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二中學 雷素芳
分層異步教學是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差異而實施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中,“分層”的核心在于所實行的教學方法與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要互相適應;“異步”旨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由學生們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以及其他差異性的內(nèi)容而選用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為每一位學子提供優(yōu)異的學習條件。
分層教學包括學生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練習作業(yè)分層、輔導分層、測試評價分層。(試以備課分層、授課分層兩個環(huán)節(jié)加以說明)
如備課分層
備課分層是搞好分層教學的關鍵。
教師在吃透教材、大綱的前提下,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設計好分層教學的全過程,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
A層(高層次) B層(中層次) C層(低層次)要進一步拓寬視野,發(fā)展思維,揭示本質(zhì),提高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學生能夠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爭取向上一層次發(fā)展。學生以就業(yè)、生活知識為教育目標,基本掌握教材最基礎的知識,基本能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
再如授課分層
課堂教學是分層教學的核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策略。
A層(高層次) B層 ( 中 層次) C層(低層次)1同一內(nèi)容同一速度,減少基礎題的講解,適當增加能力題(寫作閱讀)的梯度同一內(nèi)容同一速度,以基礎題為主,小梯度增加難度精選內(nèi)容同一速度,詳講基礎題,了解基本知識和答題技巧2課堂以分析為主,講清思路,板書為輔,加大容量,針對性強課堂分析與板書并重,鼓勵學生參與,教會學生審題解題課堂分析細致,板書詳細,充分調(diào)動學生注意力,教會學生模仿解題3多用“發(fā)散”、“探索”教學方法多用“啟發(fā)”教學方法多用“情感”、“賞識”教學方法4課堂多訓練,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意志和敢于競爭、拼搏的精神,強調(diào)危機意識講練結合,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鼓勵,少批評,培養(yǎng)學生成就意識課堂精講多練,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專注意識,多鼓勵,齊進步,培養(yǎng)堅持學習毅力
5 多培養(yǎng)學生“演繹”能力,注重知識和方法總結多采用“歸納”法,引導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總結多應用“模仿”方式,抓好基礎知識學習
綜上所述,以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方案——解決問題入手,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立足解決一線教學中暴露的問題,堅持理論構建與實踐相結合,案例分析與模式建構相結合,綜合運用分層教學法、行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種研究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學校的教科研水平,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素質(zhì),力求在探索中求新、求變!
1.教師預先要對教學內(nèi)容做出精確安排,設計精彩的導入,以吸引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莊子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對中華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力。簡單點以莊子的一般小故事為切入點來展開;難一點以《“子非魚”的感悟》來彰顯莊子、惠子截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如:莊子:尚美;惠子:求真??梢妰扇诵愿癫煌?,但同時又相輔相成,仍不失為一對好友;整篇課文充滿詭辯、浪漫色彩,感覺上正好印證了老子的《有無相生》。),從而引出對文章1、7則寓言的學習。
2.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比如在《無端崖之辭》這篇文章中,目標可分為三點;①知識與能力:掌握本章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②體會莊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義,并加以舉例說明(此層次要求極高,對寫作亦有指導作用);③體會莊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點。
3.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教學對象開展分層提問,如按照教學對象的能力水平劃分為A、B、C三個層次,當教師面對C類同學提問時,可以要求其回答簡單的實詞、虛詞、句式;在對B類同學展開提問時可問一些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如掌握實詞、虛詞、句式+基本寓意;對A類學生提問時既注重基礎,又要求舉一反三,以寓意為中心進行寫作指導。
三種異化分層提問的方法有著諸多優(yōu)勢,一方面避免了向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一些艱深的問題,使其喪失學習自信心;另一方面易將全班同學都吸引到解答問題的氛圍中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求語文知識的欲望。
分層教學法雖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有著彌補班級授課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分層教學歷經(jīng)無數(shù)次的教學實踐檢驗,已被證明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分層教學,找出解決分層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對策,就可以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為分層教學在新的教育時期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