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松美,段世剛,李應霞,譚興容,江學容,方超,徐云翌,段雪(重慶市第九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普外一科;.內分泌科 400700)
糖尿病在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容易發(fā)生各種感染,且感染初期癥狀往往不明顯,直至發(fā)生重癥感染,繼而導致血糖難以控制,從而使感染進一步加重,成為糖尿病的重要死因[1]。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嚴格監(jiān)測血糖,膿毒血癥抗菌藥物的選擇也需要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制訂最佳的方案以保證患者的療效,降低感染風險。本病例患者糖尿病合并多種糖尿病并發(fā)癥,此次尿路感染致膿毒血癥合并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嚴重的感染導致無高血壓病史的該糖尿病慢性腎病患者出現(xiàn)腎性高血壓、水鈉潴留,加上糖尿病本身導致的長期慢性的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導致患者全身性水腫,如肺水腫、胃腸道瘀血水腫等,導致腹壓升高、膈肌上抬,重呼吸困難癥狀,加重了心力衰竭?,F(xiàn)對該患者入院期間全部診療結果進行分析,展開臨床藥學監(jiān)護及用藥教育、出院后隨訪,協(xié)助醫(yī)生制訂有效的治療方案,分析其治療效果,從而探討糖尿病膿毒血癥患者臨床治療的臨床藥學監(jiān)護措施,為優(yōu)化臨床藥物治療提供參考。
1.1 病例介紹 患者,女,74歲,身高158 cm,體重59 kg,體表面積 1.61 m2,體重指數(shù) 23.6 kg∕m2。因多飲、多尿25余年,畏寒、寒戰(zhàn)、嘔吐2 d入住本院內分泌科。
患者25年前被診斷為糖尿病,先后口服降糖藥及使用胰島素等治療,但血糖控制不佳,波動較大。曾多次因尿路感染及膿毒血癥等入院治療,且逐漸出現(xiàn)視物模糊、手腳麻木感及皮膚瘙癢,伴夜尿增多、心悸、間斷雙下肢水腫。入院前10 d,患者再次出現(xiàn)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波動在 15.6~20.0 mmol∕L,未調整胰島素用量;入院前5 d發(fā)突發(fā)心悸、大汗1次,查指血糖3.3 mmol∕L,進食后上述癥狀好轉;入院前 2 d,患者受涼后出現(xiàn)鼻塞、流涕、畏寒、發(fā)熱、伴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頭暈、劍突下疼痛、意識障礙、暈厥,無頭痛、無心悸、胸悶、胸痛等,家屬予以“感康、胃安片、多潘立酮”口服后癥狀稍緩解;入院前6 h,患者再次出現(xiàn)畏寒、寒戰(zhàn),查指血糖33.1 mmol∕L,遂至本院進一步診治。
患者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雙眼“白內障”病史8年余;7年前,曾有跌倒致左側肘關節(jié)骨折脫臼史;并曾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間斷服藥后已痊愈;6年前在西南醫(yī)院行雙眼“晶體置換術”;4年前因創(chuàng)傷導致左側骨盆骨折,并在本院行“骨折手術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后左下肢行走稍跛,無活動障礙及肢體麻木、疼痛等其他不適;否認“高血壓、冠心病”病史,“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史,以及其他藥物食物過敏史;無輸血史。
入院查體:體溫36.8℃,脈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壓 186∕96 mm Hg(1 mm Hg=0.133 kPa)。口舌稍干燥,伸舌居中,口腔黏膜光滑,咽部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觸覺語顫正常對稱,叩診呈清音,雙肺呼吸音低,雙肺底可聞及少量濕啰音,肝區(qū)叩痛(±),肝脾未及,雙下肢無水腫,雙足背動脈搏動尚可。
