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太平小學校 童智慧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75頁至76頁。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基本養(yǎng)成,但由于處在多動年齡,所以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教學時,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主動構建數學知識模型,并運用建構的規(guī)律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的過程,發(fā)現商不變的規(guī)律。
2.能運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計算。
3.學生在參與觀察、比較、猜想、概括、驗證等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成功。
教學重點、難點:
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商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流程:
1.PPT出示:有一天,兔媽媽讓小兔分蘿卜。兔媽媽說:“給你8個蘿卜,平均分給2只小兔?!毙⊥靡宦牐B連搖頭,“不行,太少了!”“那就給你80個蘿卜,平均分給20只小兔?!毙⊥煤暗溃骸斑€少?!薄斑€少呀?那就給你800個蘿卜,平均分給200只小兔吧?!?小兔子得寸進尺,試探地說:“媽媽再多給點行不行呀?”兔媽媽大手一揮慷慨的說:“那好吧,給你8000個蘿卜平均分給2000只小兔,這下你該滿意了吧?!毙⊥眯α?,兔媽媽也笑了。
師:為什么小兔笑了,兔媽媽也笑了?(無論怎樣分,每個兔子吃到的個數都一樣,都是4個。)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用算式來表示4次分蘿卜的過程嗎?
(生列式、師板書: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2.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這組算式中蘊含什么規(guī)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1.引導:8、80、800、8000都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數?(被除數)
2、20、200、2000又是什么數呢?(除數)
4、4、4、4呢?(商)
在算式中標出被除數、除數、商。(師板書)
2.觀察并獨立思考:從上往下看,被除數和除數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
3.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師板書: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一個數,商不變。)
5.再次觀察并思考:從下往上看,被除數和除數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
(個別匯報結論,師板書:被除數和除數都除以一個數,商不變。)
6.你能舉出具有同樣規(guī)律的一組算式嗎?(生獨立書寫,請2人展示,并驗證)
7.PPT出示練習:(口答)
(1)72÷9=8
720÷90=8
7200÷900=8
(2)36÷3=12
(36×10)÷(3×10)=12
(36×100)÷(3×100)=12
(3)80÷4=20
80×10)÷(4×10)=20
(80×0)÷(4×0)=?
問:被除數和除數都乘0,可以嗎?為什么?(除數為0,整個除法算式沒有意義)
問:那被除數和除數都除以0,行嗎?為什么?
8.引導小結: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概括一下我們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
匯報小結后板書: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生齊讀。
師揭示課題,板書(商不變的規(guī)律)
1.你能直接寫出得數嗎
(1)18÷6=3
(18×2)÷(6 × 2)=3
(18 × 3) ÷(6 × 3)=3
(2)480 ÷10=48
(480 ÷ 2)÷(10 ÷ 2)=48
(480 ÷ 5) ÷(10 ÷ 5)=48
(要求學生口算,并說說是怎么想的?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并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解釋以前的算法。)
2.判斷
(1)(14×2)÷(2÷2)=7 ( × )
(2)(14×5)÷(2×3)=7 ( × )
小結:被除數和除數一定要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商才不變。
3.豎式計算
240÷30=8
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兩人板書。
問:第二種方法行嗎?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4.一捆鐵絲有多長?(P76 第3題)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數學知識?
新《課標》強調“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服務于生活”。其實很多數學問題就在學生的身邊,就看我們老師有沒有抓住這些教學資源。我在上《商不變的性質》時,嘗試從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引入,從學生的反應來看比我原來直接出現一些數學算式,讓他們直接計算的效果更好。課的開始我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順利的引入了本課的教學。上課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過程,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嘴、動腦等一系列的活動,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從而揭示商不變的性質?;顒訒r,當遇到數字比較大的算式,有些計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根本就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我就讓學生發(fā)揮互幫互助的精神,分成學習小組進行計算,而且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題目進行計算。這樣就給課堂壓縮了一些寶貴的時間。把這些時間用在讓更多的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上,我認為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