眼鏡;五年級,近視已經300度;六年級,425度……戴眼鏡的痛苦,度數(shù)逐漸上升的痛苦,真的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懂。痛定思痛,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重新看起了紙質書,保護視力,最好還是看紙質書。葉宇慶(六年級):圖書館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別讓它變了味。
收藏書籍是對文化的保護,對歷史的敬畏。電子書沒辦法做到這一點,試想,未來某一天,圖書館里陳列的不再是一本本書籍,而是一枚枚優(yōu)盤、一本本電子書的設備,不知前來看書的讀者會是怎樣的心情?
何妙韻(六年級):掌上世界太大,容易迷了路。
本來想看一本書,但用了電子設備上面還有其他推薦,這一推薦就糟糕了!忍不住想要去點其他書的簡介看看,這樣倒還好,最怕還有其他的廣告、視頻等,我們小學生還不具備強大的辨別能力,所以很容易就被“拉”走了。
黃煜程(六年級):雖然慢,但鄭重。
一本書,寫作、設計、校對、出版,歷時幾個月,最后帶著油墨的香氣送到讀者的手中。雖然慢,但鄭重。隨著時間的流逝,時間留在書上的痕跡,是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
吳雯靜(六年級):外公說,原來這里有個“放大鏡”。
我的外公非常喜歡看書,爸爸媽媽想讓他更方便一些,給他買了智能手機,可是他不肯嘗試,總是推說,自己的眼睛吃不消。所以,我專門用了一天時間,給他好好講了講電子書的使用方法。當外公看到,電子書上的字變得大了好幾倍,外公驚呼道:“哎喲,原來這里還有個放大鏡功能啊,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戴老花鏡啦?”看著外公像個孩子似的蹦蹦跳跳,我覺得有電子書的感覺,真好!
鄭薈軒(五年級):上網不近視,也許不是一個夢。
攜帶方便、信息量大是電子書最可愛的地方?!翱追蜃影峒摇獌羰禽敚〞笨鬃蛹抑卸训亩际菚?,要搬個家特麻煩。要我說,要是他出生在現(xiàn)代,就方便多了,一機在手,看遍古今中外。紙質書籍過了三四十年,頁面會變黃,有些字會變得模糊不清。
有人說看電子書太傷眼睛,我覺得,這也太不相信我們科學家了吧。登上月球、下潛深海、太空行走,這些在古人眼中異想天開的事,我們不都實現(xiàn)了嗎?我堅信,以我們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再進步一點,“上網不近視”將不再是夢。
華藝婷(五年級):電子書,做地球最好的小伙伴。
電子閱讀比紙質書更有利于環(huán)境的保護。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紙質書的存在:教室里,老師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教學,同學們使用電子設備進行課程的學習,圖片和音頻可以使上課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每天將減少約4700棵樹木的砍伐,環(huán)境將更加美好,空氣也將更加清新。
陳靚(六年級):資源和價格占絕對優(yōu)勢。
電子書的資源特別多,內容廣泛,你想要閱讀哪些內容,只要輕點屏幕搜索就可以找到,而紙質書卻只包含一本書的內容,想要看其他內容還得去書店買。電子書還便宜,最多也不超過10元,有些甚至是免費的,而紙質書普遍偏貴一些,一本差不多要十幾二十元,精裝版的就更貴了。
從上面的辯論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電子書和紙質書都有著各自非常明顯的優(yōu)缺點。聰明的你一定看出來了,誰坐第一都不合適,在這個包容萬物的世界里,我和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各取所需,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