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自紅
(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甘肅 金昌 737100)
城市軌道交通現(xiàn)已成為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地鐵車站修建于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線縱橫交錯的城市繁華地區(qū)和交通繁忙地段,使車站施工面臨既要保證工期同時又不能對交通、環(huán)境產(chǎn)生太大影響的矛盾中。
蓋挖法施工中鋼鋪蓋量的應用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造價低、地面交通干擾少、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等諸多優(yōu)越性,已成為當今國內(nèi)外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區(qū)修建地鐵車站采取的一種有效方法。本文就蓋挖法鋼鋪蓋梁在蘭州軌道交通2 號線公交五公司地鐵站中的應用狀況作一介紹。
蘭州城市軌道交通2 號線公交五公司地鐵站,通過蘭州鐵道設計院、八冶建設集團和石家莊鐵道學院三方合作,在地鐵站圍護結構中提出了鋼鋪蓋梁替代傳統(tǒng)鋼筋砼鋪蓋板的設計方案,目前工程正在實施階段。
公交五公司站為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2 號線一期工程中間車站,位于火車站東路、紅星巷和排洪南路路口西側,蘭州公交集團第五客運公司前,沿火車站東路呈東西向布設于道路下方。
公交五公司站采用地下兩層雙柱三跨的結構形式,車站主體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結構,結構外設置全外包防水層。車站主體長度350.40m,標準段寬21.60m,總高15.24 米,結構底板埋深約19.224m(盾構加深段底板埋深約為20.454m),中心里程處頂板覆土厚約4.019m。車站在火車站東路南側設兩個出入口,在車站南北兩側各設置一組風亭。車站采用明挖順做法(半幅鋪蓋)施工,根據(jù)總體籌劃,車站西端為盾構始發(fā),東端為盾構吊出。圍護結構為573 根A800mm,長度平均26m的鋼筋砼灌注樁,鋪蓋系統(tǒng)為40 根中間鋼立柱樁和124塊12m×3m 鋼鋪蓋板組成的鋼結構體系。
圖1 鋼結構體系示意圖
設計鋪蓋梁的特點:安全可靠、梁高低、可重復利用(租用時費用低)、鋪蓋速度快、拆裝方便、中間柱跨度大 (對地鐵結構物影響?。?、路面質(zhì)量好。
主要優(yōu)點是:
1)用標準型材,再加工制造的費用少成本低;
2)系統(tǒng)組件儲運組裝方便;
3)鋼度大,變形小,路面質(zhì)量好,經(jīng)久耐用;
4)主承重橫梁建筑高度小于1000mm,基坑敞挖較淺時間較短,有利于第一道鋼支撐架設、交通恢復及兩側支護樁的變形控制;
5)可方便地預留出土或下料口;
6)臨時立柱的數(shù)量少,間距達9m。
3.2.1 總體布置特點
冠梁、第一道橫撐和鋪蓋梁形成立體框架結構;鋪蓋梁直接置于冠梁和縱梁上;鋪蓋梁之間連接使各片鋪蓋梁共同受力。
3.2.2 各部分說明
1)臨時立柱
(1)采用直徑φ=800mm×16mm 圓螺旋鋼管;
(2)承擔支撐縱梁的作用,柱高小于20m,間距9m;
(3)灌注樁中插入立柱。
2)縱梁
(1)承擔鋪蓋梁傳遞的荷載,與冠梁、混凝土橫撐形成立體框架結構;
(2)截面形式為1000mm×1000mm 矩形鋼筋混凝土截面;
(3)結構形式為連續(xù)梁,等跨度、跨度9m。
3)鋪蓋梁
(1)承擔汽車荷載,結構形式為鋼板梁;
