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琳琳
【摘 要】 開展何種形式的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問題。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既可以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又能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本文圍繞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進行闡述,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高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能力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任。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了解各種各樣的文章題材、寫作手法等。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閱讀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一線教師關注的問題。實踐證明,自主探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讓閱讀能力逐步提高。
一、設計閱讀情境,營造自主探究氛圍
情境教學理論認為,知識的接受與內(nèi)化需要在一定的情節(jié)中進行,而且情境越具體形象,就越有利于個體接受。隨著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中的廣泛運用,使用多媒體功能成了教師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枯燥乏味的白紙黑字變?yōu)樾蜗笊鷦拥漠嬅妫柚曨l、音樂等來調節(jié)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渲染一個自主閱讀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來進行多種形式的網(wǎng)絡教學,選取一些有益的遠程課堂來充實學生的知識寶庫。例如,在教學散文《荷塘月色》時,作者朱自清細膩傳神的寫作手法讓人流連忘返。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科普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挑選合適的音樂,帶領學生走進文章中,身臨其境去感受美妙的荷塘月色。接著,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問題:荷塘有著怎樣的特點?采用了什么寫作技巧?找出自己喜歡讀的句子,體會語言表達技巧。通過設計閱讀情境,營造自主探究氛圍,從而讓學生進入自主探究活動中去。
二、開展交流探討,培養(yǎng)自主探究意識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所以,我們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鼓勵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益的自主閱讀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開展一些閱讀競賽,利用閱讀的知識積累來進行辯論。其次,高中生探究欲望比較強,教師可以適當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和求知欲,組織交流討論,拓展學生的視野。例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時,就要求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通過體會劉蘭芝、焦仲卿、焦母、劉兄等人的情緒變化,了解人物特點。學生們極易在焦仲卿對愛情的忠誠和懦弱的性格上產(chǎn)生不同的見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去透徹解析文章的重點,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接著要求學生們進行思考、討論探究,結合個人看法得出結論。在這樣的交流探討中,學生不僅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還提高了探究能力。
三、開展對比閱讀,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哲理,那就是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充分地運用對比閱讀方法,就能夠切實提高自己的閱讀鑒別能力,從而讓閱讀效果事半功倍,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不妨開展“比較閱讀”來促進學生的閱讀鑒別能力與知識遷移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兩篇題材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異同,深入探究文章,挖掘出蘊藏在文章里的知識寶藏。例如,在教學古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就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進行對比閱讀。在分別了解這兩首詞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蘇詞的豪放、樂觀、豁達,同時也理解了辛詞的豪放、悲憤、悲壯。學生在探究兩篇詩詞的時候,收獲的不僅僅是對豪放派詞的理解,還見識了不同時期正直的知識分子報國無門的感慨。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四、拓展閱讀教學,深化自主探究活動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的內(nèi)涵與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適當進行拓展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閱讀活動是一種高級的心智活動,需要尋找合適自己的閱讀方式,而且拓展性的閱讀能充實自己的知識寶庫,同時提升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我們不能被束縛在語文課本中,還需要進行拓展閱讀,從而深化自主探究活動,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屈原的《離騷》時,教師就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你們對屈原抱石沉江的行為,有著怎樣的見解呢?”學生在收到教師的疑惑后,會開動腦筋找出答案,而課本上的知識是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學生會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探究,獲得更多關于《離騷》與屈原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充實知識寶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結構,從而讓自主探究活動得到了深化。
綜上所述,自主探究實現(xiàn)了閱讀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自主探究,不僅讓學生獲得了閱讀能力,還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因此,自主探究的閱讀方式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有效提升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有理由相信,自主探究閱讀方式將會越來越被廣大師生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唐桂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5(10).
[2]盧凱玥.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探究[J].語文學刊,2016(18).
[3]沈壽鴻.試論新課改下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