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萍
【摘要】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然而,很多學生因為中西文化差異而無法學好英語。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大部分教師在教授教材中的內(nèi)容的同時,還會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英語、觀察世界。本文對跨文化意識做了簡要的闡述,并重點討論了初中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問題。現(xiàn)報道如下。
【關(guān)鍵詞】初中 英語教學 跨文化意識 培養(yǎng)
引言
語言與文化之間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后者又會對前者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這種關(guān)系決定了人們在學習語言時,必須了解、學習該語言的文化背景、內(nèi)涵,否則外語交際能力無法得到提升。自2001年我國教育部頒布《英語課程標準》以來,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意識到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并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強調(diào)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然而,還是有一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影響,將教學重點全放在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方面,忽視了跨文化意識。為改變這種情況,本文就跨文化意識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闡述。
一、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
語言是承載文化的基石,是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語言是一門發(fā)展中的藝術(shù),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世界觀、人生觀等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可見,學生在學習一門外語時,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而且還要了解以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們是如何看待事物、觀察世界的,了解其思想、行為和習慣。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第一,教學大綱的要求?!度罩浦袑W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互為存在、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教師應(yīng)處理好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外國文化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如果英語教師做到了這一點,那么學生的領(lǐng)悟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將得到顯著的提升。
第二,學習英語的現(xiàn)實需要。英語與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巨大的差異讓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英語非常困難。就表達方面而言,中英之間的差異非常大。例如,中文的“我心情低落”翻譯成英語時,可表達成“Im feeling blue”。如果學生對英語文化語境不熟悉,就會難以理解表顏色的單詞“blue”實際上還能夠表示心情、感受。再例如,貓在漢語文化語境中是討人喜歡的動物,而在英語文化語境中它被看作是狡詐的象征,負面含義居多;漢語文化語境中,龍是代表吉祥、高貴,而在英語文化語境中,“dragon”象征著邪惡。這些差異阻礙著學生學好英語,因此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第三,跨文化交際活動的需要。當今社會,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交際越來越多,而交際工具則多為國際語言——英語。如果學生沒有跨文化交際意識,則很可能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出差錯。例如,當學生發(fā)現(xiàn)某位外國人需要幫助時,沒有事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助,而是直接給予幫助,則對方會認為你沒有禮貌;此外,在交際活動中,如果學生向外國人詢問年齡、收入等涉及隱私的問題,也會被認為沒有禮貌。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途徑
第一,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文化現(xiàn)象。英語教材是教師的課堂教學工具之一,是英語知識的來源之一,如果使用了內(nèi)容豐富的教材,則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能夠直接從中得到體現(xiàn),而英語教師也能比較方便地根據(jù)教材進行文化知識滲透。在教學時,教師應(yīng)具有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找出教材中的文化差異現(xiàn)象并向?qū)W生展示出來。例如,在教授反義疑問句的回答方式時,教師可以明確地向?qū)W生指出:英語中,被問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而漢語中,被問者就問題進行回答。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歸納出文化框架,圍繞文化差異進行教學設(shè)計,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第二,在詞匯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文化背景。詞匯是英語的基礎(chǔ),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很多英語詞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詞匯滲透文化背景。以“dog”為例,在英語和漢語中,這個詞匯的本義都是“狗”,沒有差異,但是各自的衍生含義具有很大的不同。英語中“dog”象征著“忠誠”“友好”“幸運”,與之相關(guān)的短語有“Love me,love my dog”,“a lucky dog”;而漢語中“狗”常帶有貶義,與之相關(guān)的詞匯如“走狗”“狗仗人勢”等都說明了這一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解釋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介紹文化背景。
第三,在課外活動中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僅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則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英語教師和學生應(yīng)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促成課外的英語學習。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課外的英語角,并在英語角給學生播放英語影片或音樂,出版英語板報,通過這些行動來滲透跨文化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應(yīng)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學,多閱讀英語報紙、雜志、書刊,多瀏覽英文網(wǎng)站,通過這些方式來增強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力、接受力,形成跨文化意識。
四、結(jié)語
初中英語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存在并予以重視,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林紅梅.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散文百家:下,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