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 要】 小學是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初期,在這一時期,教師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寫作又是學生書面表達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應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為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的濃厚興趣并掌握寫作方面的基本技巧,教師就需要從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入手,在加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于文學語段的理解力,增加學生詞匯及表達方式的豐富度。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寫作基本方法與技巧融入課堂之中,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法
寫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思維深度,體現(xiàn)了學生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的綜合運用能力,因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由于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其對于語文的興趣很容易在這一時期養(yǎng)成,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與運用文字的技能,使得學生能夠在喜歡語文的基礎上強化自己的寫作能力。本文就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問題展開分析與研究,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
一、鼓勵為主,激發(fā)學習熱情
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指導方向與動力,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興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旦學生的寫作興趣被培養(yǎng)起來,學生對于周圍事物的敏感度以及生活的觀察能力就會大大提升,對于日常生活的感悟也會更為豐富。在寫作初期,教師應對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進行表揚,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采取鼓勵為主、講解為輔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對作文基本框架有一定認識之后再著重進行寫法上的指導。為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設置專欄來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作文在課堂上進行評比,并將優(yōu)秀作文全班展示進行相應表揚。另外,還可設置積分制度,對每次專欄展覽榜上排名靠前的學生進行加分,到每月月底,對積分較多的同學進行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其寫作水平。其次,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說”:多提出自己的觀點,多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例如,教師可在每節(jié)上課時讓學生篩選朗讀時事素材并對其進行分析評論,激發(fā)學生自主搜集素材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學生在寫作時無素材可用的窘境。
二、增加課外閱讀量,提升文字敏感度
俗語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詞匯基礎與表達技巧,才能寫出優(yōu)質的文章,因此,教師需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進行遣詞造句以及理解句意的訓練,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語文教材上的作品都是編者精心選取的,體現(xiàn)了教育主管部門的語文教學觀念,也是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立足點。教師可將閱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課內閱讀,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感情地朗讀范文,撰寫讀書筆記;另一部分便是課外讀物的閱讀。因學生年齡較小,對文學作品的分類并不清楚,所以教師應對小學階段適合閱讀的作品進行篩選與研究,向學生推薦易于理解且有文學意義的課外讀物。例如在教學《伊索寓言》一課時,教師就可根據(jù)這一課進行作文題目的布置,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之外的寓言故事新編寓言,并對寓言故事的寫作框架加以深入了解,促進學生故事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
三、強化寫作指導,拓展創(chuàng)作空間
作文寫作主要有審題、選材、行文三個要點。作文的題目是所寫內容的風向標,所以在寫作能力訓練時,審題便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為使學生作文不跑題,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提煉文章表達主旨的能力,對學生快速找到關鍵字的能力進行強化訓練。其次便是選材,學生在加強閱讀量之后,用于寫作的素材數(shù)量會增加許多,但如何將合適的素材用在作文之中正是作文教學中的難點。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所積累的素材進行分類總結,針對不同的板塊使用不同的素材案例。另外,教師還應激勵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將自己身邊的人與事作為表達對象,使得文章內容不是簡單素材與浮躁辭藻的堆砌,而是文有所表。最后,行文時學生應言之有物,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并加入聯(lián)想與想象,給人以新鮮而又深刻的印象。行文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文章所表達的真情實感,感情是文章的靈魂,只有具備充分感情的文章才可能引起人的共鳴,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投入真情實感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巴金爺爺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時,教師就可以令學生談談使自己感動的事情,從而喚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進入一種渴望情感表達的積極狀態(tài)。
四、開展相關競賽活動,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寫作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應利用各種外部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組織與作文相關的競賽活動就是很好的選擇。競賽活動不僅提升了作文寫作過程中的趣味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在緊張的環(huán)境下得到思維的升華以及心理素質的強化。教師還可設置各種獎勵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另外,還可組織小組類競答比賽,通過對相關語文知識以及歷史素材的考查,增強學生對于各種可用素材文本的深化了解,增加學生的見聞,開闊學生的視野。劃分小組進行競答的教學方式不僅鼓勵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又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這樣具有趣味性的競賽類活動,既符合低年齡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值得所有語文教師借鑒研究。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為學生,應清楚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具體含義,從而養(yǎng)成細致觀察生活并將其運用于作文當中的能力。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日之功,不能急于求成,應根據(jù)學生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發(fā)現(xiàn)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健.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23).
[2]高冬霞.小學語文習作教育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