行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354×109L-1↑、白細胞37.02×109L-1↑、中性粒細胞比率 94.6%。隨機血糖35.0 mmol∕L。尿液檢查:葡萄糖(+++)、蛋白質(++)、隱血(+);尿素 23.9 mmol∕L↑、肌酐 260 μmol∕L↑、尿酸 448 μmol∕L↑、胱抑素 C 2.58 mg∕L↑、β2微球蛋白11.8 mg∕L↑、腎小球濾過率 22.58 mL∕min↓;肝功能:總蛋白 54.3 g∕L↓、清蛋白 25.7 g∕L↓;心肌酶譜:α 羥基丁酸脫氫酶508 U∕L↑、乳酸脫氫酶57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83 U∕L↑、缺血修飾清蛋白 47.59 U∕mL↓;B型腦鈉肽 138.60 pg∕mL↑;CT 檢查:胸(平掃),雙肺散在感染;床旁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胸、腹腔積液。
1.2 治療過程
1.3 入院后積極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聯(lián)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療,靜脈滴注普通胰島素,平穩(wěn)降血糖到安全范圍后更換賴脯胰島素泵調整血糖,先后加用硝苯地平片、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控制血壓。
經(jīng)積極治療,患者病情穩(wěn)定了7 d,入院第8天,患者病情出現(xiàn)惡化,出現(xiàn)呼吸困難、持續(xù)高血壓,血壓最高達202∕93 mm Hg,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 評分)20分。將其轉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加溴己新祛痰,那屈肝素鈣、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預防血栓后加單硝酸異山梨酯、利尿劑穩(wěn)定慢性心力衰竭,并先后調整抗生素方案為鹽酸頭孢吡肟+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頭孢哌酮舒巴坦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和復查重要輔助檢查。
在ICU治療5 d后,患者病情好轉,轉回內分泌科,停止給予肝素,延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等治療。因出現(xiàn)低熱(37.4℃),間斷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尿引流管中有少許白色絮狀物,其量較前增多,遂轉入呼吸內科。
在治療進程中,患者因病情變化,胸部CT:雙肺感染,較前有所增多。血培養(yǎng):念珠菌病血清學試驗陽性(+),APACHEⅡ評分15分,再次轉入ICU。先后調整抗感染方案為利柰唑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治療。再次經(jīng)過7 d的治療,患者好轉,轉回內分泌科,可經(jīng)口進食,稍感心累,間斷咳嗽,痰少。后加強膀胱沖洗,在藥師支持下??咕幬铮蟀纬蚬??;颊咦罱K病情好轉出院。
2.1 抗感染方案
2.1.1 入院經(jīng)驗治療階段 患者為老年女性,糖尿病病史長,血糖控制欠佳,此次入院前受涼后出現(xiàn)伴畏寒、寒戰(zhàn)。入院查體:雙肺底可聞及少量濕啰音,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比率、超敏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ESR)、降鈣素原檢測(PCT)等水平均升高;CT檢查:胸(平掃),雙肺散在感染;床旁彩超:胸、腹腔積液,雙側胸腔積液。故感染診斷明確,但感染灶尚不明確,考慮有以下幾種可能:(1)肺源性?;颊咭驗槔夏昱?,糖尿病病史長,基礎疾病較多,受涼誘因,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常見易感病原菌有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等革蘭陰性菌,其他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2]。(2)尿路感染。既往曾有反復尿路感染及敗血癥病史,本次仍考慮合并尿路感染。常見易感病原菌有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變形桿菌、淋病奈瑟菌。(3)腸源性?;颊呒韧莱鲅罚舜伟l(fā)病曾噴射性嘔吐咖啡樣懸液,考慮腸黏膜屏障損害后細菌侵犯入血液。常見易感病原菌有腸球菌、厭氧鏈球菌、葡萄球菌。
