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制作:BH.Skywalker供圖:引力創(chuàng)新
人類登陸月球、火星、小行星,已經成為技術研發(fā)的潮流。美國宇航局、美國聯(lián)合發(fā)射聯(lián)盟、美國藍色起源公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展開了一場登陸月球、火星、小行星的競賽,同時也是一場重型火箭、超重型火箭的競賽,一場科技競賽和太空競賽。
同為私營航天公司,SpaceX與藍色起源對新技術的追求及探索太空的雄心可謂不相上下。2017年9月,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宣布:正在開發(fā)下一代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和航天器系統(tǒng)——BFR,亦譯為“大獵鷹”。
大獵鷹超重型火箭與各種火箭比較
“縮水”的星際運輸夢
多年來,SpaceX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發(fā)一種超重型火箭。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運載火箭的精確設計和命名經歷了多次的變更。
2016年公布的ITS飛船與2017年公布的BFR飛船,外形差異明顯。
2015:“火星殖民地運輸器(MCT)”
最初,SpaceX公司野心勃勃,設想了一個用于殖民火星的龐大運輸系統(tǒng),稱為“火星殖民地運輸器(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MCT)”,但細節(jié)卻很少公開。
2016:“行星際運輸系統(tǒng)(ITS)”
2016年9月,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上,馬斯克公布了“行星際運輸系統(tǒng)”(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的設計,并提出了“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的口號。
ITS是一種2級火箭,包含助推器和星際飛船,其運力相當于超重型火箭。它的助推器高達122米,直徑12米,寬度17米,由42臺猛禽(Raptor)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總質量10500噸,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800噸,其中可復用部分300噸,消耗性部分550噸;在太空加油后,到火星的運載能力達到450噸。它幾乎顛覆了現(xiàn)有火箭的設計,兩級構型,完全可重復使用,二級可多次再入大氣層并著陸,支持在軌加注燃料。
2017:“大獵鷹(BFR)”
雖然ITS是一種構想中的世界上最大、最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但火箭專家向馬斯克建議:目前,人類沒有必要發(fā)射這么大的火箭,而且考慮到工程難度,應該退而求其次,研制一種再小一點的版本。2017年9月,馬斯克宣布:新型火箭的名字是——“大獵鷹”超重型火箭(Big Falcon Rocket,簡稱BFR)。
的確,盡早從設計圖到工程實現(xiàn),比火箭的大小更重要!
“大獵鷹”火箭的直徑設計縮小到9米,“猛禽”發(fā)動機也降低了級別。雖然整體高度減少到106米,但仍是個龐然大物,相當于35層樓的高度;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縮減到150噸。
“大獵鷹”的設計幾乎每年都在變化,根據(jù)2018年SpaceX公司最新公布的方案,其總高度增加為118米(其中,助推器火箭高63米,飛船長55米),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100噸,較2017年的版本再次“縮水”。
2018年公布的BFR發(fā)射系統(tǒng)中飛船的效果圖。
2018:“星船(St ar ship)”
2018年11月,馬斯克宣布將“大獵鷹”火箭(BFR)改名為“星船(Starship)”,其中推進器部分被命名為“超重(Super Heavy)”。
左圖為2017年BFR飛船設計,右圖為2018年BFR飛船設計。明顯可見在外形和發(fā)動機構型上均發(fā)生變化。飛船的后部增加了一個分翼,以加強在不同行星大氣中的姿態(tài)控制能力。
馬斯克為人類描繪的星際夢想
載人航天:地球軌道、月亮軌道、星際軌道,以及地球上的飛行任務——洲際客運。
“大獵鷹”的目標
坐著火箭環(huán)球旅行,全球一小時到達!
“大獵鷹”的宣傳口號
移民火星
大獵鷹可以用于將人類和貨物送上火星,并在火星表面生產推進劑用于返回。
馬斯克的夢想:逐漸在火星上建立起城市,將火星改造成為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未來火星城市想象圖,BFR飛船成為星際客運交通工具
2107年公布的BFR火星運輸計劃示意圖,飛船發(fā)射后在近地軌道經過一次燃料加注后,飛往火星
月球旅行
利用大獵鷹登陸月球,送去更多的人和物品,有助于建立月球基地。
BFR飛船繞月飛行藝術圖,這次繞月飛行計劃于2023年啟動
地球洲際運輸
利用BFR系統(tǒng)最快2.9萬公里/時的速度及反推著陸的能力,可以將地球上大部分長途旅行的時間縮短到半小時內。馬斯克的瘋狂幻想,既讓人目瞪口呆又心潮澎湃!
“猛禽”火箭發(fā)動機
“大獵鷹”火箭使用“猛禽”發(fā)動機。這是一種分級燃燒的火箭發(fā)動機,由低溫液體甲烷和液氧驅動,用于助推器和飛船兩個階段。開始,“猛禽”發(fā)動機設計室壓為25MPa,后期將增加到30MPa?!懊颓荨庇?012年開始研發(fā),2016年開始測試。
“猛禽”極為關注可靠性。最新的“大獵鷹”飛船擁有7臺“猛禽”發(fā)動機,當飛船發(fā)射到月球、火星及返回地球時,7臺發(fā)動機擔負著保障安全著陸和返回的任務。SpaceX公司曾宣稱,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就算“大獵鷹”飛船失去4臺發(fā)動機,也就是7臺發(fā)動機中只要有3臺發(fā)動機工作,也能安全著陸。這樣,“猛禽”被設計成達到與最安全的商用客機相當?shù)闹懣煽啃浴?/p>
2018年3月,第一艘“大獵鷹”飛船開始制造;預計2019年開始第一次測試飛行。SpaceX公司宣布了志向目標:2022年前,“大獵鷹”超重型火箭首發(fā)火星的貨運飛行;2023年,第一次載人飛行,飛向月球;2024年,第一次載人飛向火星,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