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興 汪海鷗
鞍山涉日建筑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搶奪鞍山地區(qū)的礦產資源而修建的配套設施,目前現存30余處日偽時期建筑遺址,包括本社事務所舊址“大白樓”,昭和制鋼所大病院,昭和制鋼所對爐山配水塔舊址,井井寮舊址,“臺町”建筑群,昭和制鋼所迎賓館舊址,對爐山單身社員宿舍舊址等建筑物和構筑物?;虼蠡蛐?,規(guī)模不一。有的少有人至,已經破敗不堪,有的保存較好,還在使用。(像本社事務所舊址“大白樓”,現為鞍鋼集團辦公樓和生產調度中心,沿用至今,是鞍鋼百年歷史的見證。)
涉日建筑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做鞍山這座城市“歷史記憶符號”,因為它見證了鞍山近代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作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是珍貴的歷史遺跡,保護它的原貌,是我們尊重歷史,銘記歷史的一種表現。
采取適量修繕的方法。應根據損壞狀況采取不同方法。在確保建筑的安全性、完整性、原真性的同時,要將對建筑本體的干預減小到最低限度,不得任意擴大修繕范圍。另外,還可以轉變思路,對現有結構進行加固,在保證安全行的情況下繼續(xù)發(fā)揮涉日建筑的余熱,繼續(xù)服務。對于如今城市建設和建筑保護的矛盾問題中,還可以采取建筑平移的方式進行保護。如2008年山東省濟南市豐大銀行平移工程,因城市道路建設需要讓路,政府最終采取向西平移15m的措施,使這座近代建筑得以保留。另外,采取改建與擴建的方式賦予涉日建筑新生命,但需要注意立面的一致性,避免反差過大,破壞整體。
做到在開發(fā)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fā),將涉日建筑文化遺跡的保護與開發(fā)有機地結合起來,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去。在我國,古建筑歷史悠久,結構獨特,建造工藝考究,獨有的建筑風格在世界建造史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已經普遍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涉日建筑作為近代建筑,歷史短暫,了解甚少,對于它的保護還沒有受到重視。因此,我們需要:①加強涉日建筑的保護宣傳,提高公民的保護意識。轉變對涉日建筑的認識,重視保護觀念,認可涉日建筑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涉日建筑作為近代建筑同時也可以考慮立法措施,如哈爾濱,青島等城市制定規(guī)章制度來保護近代建筑。②制定良好的規(guī)劃體系。要保護好涉日建筑,就應該在建設前做好規(guī)劃,明確保護思路,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進行科學有效保護。通過精心的規(guī)劃安排,切實有效保護、利用涉日建筑,這樣不僅不會與現代城市功能相抵觸,而且還會和諧的融為一體,形成既具有再現城市的近代風貌又能滿足現代城市功能的城市空間。
鞍山歷史久遠,存在著海城小孤山文化和巨石文化,是遠古時代人類發(fā)祥地之一。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鋼鐵產業(yè)完善,鋼鐵更是造就了這座城市,有著中國第一鋼鐵工業(yè)城市的美譽。此外,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盛產四大美玉之一的“岫玉”,還有著玉都的美譽。鞍山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千山風景區(qū),藥山風景區(qū),二一九公園和玉佛苑等景觀資源,旅游資源豐富。鋼城活雷鋒郭明義的優(yōu)秀事跡展現出鞍山積極向上城市價值觀和寶貴的精神財富。鞍山城市形象在歷史文化,城市生態(tài)景觀,城市價值觀等方面競爭力優(yōu)勢明顯,城市形象框架基本建成。
(1)完善城市形象體系,使鞍山城市形象更飽滿
城市形象是城市內在文化內涵和城市外部形態(tài)的綜合體現,反映了該城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樹立美好的鞍山城市形象不僅是政府的愿望,也是全體市民的愿望。作為新中國鋼鐵工業(yè)搖籃,東北地區(qū)最大的鋼鐵工業(yè)城市,鋼都的形象已經聲名遠揚,主系形象已經形成。而涉日建筑作為鞍山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變成副系形象加入其中,讓鞍山的城市形象有表有里,豐富多樣。
(2)開發(fā)涉日建筑旅游價值,挖掘游覽價值,融入旅游產業(yè)鏈,提升鞍山旅游核心競爭力。
千山,玉都,鋼都,溫泉……鞍山發(fā)展旅游產業(yè)本身就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已經初步形成玉佛宗教文化之旅,著名溫泉養(yǎng)生之旅,鋼鐵之都工業(yè)之旅,千山度假觀光之旅等品牌。隨著千山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知名度更是廣泛提升。依托現有品牌,將涉日建筑作為近代歷史之旅融入產業(yè)鏈,將遺址進行實物展覽,增加其對歷史愛好者消費吸引力,提升建筑影響力,同時對建筑的保護利用也具有重要意義。
(3)開發(fā)涉日建筑愛國主義教育價值,知恥后勇,砥礪前行。
“前世不忘,后事之師”,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忘卻。將涉日建筑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fā)揮其教育警示作用,也是涉日建筑的意義和價值的體現。時間的飛逝讓這些涉日建筑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痛點,但是我們的腦海中并絲毫沒有淡忘它們存在的意義,這些歷史建筑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鞍山、掠奪鞍山鋼鐵資源的滔天罪行。時至今日,這些歷史建筑仍然在向人們述說著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警醒后人銘記歷史,振興中華。
涉日建筑遺跡是鞍山城市發(fā)展文化的一部分,保護涉日建筑遺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它對于豐富鞍山城市形象、提高鞍山知名度,發(fā)展鞍山旅游產業(yè)存在積極意義。在保護與開發(fā)中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利用涉日建筑價值,為鞍山旅游產業(yè)鏈注入新活力,為愛國主義教育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保護和利用涉日建筑,完善城市形象體系,使鞍山城市形象豐富飽滿。
[1]汪海鷗,王麗.鞍山市涉日居住區(qū)臺町規(guī)劃變遷歷史及現狀研究.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
[2]楊一帆.中國近代的建筑保護與再利用.建筑學報,2012,10.
[3]李廣斌,王 勇,袁中金.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規(guī)劃,2006,30(2).
[4]探訪鞍山地區(qū)日偽時期歷史遺跡,互聯網:鞍山文明網.
[5]吳垚,肖備,謝建民.城市發(fā)展中古建筑保護[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