藥學監(jiān)護:患者病情較重,腎功能差(腎小球濾過率:22.58 mL∕min↓),入院后經(jīng)驗性選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聯(lián)合莫西沙星比較合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對大多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均有作用,陰性菌作用更強;莫西沙星對大多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及特殊病原菌均有作用,對陽性菌作用效果更強;二者聯(lián)合廣泛覆蓋可能病原菌。且該2種藥物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溶媒、劑量及給藥頻次也均較合理。但是,隨著藥敏試驗結果提示,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不及預期,抗感染方案更改為鹽酸頭孢吡肟1 g+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注射,每8小時1次。藥師進行回顧性分析,不贊成此次調整,經(jīng)全院病例討論分析了患者病情及下一步治療方案后,藥師建議調整頭孢吡肟劑量為0.5 g+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注射,每12小時1次。
2.1.2 入住ICU階段抗感染藥物治療分析 患者入ICU時APACHEⅡ評分20分,給予機械通氣,皮膚黏膜屏障發(fā)生破壞,住院時間長,故有銅綠假單孢菌易感因素[3-4]。但患者血培養(yǎng)明確大腸埃希菌,對常規(guī)藥物敏感,且剛入住ICU,不宜經(jīng)驗性預防加用頭孢哌酮舒巴坦,次日更改頭孢吡肟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1 g+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泵內滴入,每天4次,相當于正常腎功能患者8 g∕d的劑量,也為經(jīng)驗性增強抗感染藥物強度。轉科第4天,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1 g+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泵內滴入,每8小時1次。在給藥方式上,該患者采用靜脈泵內滴入,碳氫霉烯類抗生素中的亞胺培南雖然時間短,但其對繁殖期和靜止期細菌均有強大殺菌活性,又顯示較長的抗生素后效應,臨床應用該類藥物可適當延長給藥間隔時間,采取每天2~3次的給藥方案。雖然有些學者提出延長輸注時間可提高治療效果,但其文獻證據(jù)不足;姚莉等[5]進行meta分析得出結論:亞胺培南延長或持續(xù)靜脈滴注與間隔給藥治療嚴重感染的臨床療效無差異,但前者可能對較高的最小抑制濃度值的革蘭陰性細菌感染獲益更大。對此,結合患者經(jīng)濟條件不受限,藥師認為泵內滴入不必要,但確實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措施;此外,調整藥物劑量應在安全合理范圍內,但藥師仍認為治療方案調整太過頻繁。
2.1.3 降階梯及二重感染階段 降階梯與停藥分析及藥學監(jiān)護:患者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明確,復查血培養(yǎng)已恢復正常,但因其長期住院,考慮墜積性因素肺部感染及導管相關性泌尿道感染存在,革蘭陰性菌感染可能性大,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已使用12 d,血常規(guī)及感染指標示感染不重,將抗菌藥物調整頭孢派酮舒巴坦鈉,為合理的降階梯。在用法用量上,舒巴坦日劑量為2 g,結合該患者腎功能,為可耐受最大劑量,從目前患者狀態(tài)來看,可減少劑量。至患者抗感染28 d,藥師積極建議醫(yī)師復查相關感染指標以支持停藥,總抗感染療程30 d。
