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南京中盛鐵路車輛配件有限公司,南京 211213)
鑄鋼件是一種常見的金屬材質,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常規(guī)鑄鋼件生產中,熱處理技術是鑄鋼件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藝,借助熱處理工藝中的退火、正火等工藝,可有效增強鑄鋼件的性能,滿足實際使用的需求?;诖?,本文展開對鑄鋼件熱處理技術的分析,并對一般鑄鋼件熱處理技術進行分析,研究熱處理對鑄鋼件的影響,再結合具體零件情況,分析其熱處理技術。
鑒于熱處理技術對鑄鋼件作用,在實際的鑄鋼件生產中,人們需要有效應用鑄鋼件的熱處理技術,滿足實際使用的基本需求。具體的鑄鋼件熱處理工藝應用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加熱條件和冷卻條件,將具體熱處理分為退火、正火、均勻化處理、淬火、回火、固溶處理、沉淀硬化、消除應力處理和除氫處理等。借助這些工藝,則可完成對鑄鋼件的熱處理,現對具體技術進行闡述。
對鑄鋼件實施加熱,且將其溫度控制在Ac3以上20~30℃,且處于這一溫度一段時間,給予保溫處理,再進行冷卻。退火的功能是對鑄鋼件的組織進行處理,使鑄鋼件內部的晶粒細化,并消除偏析,從而達到改善鑄鋼件力學性質的效果。
將鑄鋼件加熱到Ac3溫度以上30~50℃,并保溫,促使鑄鋼件實現奧氏體化,然后將鑄鋼件靜置在空氣中冷卻。正火工藝可以使鑄鋼件的鋼組織細化,促使鑄鋼件具備所需的力學性能。正火與退火存在明顯差異,其中主要體現在:正火溫度高且冷卻快。
退火與正火的主要目的,是對鑄鋼件的硬度進行調整,便于切削工藝,并對殘余應力進行控制,規(guī)避鑄鋼件發(fā)生變形與開裂,還可以對鑄鋼件的力學性質進行改善,為最終的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
淬火是在經過退火與正火后,鑄鋼件完全奧氏體化后,并保持一定時間,選擇適宜的方式對其進行降溫,最終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具體的淬火工藝根據冷卻的方式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水冷、油冷和空冷淬火幾種形式。在淬火完成后,需要及時展開回火,實現對淬火應力的處理,最終保障鑄鋼件的性能。淬火的主要工藝參數包括淬火溫度、保溫時間和淬火介質三點。其中,淬火介質主要有水、水溶液、油和空氣等。
回火是在淬火或正火后使用的工藝。當淬火或正火后,以某一選定的溫度保持一段時間,再結合鑄鋼件的實際情況,選擇冷卻時機,從而使得不穩(wěn)定組織可以得到轉化,進而得到穩(wěn)定組織?;鼗鸬闹饕δ苁窍慊鸹蛘饝?,增加鑄鋼件的塑性與韌性。其中淬火之后,必須及時實施回火,而正火則視情況確認是否使用回火。根據回火的溫度差異,可將鑄鋼件的回火分為兩種。一是低溫回火。溫度處于150~250℃保溫并冷卻,適用于滲碳和表面淬火等的耐磨鑄鋼件。二是高溫回火。一般回火溫度控制在500~650℃,主要適用于高強度與良好韌性的碳鋼和低合金鋼等。
將鑄鋼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促進過剩相充分溶解后,快速冷卻,最終可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借助固溶處理,可促使碳化物及其他析出相溶解到固溶體中。根據不同鑄鋼件的情況,對固溶溫度進行有效控制。
在固溶或淬火后,將其置于適當的溫度環(huán)境中保溫,促使碳化物、氮化物、金屬間化合物等析出并彌散分布到基體中,進而保障鑄鋼件的硬度。根據鑄鋼件的材料類型不同,可選擇適當的沉淀硬化處理溫度,例如,低合金鋼需采用沉淀硬化處理。
