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華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個性、脾氣、喜好不同,認知水平、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要管理好這樣的初中畢業(yè)班,勢必需要班主任全心全意,開動腦筋,大膽創(chuàng)新,集愛心、耐心、細心于一身,接受各種考驗和挑戰(zhàn),才能使學生在中考中達到理想的目標。
關(guān)鍵詞:班主任;愛心;耐心;細心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3-112-1
“愛”是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一種鞭策,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教師應當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更要有愛的藝術(shù),愛的啟迪,才能耐心地為學生排憂解難,細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困惑和疑難雜癥。筆者現(xiàn)以班主任工作中的兩個具體案例,談一談如何將愛心、耐心、細心滲透到班級管理中的。
案例1:開學初,我發(fā)現(xiàn)本班的一名男生,總是掛著一張病態(tài)臉,沒精打采、毫無生氣。上課喜歡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課間,靜坐一隅;上學放學,又獨來獨去。在與其它學科教師交流后,我得知他幾乎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如怪物一個。經(jīng)過多方了解才得知,他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父母離婚后,他判給父親,父親又外出打工,他由后媽撫養(yǎng),但后媽對他又不好,再加上身體體質(zhì)不好,這一切讓他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以致于快樂對他來說是一種奢望。
一天上課時,發(fā)現(xiàn)他在看一本網(wǎng)絡小說。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另一種方式去“揭穿”他。剛好有一道中等難度練習題,便點名讓他回答,我原本以為這道題對他是有些難度的,可以剎住他上課不專心的行為,同時又可殺雞儆猴,給全班學生敲響警鐘。沒想到他仰起頭,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張,答案便跟著吐出來了?;卮鸷芫省H鄬W生被他的靈敏、聰慧驚呆了。頓時,全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也看到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我抓住時機,在全班同學面前好好表揚了他。下課后,我仍然對課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心想:他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nèi),將語言組織得那么完善,這說明他很聰明;他如此認真地讀那么厚的小說,這表明他很喜歡看書,只是缺少一個人去正確引導。想到這里,我決定去充當這個引路人。
于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將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老師特別想看你的那本網(wǎng)絡小說,你看這些書,老師都已經(jīng)看了好幾遍了,能不能交換著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幾本書,翻閱起來?!爱斎豢梢浴彼蝗徽f?!暗沁@些書不許在班上看,只能星期天完成作業(yè)后,在家里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響你的學習?!薄皼]問題!”他爽快地答應著。就這樣,在這一借一還中,我發(fā)現(xiàn)他漸漸地變了,上課能積極發(fā)言,主動與同學和睦相處,成績也逐漸提高,自信心逐步提升。
從上面這位男生的變化中,我越來越意識到:要做好班主任這份工作,首先教師必須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熱愛學生;其次,要耐心地從生活點滴中去關(guān)心他們;再次,平時要針對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具體的、正確有效的教育引導,并細心地尋找機會,一步步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案例2:筆者剛開始踏上教學崗位時,曾經(jīng)豪情滿懷,感覺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接踵而來,這就需要我們要有愛心、耐心和細心。例如,學校要求在校吃飯的學生中午在班級自習并午休,調(diào)皮的學生很不定心,總愛搗蛋。有一次,午自習時,學生們在安靜做作業(yè)。突然一個學生在板凳上大吼著跳起來,全班其他學生的眼光齊刷刷射過去。作為班主任的我趕快沖過去,只見該學生指著桌上的瘸腿蜜蜂,瑟瑟發(fā)抖,旁邊的學生“啊啊啊”地驚叫。原來是這個學生把蜜蜂帶到教室里來玩,結(jié)果被蜜蜂蟄了一口。我也大吃一驚,隨手迅速抓了一張厚厚的廢紙把蜜蜂包住,重重地摔在地上,用力踩踏,撿起扔進垃圾桶,而后長長呼出一口氣。當時真恨不得把那搗蛋鬼揍扁了。同學們也以為我一定會大發(fā)怒火,于是教室里立即鴉雀無聲,靜得連根針掉在地面都聽得清,但我抑制了怒火,因為我想學生不是故意搗蛋,而只是覺得蜜蜂好玩,于是我輕輕地推門走出去,馬上這位玩蜜蜂的學生悄悄地跟出,他跑到我面前,低頭鞠了一躬:“老師,對不起!”其他學生也從恐懼中抬起頭。于是我耐心地輕拍他的肩膀,和顏悅色地說:“這種提心吊膽的玩笑不能開!不要嚇壞了同學!”他和其他同學直點頭。接下來的自習課紀律、課堂紀律等均有好轉(zhuǎn),其他任課教師紛紛表示:班級變樣了!喜歡去你們班上課了!畢業(yè)時,這位學生專門送了一束花到辦公室,里面有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感謝之類的話,最后還有一句話:老師,謝謝你一直關(guān)注我的目光!
這位學生畢業(yè)后,有一次來學校,誠懇地對我說:“老師,你那時細心的監(jiān)督常讓我如坐針氈,時刻提醒自己不能犯錯!”聽了真汗顏,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至今我仍無限感概:師愛,是教師之靈魂。這種愛要求是一種崇高的愛,即“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就是那一個“愛別人孩子”的神。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也就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這種愛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愛:我們不能把學生抱在懷里,而是要把學生裝在心里,對他們耐心地傾注著全部的心血,細心地關(guān)注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發(fā)展;生病時噓寒問暖,困惑時解疑答惑,頹喪時鼓舞激勵,迷茫時指點方向。
愛與責任,相得益彰?!皭邸迸c“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愛”與“責任”也是辨證的統(tǒng)一。“愛”是責任的體現(xiàn),而“責任”是愛的化身?!皭叟c責任”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愛心耐心細心,它需要不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續(xù)寫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