(2)跨度分為11m、12.5m、14m 和15m 共4 種,其中11m 梁可接長至12.5m,以11m 梁為主,12.5m 和14m 梁用于路口,15m 梁用于始發(fā)井;
(3)梁寬均為3m,梁高均為950mm,鋼材Q345qD。
3.2.3 各部分計算簡要說明
荷載:城-A
車道數(shù)量:3 車道
計算軟件MIDAS/CIVIL
計算結果:等效應力小于材料容許應力,撓度小于跨度的1/400。
圖2 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3 預埋件設計示意圖
4.2.1 預埋件施工
按圖所示設計預埋件的位置:
4.2.2 安裝準備階段
1)復檢基坑平面尺寸及預埋件位置尺寸;
2)復檢所有蓋梁在蓋梁上的安裝位置水平標高,確保高差不超過2mm。復檢兩處縱梁在蓋梁上的安裝位置水平標高,確保高差不超過2mm。否則,砂漿找平;
3)復檢支撐立柱安裝位置尺寸,確保偏離中心小于5mm。否則,報設計方處理。
4.2.3 正式安裝階段
1)澆筑縱梁
縱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連續(xù)澆筑,長度與鋪蓋區(qū)域行車方向長度一致??v梁上預埋螺栓,其要求和間距與在冠梁上的預埋件一致。
2)安裝蓋梁
單個蓋梁安裝:一端直接擱置在冠梁上兩個預埋件之間,蓋梁底板與冠梁之間墊15mm 厚油毛氈,然后將蓋梁現(xiàn)場用焊接卡件固定。
拆除方法:松開預埋件4 個地腳螺栓,翹取預埋鋼板及卡件。
3)蓋梁之間的聯(lián)結
第一片蓋梁就位并鎖定好兩端以后,即可安裝第二片蓋梁,鎖定方法同第一片。
第二片蓋梁就位并鎖定好兩端以后,應立即將兩片蓋梁進行聯(lián)結。
4.2.4 鋪筑瀝青混凝土路面
蓋梁上鋪15cm 厚的混凝土瀝青或混凝土路面,形成與前后搭接路面相同的路面結構。為保證瀝青路面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蓋梁頂面橫路面方向(即垂直行車方向)設置50#槽鋼作為“剪力鍵”。
鋼制鋪蓋梁為Q345 橋梁鋼,梁尺寸為12m(長)×3m(寬)×0.95m 高,單體重量8.7 噸。制作工藝:材料試驗→放樣→剪切→坡口→組焊→打磨→油漆→成品。制作過程中均在鋼結構加工廠完成。現(xiàn)場安裝時,板廠運輸至現(xiàn)場,70T 汽車吊安裝并連結。
鋼立柱樁位A800mm,壁厚16mm 的普通鋼板在鋼管廠訂制,9m 每節(jié)運至現(xiàn)場,雙面坡口組焊成平均20m長一根,施工時用旋挖鉆機成孔后,由50T 汽車吊吊樁入孔,定位準確后,管樁周圍用細砂填實固定。
城市軌道交通地鐵站半鋪蓋施工是設計圖紙中通用作法。采用鋼鋪蓋蓋體系,還是鋼筋砼結構體系,從穩(wěn)定性、安全性、經(jīng)濟性要綜合考慮。
鋼筋砼半鋪蓋體系,從綁筋、支模、澆灌砼、養(yǎng)護至站體施工完成全部拆除,要使用大量的機械和勞動力,最后還要花大量費用運到棄土場,工程成本必然會加大,且污染環(huán)境。
鋼結構半鋪蓋體系,施工中安裝、拆卸方便,可重復周轉(zhuǎn)使用,存儲費用低,報廢后可回收,節(jié)約資源,工程成本降低。雖然一次投入較大,但對于一個城市乃至其他城市地鐵建設施工成本會大大降低。
同一地鐵站,兩種鋪蓋系統(tǒng)的成本對比見表1。
城市軌道交通地鐵站鋼鋪蓋梁體系,由石家莊鐵道學院,蘭州鐵道設計院和八冶建設集團聯(lián)合研發(fā),已獲國家專利。
通過以上兩種結構體系的成本分析,我們的結論是:鋼鋪蓋梁體系經(jīng)濟、方便、縮短施工工期,是城市軌道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新工藝。
表1 混凝土鋪蓋與鋼鋪蓋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