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棟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guī)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因此,高校應該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教育。本文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并對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xiàn)狀作出幾點思考。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xiàn)狀
當前我國發(fā)展雖已進入新常態(tài),但仍處于戰(zhàn)略機遇期?,F(xiàn)階段的挑戰(zhàn)在高校層面體現(xiàn)在大學生思想問題上的不解與困惑,所以,高校應著重關注大學生思想的轉變并對其進行合理引導。為了解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情況,本次的調查問卷通過在線填寫的形式來收集信息。問卷中,設置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程度和關注度、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的評價、高校關于馬克思主義宣傳渠道等相關問題。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高校馬克主義大眾化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待改進
高校有意識地教育及引導是幫助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途徑。高校要利用馬克思主義相關課程,通過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從而使大學生在課堂內外了解和學習馬克思主義。調查顯示,有20%的人對學校思想政治課的看法是“枯燥乏味,教條式說教”;在 “馬克思主義相關課程的評價”一題中,0.9%的人認為“收獲很少,基本沒有幫助”,46%的人認為“收獲一般,對思想政治認知產生影響”。
(二)高校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認知度低、了解少
本次調查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均占有一定比例,主要為大三學生,而且,87%的學生為共青團員,10%的學生為共產黨員和預備黨員。在被調查者中經常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僅占12%,偶爾閱讀的占37%,很少涉及的占34%,從未閱讀的占17%。另外,被調查者中經常關注國家領導人談話中關于馬克思主義內容的僅占23%,偶爾關注的占66%,從不關注的占11%。
(三)高校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渠道狹窄
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僅是學生獲取馬克思主義相關知識的一個渠道,除此之外,其他的渠道少之又少。馬克思主義宣傳渠道的狹窄極大地限制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調查顯示,高校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志愿服務等活動開展較少,校內宣傳機構也未做好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宣傳對策
(一)強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要做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給學生一個“有靈性”的課堂。課堂知識傳播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給學生一個具有思想性的課堂。
(二)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做好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與高校之間應當加強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學術交流合作,通過定期舉行座談會、宣講活動等來加強學術熏陶,以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產生積極影響。
(三)豐富社會實踐活動
要使馬克思主義真正走進校園,務必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力量,開展不同的馬克思主義相關社會實踐活動,課堂理論知識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加深理論學習。
三、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意義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目前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可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力量,推動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國家建設做好準備,增強國家向心力。加強宣傳馬克思主義,促使思想與經濟發(fā)展相適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相適應。當今高校大學生在社會發(fā)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大學生的思想素質與社會經濟建設是密切相關的,與國家和社會發(fā)展是一體的。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大學生的思想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高校是重要的學術研究和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通過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益于馬克思主義思想與高校學術的交流。將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高校學習融為一體,能夠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優(yōu)化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fā)展,使高校成為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實踐的重要實驗基地。
【本文系南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實踐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項目(SPCP)“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水平的調查與思考”(201850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