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qū)第二小學 陜西商洛 726000)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通過探索與實踐,我發(fā)現良好的、恰當的、激勵性的口頭評價、行為評價、獎勵評價等,都會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人文素養(yǎng)的積淀、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學中我發(fā)現學生對同一類型的評價語言的滿意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評價對象的不同需求,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評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針對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于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動、健康的學習心理。
這部分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課本上知識對于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他們所需要的是超越課本難度的新知,要體會學識上超越同齡人的快感,他們要享受獲得更高水平知識的樂趣。因此,對這些學生的評價,不停留在簡單肯定所學課本知識的層次上,而是選擇獨特視角,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們的學習進入更深層次。
例如:我在上《世界科技的今天》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問:誰能想象一下還能設計一些什么樣的高科技機器人?班上的學習文員一口氣說六個:“作戰(zhàn)機器人、破解密碼機器人、模特機器人、清理垃圾機器人、按摩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薄白鲬?zhàn)機器人在打仗時使用,他可以代替人作戰(zhàn),攻擊力大還能避免人員傷亡……”不僅說出了設想的機器人而且還講了這些機器人的功能。我不失時機及時表揚 “你想得真好呀,簡直就是聰明的小一休呀,再努力你定能成為小小發(fā)明家,很好,繼續(xù)加油、GO GO”。通過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激情大漲,從而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探究中。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教師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處于一種積極亢奮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的他們所釋放出的熱情和潛能,能使中等生努力向尖子生靠攏。同時恰如其分的評價,能使中等生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從而取長補短,完善自我。
這部分學生通常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及主動學習意識等方面存在問題。在評價中對他們的評價是最難的,“左傾”了,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右傾”了,無法起到評價的作用。他們共同特點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勵。因此,我在評價時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切不可敷衍了事,要從他們身上去發(fā)現讓他們自己認同的優(yōu)點,進行準確的評價;發(fā)現閃光點,使他們打消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努力學習的愿望。
例如:在學習《從電視說起》這一課題時,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小學生應該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什么時間看,看多長時間合適?話音剛落,一個坐在角落的不太回答問題小男生迫不及待地說我知道,其他學生的眼光刷一下投向他,小聲嬉笑,我大聲說:“你真勇敢,你來回答吧?!敝灰娝叽鸫鹫酒饋泶舐曊f道∶“我們應該看的電視是少兒節(jié)目、動畫片。禮拜天、放假看。每次最多看1個小時?!庇械耐瑢W哈哈大笑,我卻說:“讓我們將熱烈的掌聲送給他?!闭坡暜呂医又f“嘉義同學今天表現得很好,不僅認真聽講,而且大膽回答問題,回答得很好,獎勵紅花兩朵?!奔瘟x聽了我的表揚一下子特別高興,坐的特端正。學生聽到了切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評價,感到比較滿意時,自然會產生積極向上的愿望。有良好的學習愿望,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
其實,評價語言的確不應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豐富自己的語言,努力提高口語素養(yǎng),為教育、教學創(chuàng)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過程中,評價的運用越來越顯得重要起來。如果每次都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就能創(chuàng)設一種開放的、寬松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民主的、輕松的學習活動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依據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呵護學生的自尊、自信前提下進行的教學評價,會讓得到尊重的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且愿意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大膽實踐,體驗成功;有了成功感,就有了學習的自信心。這種有價值的評價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愿意表現自己,從而鍛煉和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指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要求,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或自己完成練習后,獨立思考、判斷,想想自己在思考、回答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自己進行反思,不斷總結經驗。在我的品德與社會課上隨時隨處都有可能讓學生做出自我評價。
記得在上《架起溝通的橋梁》一課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與父母溝通的,一個不善于發(fā)言的女生站起來說了自己的溝通方式,說完后,我讓她對自己進行評價,這個女生這樣說道:“我回答問題聲音有些小,溝通的方式沒其他同學的好。”借此機會我趁機表揚了這個同學,“你真勇敢敢于承認自己的缺點,既然你發(fā)現了自己的缺點以后好好改進,最起碼大聲發(fā)言,要不現在試試,來大聲讀一段話。”一遍又一遍讀了三遍,聲音果然很洪亮。下課后這個同學告訴我,“老師多虧你讓我自己評價,我才發(fā)現了我的不足,我以后一定多舉手,大膽發(fā)言。”可見學生自評還是很有效果的。
同學互評是通過小組互評、全班互評等方式,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如:在上《公共生活有秩序》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制定“校園公共生活公約”,在這過程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制定了一個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公約”——通過小組討論公約內容,互相評價內容好壞,促進了學生人人參與的愿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小組學習,他們制定的公約內容豐富多樣, “我們做游戲要遵守規(guī)則”、“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下課要文明休息活動,同學間不吵架,不做危險性游戲”……最后通過全班互評,大家一致舉手通過,在歡呼聲中慶祝公約制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