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縣岱南小學 福建漳州 363400 )
不過我也聽到了許多老師的疑惑,問題比較集中的就是“小組合作的課的設計和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與什么區(qū)別”,“怎樣做才是小組合作”等等。是的,這些問題也曾經困擾我們,現在回頭想想,我覺得那是因為對小組合作的本質還沒有弄懂,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什么是小組合作?為什么要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有什么優(yōu)勢?小組合作怎樣才能做好?只有弄懂了這些,知道了要怎樣實行小組合作,我們才能更好地實施新課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施小組合作,首先必須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互相交流,得到同學的幫助,能更充分享受教育資源。其次,實施小組合作,教師必須樹立服務意識。教師應全心全意地服務于學生,服從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更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第三,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第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師生的互動,雙方共同學習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教學相長。當然,一切教學活動都要落實于學生的和諧發(fā)展,應該讓每個學生享有老師同等的關懷。師生的交流機會增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學習小組建設是小組合作的前提。一般情況下,為了便于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成績把學生分成好中差三類,每一小組按三類搭配組合,四人一小組,再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水平等,將學業(yè)水平高、責任心強,且樂于助人的學生選作小組長,由小組長召集組員學習、根據預習指導學習內容、督促學習過程、檢查記錄組員學習情況等。另外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加以靈活組合,力求學生之間愉快地合作,力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給學生營造一種展示自我、互幫互助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與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等教育影響發(fā)生充分作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案的正確使用是小組合作的保證。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考核等教學過程中要能夠較全面地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更好地開展因材施教。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由于每個小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加上教師整天和學生接觸、相處在一起,能夠較細致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每一個學生情況開展有效的教育。這樣在教學的設計時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特別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課堂上能夠及時的給與關注、指導。老師可以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充分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特別是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如計算機、語音設備等),使學生快樂、輕松的學習,并能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較大的發(fā)展和提高。小組合作教學的特點是讓學生通過獨學、對學、群學的學習形式進行學習,相對每個學生占用的學習空間、活動空間和其它教育資源占有量比較大,學生受教育的時間、條件得到了改善。教師在編寫教學案時如果能有意識地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造的空間和時間,那就能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更自主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開展能動的創(chuàng)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先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對文本進行一般了解,對基礎知識重點掌握,然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或怎么樣,使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再把問題帶到小組中進行交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激起爭論,形成討論的高潮,讓智慧碰撞出火花,讓課堂充滿色彩。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達到相互啟發(fā)、拓寬思路、共同提高的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發(fā)言、傾聽、交流的習慣是實現小組合作的難點。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課堂上要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見解。讓學生大膽地說,人人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經過鍛煉,逐步做到正確流利地說,愉快動情地說。師生各抒已見,形成民主、自由、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要讓學生主動發(fā)言,淡化學生回答內容正確與否的評價。關注學生回答行為的評價。要及時給予鼓勵,盡量不批評或少批評學生。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閃光點。用這一亮點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讓學生做到自我管理、自主學習,會合作交流。
其次,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傾聽,對待同學的發(fā)言要認真耐心的聽,只有傾聽,才能發(fā)現同學的高見和不足,從而實現自我完善。主動發(fā)言固然重要,耐心傾聽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訓練之一。當學生在聽取別人的觀點時,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觀點明確的學生,會在組內交流中進一步深化自己的觀點,在與其他同學思想碰撞的同時使自己的觀點得到“升華”。學生在組內交流中會聽到多種觀點,他們在對這些觀點不斷地討論時,收獲就會更全面,視野就會更廣闊,由小組交流到全班交流,有個人的見解,亦有集體的智慧,全班同學的思想一齊碰撞,迸發(fā)出的火花會讓人眼前一亮。
再次,學生在交流合作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禮讓,只有禮讓,才能使學習有秩有序進行。一旦遇到幾個學生都急于發(fā)言時,會出現互不相讓的情況,這時小組長要做到及時調控,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讓學生人人參加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特別是主動探索、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成為一種學習的主要形式,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充分地發(fā)揮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學生學習興趣濃,掌握的知識更豐富,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教師若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的優(yōu)越性,就能實現一百多年來教育學家夢寐以求的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少教、多學、愉快”,實現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發(fā)現、學會審美、學會勞動的素質教育發(fā)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