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
(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30)
當今社會條件是能源日趨緊張的時代,世界各國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fā)都進行控制,所以可再生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成了當今社會較為熱門的研究課題。我國的可再生資源較豐富,尤其是風能,風能作為可再生資源有著較為多的優(yōu)點,例如環(huán)保,降低能源使用等特點。風電工程師開發(fā)風能最主要的方式,而對于風電工程質量決定著風力利用的效率,其對風能的開發(fā)具有著較好的發(fā)展前景。本文通過對風電工程進行簡單的描述,并對地風能工程風機基礎混凝土施工和質量檢測進行的一定的分析,論述風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與檢測的重要性。
大體積混凝土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幾何體積不小于1m3的混凝土。其主要的應用范圍主要有工業(yè)、民用建筑的工程可能使用大體積混凝土[1]。
在配比混凝土配合比時,應考慮保證工程的質量,控制出現裂縫等問題的出現。根據施工經驗,為了防止裂縫的出現,應考慮以下3個因素:①混凝土的溫度;②混凝土容易失去水分;③由于材料的使用是否恰當。而針對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時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以上的問題:首先,應采用低堿的材料,并在材料中應適當加入煤灰等進行攪拌,減少水泥的使用,以此來降低混凝土凝固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并且在混凝土中應適當加入減水劑和粉煤灰等,其作用有效地防治混凝土因為收縮而出現的裂痕的問題[2]。以此同時,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復合泵送劑,以此改善混凝土的緩凝作用。
在選擇混凝土的材料時,應選擇低堿水泥,其水泥必須具有質量說明書,并應對水泥進行詳細的檢查。并選擇質地較硬的低堿中砂,其中還有的泥量應小于3%,且細度模數應在2.5~3.2之間。而對于石子的選擇,應選擇直徑為0.5~3.5cm的低堿機碎石。并且應在混凝土的材料中摻入摻合料及外加劑等,并且這些摻合料及外加劑應選用環(huán)保型材料。
在場外的運輸車應由項目自己建設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進行運輸至施工現場,以保證現場的混凝土施工連續(xù)作業(yè)。而且運輸罐車的數量要足夠,以確?;炷翝仓ぷ髂軌蜻B續(xù),并采用混凝土輸送泵送入倉[3]。單臺風機的工作要保證工作時。并在混凝土的運輸過程中由專人進行監(jiān)控與指揮,以免出現車輛由于擁堵等問題降低混凝土的施工速度。
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流程一般是:準備工作,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測溫及最后的養(yǎng)護工作。
在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其材料、設備的安全、質量等都應做好檢查準備。在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應嚴格控制澆筑工藝,保證澆筑質量。并在澆筑后,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工作,一般養(yǎng)護需要覆蓋并灑水養(yǎng)護,避免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失水嚴重、出現裂縫等問題。
(1)混凝土的溫控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等問題,往往要進行控制混凝土的溫控工作。首先,在混凝土的是攪拌過程中,應時刻對混凝土的問題進行檢測工作,不僅僅對原料的溫度,也需要對出機口的混凝土溫度進行監(jiān)測。并且通過在混凝土中預埋探頭等方式,及時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溫度檢測。由于一般的施工地點的晝夜溫差大,所以應該更注意制定蓄熱養(yǎng)護工作。
(2)“三摻”技術與測溫工作。風機基礎的混凝土的性能的改善主要是在攪拌混凝土的工程中需要加入一些煤灰等,目的是確保混凝土的溫度問題,也保證了風機基礎混凝土防止出現裂縫等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養(yǎng)護等過程都應該需要進行控制,并且需要根據基礎規(guī)范及項目的設計要求進行控制,并安排專門的施工人員進行溫度等控制,隨時掌握風機基礎的混凝土的溫度等的記錄。
(3)混凝土的保溫與養(yǎng)護工作。風電工程一般都是在多風的地區(qū)建設的,所以,風電工程的建筑一般容易由于天氣等原因造成裂縫等現象。所以,在對于風電工程中風機基礎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和對其的保溫與養(yǎng)護工作是風機基礎質量控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應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另一方面,要降級混凝土的失水能力,防治混凝土出現裂縫等問題的出現。
風機基礎的主要承載重量的部位是風機基礎環(huán),所以對于基礎環(huán)的安裝工藝要較為精準,并對其施工控制要較為嚴格。一般基礎環(huán)進場的時候都已經進行了防腐處理,所以在現場應該對其防腐層是否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壞等現象進行檢查,如若出現損壞等應對其進行修補工作。
風電工程的基礎工程是大體積的混凝土工程,而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在設計上能夠采取較多的方案,而應在其中選擇較為精良的方案,為施工做指導工作。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其質量的控制也是對工程較重要的部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的開裂等問題。
[1]白雪景.風力發(fā)電機組基礎施工質量保障措施探討[J].科學之友,2008(11):14~16.
[2]張明鋒,鄧 凱,陳 波.中國風電產業(yè)現狀與發(fā)展[J].機電工程,2010(1).
[3]闞虹.淺談風電工程大體積混凝土基礎面裂紋及掌控技術[J].科技風,2015(17):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