消除應力處理主要是控制鑄造應力、淬火應力等,從而確保鑄鋼件尺寸穩(wěn)定的效果。為消除應力,可將鑄鋼件加熱到Ac3溫度以下100~200℃,并保溫一段時間,隨爐冷卻。低合金鋼可選擇消除應力熱處理的方式消除應力。
除氫處理主要目的是增強鑄鋼件塑性的目的,溫度加熱到170~200℃或280~320℃,實施長時間處理,無組織變化,主要用于產生脆向的低合金鑄鋼件。
熱處理工藝對鑄鋼件性能影響較多,借助有效的熱處理技術,可對鑄鋼件的整體性能進行提升,使之滿足實際應用的基本需求,下面對具體的性能影響進行分析。
以低合金鋼為例,經過有效的熱處理工藝后,可有效增強低合金鋼的強度。不同類型的熱處理工藝對合金鋼鑄鋼件的屈服強度大小影響不同。故此,在實際的低合金鋼應用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熱處理工藝進行調整。
熱處理工藝對合金鋼鑄鋼件的影響也較為明顯,相關試驗研究表明,伸長率與熱處理之間存在明顯聯(lián)系,如果選擇適宜的熱處理工藝,低合金鋼鑄鋼件的伸長率可得到提升。例如,選擇滲碳+淬火+回火熱處理的工藝,可有效增強低合金鋼鑄鋼件的伸長率。
2.3 沖擊韌度
在夾雜物一定的條件下,低合金鋼鑄鋼件的沖擊韌性大小主要受基體組織的影響較大。選擇適宜的熱處理技術,可消除雜質對低合金鋼鑄鋼件的影響,增強其沖擊韌性。例如,借助滲碳+淬火+回火熱處理的工藝可增強韌度,增強鑄鋼件的可用性。
為進一步研究鑄鋼件的熱處理技術,本文結合某一型號城軌的剎車盤為例,分析其具體熱處理技術。城軌剎車盤是城市軌道交通安全行駛的關鍵,需要保障鑄鋼件具有良好的性能特點。以低合金鋼剎車盤為例,分析具體熱處理技術。
現以某一具體型號的剎車盤工藝,其具體為18CrMnTi,920~950℃滲碳,850~870℃油淬,回火180~200℃,表層硬度HRC58~67,心部HRC30~45。工藝主要由滲碳+淬火+回火。借助有效的熱處理技術,實現對剎車盤的生產,并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剎車盤的基本需求。
此外,由于熱處理容易導致翹曲變形,為實現對所有翹曲變形較大的零件展開直接處理,人們要確保剎車盤端面的平面度≤0.5mm。同時,要展開鑄鋼件的清砂處理,熱處理后要清洗,并需保障熱處理后硬度均要達到使用標準,規(guī)避隱患,確保鑄鋼件的功能性與可靠性。
本文研究分析鑄鋼件熱處理技術,先對鑄鋼件常見的熱處理技術展開分析,對具體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熱處理工藝進行闡述,明確具體的鑄鋼件熱處理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究分析具體鑄鋼件熱處理中熱處理對鑄鋼件強度、伸長率和沖擊韌度等的影響,并得到不同熱處理工藝對鑄鋼件的性能影響存在差異。最后,結合某一具體剎車盤,分析具體剎車盤的熱處理技術及調質,從而滿足鑄鋼件的使用標準。
[1]李兵,唐正連,羅元元,等.熱處理工藝對低合金高性能鑄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7,38(8):88-95.
[2]喬根,李文輝.蓄熱式燃燒技術在大型鑄鋼件熱處理中的應用[J].鑄造工程,2017,41(5):46-47.
[3]孫飛.鑄鋼件凝固與熱處理全過程組織與性能預測技術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16-17.
[4]孫培端.常見牌號鑄鋼件的熱處理[J].江西建材,2017,(3):264.
[5]張正芳,李書旭,趙旭平,等.提高低合金鑄鋼低溫性能的熱處理工藝優(yōu)化[J].鑄造技術,2016,(8):1609-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