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琳
摘?要:母語對英語語言的各個子系統(tǒng)(語音、詞匯、語法等)學習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看到母語與英語的差異造成的負遷移,同時也要看到母語與英語的共性正遷移。本文闡述如何利用母語正遷移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推動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母語;正遷移一;問題提出背景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3-089-2
很多教師認為,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應避免母語的使用,認為母語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干擾,起到了消極作用。然而,英語對于絕大部分的學生而言,他們與本土的人進行交流的機會遠大于與外國人交流,避免使用母語是不可行的。人類的思維是有共性的,語言作為思維的輸出自然也存在“共通性”,筆者認為,只有將母語作為一種媒介,才能使學習者的英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思維能力等得以同步發(fā)展。
一、關于母語正遷移的界定
遷移是指人們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作為載體,并利用自己現(xiàn)有的認知結構和經(jīng)驗通過觀察,判斷,尋找“共通性”來解決新的問題。從對學習程度的影響來看,母語遷移分為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遷移的方向又可以分為平行遷移和垂直遷移。根據(jù)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母語借助與第二語言的“共通性”對二語習得產(chǎn)生一些積極并且有意義的影響稱為正遷移,它能夠推動學習者有效開展學習進程;反之,母語與第二語言的“相異性”對二語習得產(chǎn)生消極且不利的影響稱為負遷移,負遷移會阻礙學習者對外語的掌握。正負遷移在學習過程中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教師應當掌握遷移的規(guī)律性,運用比較方法,總結母語和英語的相似之處,幫助學生提高概括能力,養(yǎng)成自覺遏制負遷移和零遷移的習慣,從而發(fā)揮出母語正遷移的優(yōu)勢。人類的思維是共通的,而語言作為思維的輸出,也存在共同之處,將母語的語言特點,交流習慣有效運用到第二語言的學習中稱之為母語對第二語言的正遷移。
二、母語正遷移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現(xiàn)在的英語課堂陷入了一個“怪圈”,即使是面對剛接觸英語的低年級學生,教師也會整堂課拋棄母語,用英語牽強地去教學。其實,完全脫離母語教學至少對于英語初學者而言是不可行的!那么如何巧妙的運用母語正遷移的作用來解決這一難題呢,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課堂觀察,總結出如何通過遷移條件來發(fā)揮母語正遷移優(yōu)勢的一些實例。
1.26個字母的水平遷移。
三年級的學生在剛接觸英語字母時,容易和漢語拼音字母混淆。教師可先帶領他們尋找兩者共通性,發(fā)現(xiàn)他們在書寫上面小寫英文字母除了V和ǖ有區(qū)別以外,其他都是相同的。在順序上面,漢語的26個字母順序和英語的26個英文字母順序也是一樣的,學生會唱漢語字母歌就能唱英語字母歌。發(fā)音上面,漢語拼音聲母雖然在單獨朗讀時是bo po mo fo(音:波,坡,抹,佛),聽起來是英語輔音加元音的讀音,但是在拼讀時只是輔音讀音,與后面的韻母拼讀,如:ba(八),te(特),dai(帶),而且英語中大部分的輔音可以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聲母。
2.詞匯的水平遷移。
發(fā)音方面,一些外來詞匯的發(fā)音就和母語的發(fā)音極為相似,例如巧克力—chocolate,沙發(fā)—sofa,拷貝—copy,咖啡—Coffee,安吉拉—angle等;詞匯體系方面,英語中的詞匯大多能夠在漢語中找到相應的詞語來表達,例如girl(女孩),print(藍圖),Maths(數(shù)學),fever(發(fā)燒)等,還有一些其他的成語和言語,如果教師不借助母語,一味用英語去解釋,反而讓初學者產(chǎn)生一頭霧水,無法領會其中的意義,這時候的母語就起到了一定的注解和賞析作用了。詞匯結構方面,熱狗—hot dog,長城—Great Wall,看醫(yī)生—see the doctor,超市—supermarket等,學生完全可以在原有詞匯掌握基礎上通過組詞產(chǎn)生新的詞匯,這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類似于語文練習中的“組詞”去鞏固,為英語學習增添樂趣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把平行關系的語言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點”,“面”結合就可以輕松幫學生“織就”一張知識網(wǎng)。所以,當我們的母語在概念,空間,時間,地點上已經(jīng)形成,而只是缺少一種新的符號形式來表述時,這時候我們的母語正遷移就在發(fā)揮作用了。
3.句型語法的水平遷移。
英語和漢語雖然屬于兩種不同的語系,但在語法結構上存在很多的相似。如五大句型,主語+謂語(不及物動詞)[S + V],例:The boy is speaking loudly. 主語+謂語(及物動詞)+賓語[S+V+O],例:The Blacks enjoy living in Beijing.主語+謂語+表語 [S+V+P] ,這里的謂語動詞為系動詞,常見系動詞有:become(成為),turn(變得),look(看起來),feel(感到),smell(聞起來),taste(嘗起來),sound(聽起來) 等,如:The dress looks beautiful. 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S+V+InO+DO] ,例:I gave her apples=I gave apples to her. 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 [S+V+O+OC] ,例:You must keep your bedroom clean. 以及句型的分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反問句,感嘆句等)和標點符號(句號,感嘆號,引號號,逗號,問號,破折號等)上也是存在相似度,尤其是表達陳述句時,漢英的語序基本是一致的,例如:我不想吃漢堡(I don't want to eat hamburgers)等。這類問題教師就可以用母語去做一個趣味的總結,在總結這些語法知識時,教師是必須要借助于母語講解的。
三、如何促進學習者運用母語正遷移的運用
1.學習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概括,分析,比較能力,才能夠總結出母語和英語這兩種語言的相似處。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輔助學生總結出母語和英語之間的關系以及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并加強漢語知識和規(guī)律的正遷移。另外,教師應該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利用自己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分析英語學習中的現(xiàn)象,幫助學生逐步揭示兩種語言的共同點,從而順利完成母語正遷移的嫁接。
2.學習者母語的加強需要教師的督促。由于將母語和英語
進行對比概括總結是實現(xiàn)母語正遷移的重要途徑,因此學習者的母語學習不能松懈。母語對英語學習起正遷移的成效水準會隨著學習者的漢語水平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水準。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往往語文學的好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往往得心應手,其實這正是母語對英語正遷移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因此,只有將漢語基礎打好,他們才能挖掘并體驗出這兩種語言的內在聯(lián)系,才得以體現(xiàn)出母語的正遷移。
3.母語存在正遷移,自然也不能忽視它對第二語言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所以在重視母語正遷移的同時,也切忌要遏制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人們長期從事某一類工作或解決某一類問題,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的思維,這就是一種思維定勢”??朔季S定勢的重要方法就是讓學生時刻警醒自己用目的語去思考表達方式,不能完全依賴母語的遷移,在業(yè)余時間多看看英文電影,多接觸英語世界,雖然在空間上不能走出國門,但我們可以借助網(wǎng)絡和多媒體盡所能的將自己融入英語的大環(huán)境之中。
總之,母語的遷移是所有本土英語學習者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既然我們沒有機會完全將自己置身于海外的大環(huán)境中去“親臨”第二語言的習得,我們不妨借助母語正遷移的這股“巧勁”來推動英語教學。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恰當運用好母語正遷移,也不失為本土學生學習外語的一個“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