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豆黃豆雜豆好搭檔:在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黃豆的高蛋白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其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所以黃豆被譽為“田中之肉”“植物蛋白之王”及“綠色牛奶”。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比例低)互補的理想食品。大豆的脂肪含量約為15%~2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5%,亞油酸高達50%,此外還含有較多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磷脂。如果再和雜豆搭配起來,互補,營養(yǎng)更為豐富。
黃豆中除了具有高蛋白質、高不飽和脂肪酸的特點外,還含有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及鈣、鐵、磷、鉀、鈉、鎂、鋅等微量元素。黃豆的營養(yǎng)成分可為腦細胞的生長發(fā)育提供充分的原料,保持腦細胞更新的順利進行。另外,豆類提供的鈣可改善骨密度,促進骨骼健康。
因此,利用豆類蛋白在日常生活中替代部分動物性蛋白質,可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過量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干豆中除了黃豆這一類比較特殊的豆類,還有雜豆,比如綠豆、紅豆等,它們不同于黃豆,黃豆中主要的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吃肉,而雜豆主要是淀粉,可以算作一種主食。它和黃豆是好搭檔,合體成為“營養(yǎng)炸彈”。
鮮豆春起可多吃:鮮豆四季豆、豌豆、豇豆等就是很應季春季食材。它們算是蛋白質含量高的蔬菜,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儲藏室。四季豆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而且還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的蔬菜。無論切絲配肉絲炒食,還是加醋汁涼拌,都很好吃。同樣,細長的豇豆也跟四季豆類似,焯水后涼拌即可。它們都是很適合春天食用的蔬菜。
豌豆圓潤鮮綠,嫩豌豆可炒食,也可用于配菜。卞華偉表示,豌豆高鉀低鈉的特點對高血壓預防控制有益,富含的維生素A原可在人體內(nèi)轉化為維生素A。其富含蛋氨酸及胱氨酸,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但注意豌豆蛋白質總含量不高,這種效果不甚明顯。
豆芽芽菜營養(yǎng)頂呱呱:綠豆芽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而且綠豆芽還含有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鈣、磷、鉀、鈉等營養(yǎng)素。與綠豆芽相比,黃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黃豆芽爽脆鮮嫩,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也較高。黃豆芽的水分和膳食纖維的含量也不低,總體來說有清熱解毒、滋潤肌膚等功效。此外黃豆芽還含B族維生素、鈣、磷、鉀和植物蛋白。雖然黃豆芽與綠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但與黃豆和綠豆卻存在很大差距,同為100克,芽菜和干豆相比,芽菜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蛋白質僅為干豆類的十分之一。不過,由干豆變成豆芽菜后維生素C等含量相應卻增加了。黃豆芽與綠豆芽的共同特點是性涼,因此脾胃虛寒、腹瀉患者以及有胃潰瘍的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豆制品炒菜喝湯都適合:豆制品的種類特別多,豆腐、豆皮、豆?jié){、腐竹、豆腐干等等。光豆腐就有很多種,南豆腐、北豆腐、凍豆腐等。不同種類的豆腐分別適合不同的吃法,南豆腐比較嫩,最適合用來做湯,而北豆腐相對比較老,用來燉菜、涮火鍋很好。市面上的所謂“絹豆腐”其實就是南豆腐,而玉子豆腐其實跟大豆沒有什么關系,它們是用水、雞蛋、水分保持劑及各種調(diào)料制成,現(xiàn)在有些廠家會在里面添加大豆。而雞蛋豆腐和它差不多,也不是正宗的豆制品。比豆腐更緊實的豆干則是不錯的零食,既扛餓又好吃,買小包裝的放到包里想吃隨時食用。另外,豆?jié){也別太單一,黃豆、黑豆、紅豆等都可以加到其中,是很好的早餐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