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坤全,董云香
(聊城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山東 聊城 252000)
食品檢測實驗室通常以食品質量為導向實施檢測,而后將相應結果反饋給社會大眾,以供社會部門等作參考,推動食品業(yè)實現穩(wěn)定發(fā)展?,F階段,雖然相應儀器不斷更新,但在建設以及管理層面仍伴有諸多問題,導致實驗室相應檢測質量很難保障,基于此,結合相應現存問題以及改善措施進行探析。
較多實驗室未能從設備出發(fā)實施合理的檢修以及維護,通常在設備出現問題再展開相應檢測。對于部分光學儀器,若較長時間未能加以檢修或者是維護,必然導致其使用壽命以及檢測精度等遭受影響,使得檢測結果無法反映食品的實際情況。對于部分檢測使用較少或者是很少應用的設備儀器,若缺乏相應維護,必然導致其零部件發(fā)生老化問題,不僅無法節(jié)約維護成本,還會使得相應維修費用增大。
實驗室一般以提高整體水平為導向進行高學歷人才等的聘用,但很少以原有人員為對象加以適時培訓,使得人力資源相應資金雖然投入提升,但整體素養(yǎng)仍舊很難提升。新引進人才雖然具有高學歷,但其缺乏在崗經驗等,必須對設備操作等進行熟悉,反而使得檢驗工作受阻[1]。此外,由于未能以在崗人員為對象展開適時培訓,在崗員工在理論層面相對欠缺,無法緊跟食品檢測的相應變化,也使得檢測工作受阻。檢驗儀器因科技推動等更新換代,若未能適時展開員工培訓,會使員工缺少相應操作技能,使得檢測工作很難平穩(wěn)、高效地實施。
通常食品檢驗涵蓋了樣品的采集、后續(xù)儲存和運送以及最后的檢驗環(huán)節(jié),其系統性較強,各環(huán)節(jié)聯系緊密且不可出錯,否則很難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就樣品管理而言,檢驗結果對應的記錄方式、檢驗方式等需要做到嚴格選取。為強化檢驗質量,實驗室必須以檢驗要求為導向,對相應管理體系加以健全。但當前很多實驗室在管理體系層面相對混亂,很難有效把控檢驗過程,致使檢測結果存有較大偏差。
近幾年來,政府以食品安全為導向投入較多資金以及力量,進行實驗以及檢測器材等的大量引進,希望依靠先進設備對檢測空缺進行彌補,卻未能重視儀器對應的安裝以及使用層面,導致實驗室在空間布局層面并不理想,很多設備優(yōu)勢也無法高效發(fā)揮,致使檢測精度等遭受影響,尤其是對于以微生物為檢測目標的儀器來說,因檢測環(huán)境的欠缺,使得檢測結果存在較大偏差。
對于樣品抽取來說,①要確保取樣部位較為合理,通常所取樣品需要具有代表以及普遍性,切忌在特殊環(huán)境或條件下實施取樣。②要借助合理形式實施樣品清潔,同時清潔材料不應影響樣品,保證樣品維持有效性。③取樣時,應維持樣品原有的物理化學以及微生物等特性以及環(huán)境,規(guī)避二次污染等問題,并以樣品為基礎實施嚴格防護并加以合理儲存。對于樣品制備來說,樣品應維持均勻。部分食品檢測需要對樣品對應的物理形態(tài)加以改變,例如,固體樣品于檢測之前需要粉碎同時混合均勻;而液體樣品則需要攪拌充分。同時,對于相同食物,若其檢驗項目不同也應選取相匹配的檢測方式,從而確保檢驗結果符合食品實際。
檢測儀器的運轉和檢測結果聯系密切,實驗室必須以設備儀器為對象展開適時檢修以及維護,制定校準規(guī)范等,從而強化儀器管理。①應以儀器檢修為導向制訂相關地規(guī)范,確定維護周期,同時所定周期需要符合相應檢測需要,確保周期長度得到合理控制。②從維修相應操作程序出發(fā)進行規(guī)范,確保設備維修契合專業(yè)要求。③以檢修人員為對象增強管理,聘用具備高資質、水準的人員實施維護,從而增強維護質量。④以設備相應運轉環(huán)境為導向實施管理,并對空間布局展開把控,可根據設備需要進行區(qū)域的劃分,同時確保水力以及電力等的及時供應。若設備需要配以獨立環(huán)境才可運轉,則應設置獨立空間,同時有效控制其內部空氣以及濕度等,提高檢測的精確性[2]。
對于食品檢驗來說,相關檢驗藥劑以及耗材質量與檢驗流程以及檢驗結果聯系密切。通常實驗室需要以詳細章程對耗材以及試劑等加以嚴格管控。①應從采購流程出發(fā)進行合理制定,確保耗材質量得到嚴格把控。同時應選取契合的供應商,并對其信譽以及產品品質等展開有效考核。②則應對耗材以及試劑實施深度審查以及驗收,從其源頭出發(fā)實施質量控制。③還應對實驗室內部相應藥劑以及耗材等展開檢查,若藥劑過期或者品質無法契合檢驗需求則應及時更換。此外,還需配以詳細管理機制,規(guī)范藥劑儲存等,確保藥劑維持有效性。
①從實驗室人員出發(fā)制定管理機制,對檢驗人員相應操作實施嚴格規(guī)范以及監(jiān)管,確保檢驗各項環(huán)節(jié)均契合檢驗需要。②以人員相應檢驗水準為導向實現針對強化,對在崗人員實施有效的培訓,以新形勢為導向進行培訓內容的針對編制。其中應涵蓋新設備對應的使用規(guī)范、檢驗流程的具體要求以及實驗室相應制度規(guī)范等方面。③人才引進不可或缺,招聘時應對應聘者具備的專業(yè)以及實踐能力加以關注,同時配以合理的上崗培訓,確保隊伍素養(yǎng)得到整體提升,進而增強檢驗的準確性。④從檢驗流程出發(fā)編寫指導書以及流程規(guī)范,結合食品檢測具備的系統、復雜性等來規(guī)范人員操作。⑤由于食品檢測還需伴有微生物相應的指標檢測,因此必須以特殊食品為導向展開檢查指導,并對影響檢測的諸多因素加以明確,預先做好相應防范,從而在強化檢測效率的同時,確保檢測更富有效性以及準確性。
新型食品問題層出不窮,且檢驗儀器更新愈加迅速,必須從管理以及檢測方式出發(fā)實施創(chuàng)新才可確保檢測更富準確性。因此,除了依靠資金投入來推進方法以及標準的創(chuàng)新外,還應以食品檢測實際為導向進行管理模式的針對創(chuàng)新。同時,還應推動“以人為本”理念融于食品檢測但中,建立合理的責任制以及獎懲機制,應對先進個人或者是團隊等予以獎勵。此外,管理機制還應對檢測人員相應操作情況以及實際需要予以考慮,從檢測實踐出發(fā)制訂規(guī)范。
食品檢測實驗室作為食品檢測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檢驗流程以及所用設備必須以食品檢驗實際為導向合理選取。實驗室還應從樣品抽取、儀器維護、藥劑以及耗材的管控等諸多層面出發(fā)強化檢驗管理,推動檢測結果更富有效、準確性。
[1]肖聰偉,曹 珺,王 磊.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6):48.
[2]馬 健.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J].現代食品,2017(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