血培養(yǎng)結果及用藥分析:患者入院18 d后陸續(xù)得到血革蘭菌試驗(D14)陽性;血培養(yǎng)(D20):念珠菌病血清學試驗陽性(+),革蘭菌試驗:陰性(-)?;颊哐钪榫囵B(yǎng)為陽性,但患者無宿主因素[6],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尚可,復查革蘭菌試驗為陰性,排除侵襲行真菌感染可能,不排除細菌定植污染等可能。若為感染,分析其感染原因如下:(1)患者長時間靜脈補液,而且長時間輸注抗生素,是念球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患者因長期留置尿管,有真菌性尿路感染,上行感染導致血流真菌感染。(3)念球菌內源性感染30%~50%來自于消化道,20%來自于陰道,還有較小可能來自于咽部或者皮膚?;究梢耘懦齺碜约纳澄铩⑿园?、母嬰、院內爆發(fā)等外源性感染??紤]患者只做了一次血培養(yǎng)為陽性念珠菌,且其病情平穩(wěn),結合靜脈補液因素致血培養(yǎng)念珠菌的特點:癥狀較輕者,24 h后血培養(yǎng)可轉陰,可自愈或惡化。該患者自愈可能性更大,故積極對患者的監(jiān)測與觀察,不提倡積極加用抗真菌藥物。
尿培養(yǎng)結果分析及藥學監(jiān)護:患者既往有反復尿路感染病史,高齡女性[7-8]、糖尿病[9]易感因素,結合其入院后完善泌尿系統(tǒng)彩超、殘余尿等檢查已排除梗阻因素,故考慮其為反復發(fā)作性下尿路感染[10-11],且尿路為本次膿毒血癥的感染灶?;颊呓?jīng)治療后尿培養(yǎng)(D15):屎腸球菌?;颊吣蚺囵B(yǎng):屎腸球菌但不伴臨床癥狀,結合其體溫基本正常,血常規(guī)、PCT、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升高不明顯,全身炎癥反應不重,且患者長期留置尿管,培養(yǎng)結果不能除外定植及污染,故屎場球菌感染依據(jù)不充分,無使用利柰唑胺的指征。該患者只用了1 d就被上級醫(yī)生叫停,無顯著不良反應?;颊吣蚬苤杏邪咨鯛钗?,考慮留置尿管時間長,增加二重感染風險,藥師支持加強膀胱沖洗,拔除尿管。之后患者無明顯不適,故雖尿培養(yǎng)(D33):白色念球菌,仍考慮定值[6]。多喝水、排尿改善尿路癥狀更適合該患者。
2.2 抗凝方案分析與藥學監(jiān)護 患者重度感染,長期臥床,血栓風險高,血小板持續(xù)大于500×109L-1,血漿D-二聚體也持續(xù)偏高水平。該患者Padua評分為5分,應進行抗凝預防[12]。那屈肝素鈣為低分子肝素的一種,根據(jù)體重給藥,每次100 U∕kg,每12小時1次。但患者腎功能差,應首選普通肝素而不是低分子肝素[13],且醫(yī)師未根據(jù)患者肌酐清除率調整那屈肝素劑量。
患者既往消化道出血病史,在應用那屈肝素鈣的同時,聯(lián)用了常規(guī)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氯吡格雷,更增加了患者的出血風險,應每天或至少每2~3天隨訪患者血小板變化情況,監(jiān)測患者凝血Xa變化情況。藥師結合本院情況,在監(jiān)測過程中看到患者上抗凝方案前最高血小板756×109L-1,血漿 D-二聚體最高4.69 mg∕L↑,隨著病情進展到康復,患者出院前可稍行走,停肝素和氯吡格雷,復查血漿D-二聚體逐漸平穩(wěn)恢復到0.77 mg∕L↑,整個過程中患者血小板波動在(419~646)×109L-1。整個抗凝過程效果較好且安全。
2.3 其他 降壓方案:患者既往無高血壓病史,但入院后連續(xù)3 d監(jiān)測血壓增高,3次測β2微球蛋白增加,提示高血壓致腎損傷。藥師認為可能是患者糖尿病腎病導致高血壓,加上感染,加重心臟負擔,進一步導致血壓升高,而血壓升高將進一步損傷腎臟?;颊呦群蟛捎孟醣降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硝酸甘油、硝普鈉控制血壓。其中根據(jù)高血壓急癥臨床規(guī)范處理方案,由于患者腎臟功能差,不推薦應用對腎血流量有影響的硝普鈉。在藥師的密切監(jiān)護下,隨著病情的好轉,該患者血壓得到了有效的治療。藥師在患者出院1、3個月后隨訪患者家屬得知,患者在未用降壓藥物情況下,血壓恢復正常。
本病例中,臨床藥師參與醫(yī)師診療過程,隨醫(yī)師學習、分析對該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案。結合患者病理生理特點、臨床病情變化,對其進行盡可能合理的藥學監(jiān)護,幫助其更好地康復,充分發(fā)揮和體現(xiàn)了臨床藥師在疾病診療中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