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袁俊杰
9月19日早上,睢縣澗崗國土資源所所長王凱剛進鄉(xiāng)政府大門,便看見辦公室門前站著一位手拿錦旗的老人,見到王凱后,老人連忙迎上來,緊緊握住王凱的手:“王所長啊,給你報個喜,俺的房建好了,多虧你出面調(diào)解,俺兄弟倆才能重修舊好。”
事情發(fā)生在一周以前。老人叫李國金,澗崗鄉(xiāng)張小集村人,與同胞兄弟李國周的宅基前后相鄰。多年來兄弟兩家和睦相處,相互走動,從沒紅過臉。9月11日,李國金拆掉舊堂屋,沿原邊界建起了新房,新房需要留后窗用于采光。弟弟李國周則認為留窗后,自家院子將被“一覽無余”,勢必侵犯自己的隱私權(quán),便提出異議并阻止施工。老哥倆因此發(fā)生口角,互不相讓,幾欲動武,幸被鄰居勸阻。李國金眼看無法繼續(xù)施工,心急如焚,匆匆來到鄉(xiāng)國土所求助。
王凱和張小集村村干部取得聯(lián)系,叫上所里工作人員一起奔赴現(xiàn)場察看。經(jīng)調(diào)查,李國金的舊房深度5米,跨度較小,前墻留窗可以滿足房屋的采光需求?,F(xiàn)在生活富裕了,新蓋房屋跨度變成9米深,中間打了道腰墻,分成前后兩個房間,需要留后窗用于采光。而李國周認為留后窗勢必影響自己的私生活,侵犯自己的隱私權(quán),堅決不同意。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王凱認為案情并不復雜,兄弟二人原本沒有什么矛盾,于是決定分別找兄弟二人談心,從國家政策法規(guī)到親情至上,盡力進行調(diào)解。
王凱首先找到李國周,一方面普及《民法通則》八十三條,聲明李國金建房留窗是一種合法的正當需求,并不構(gòu)成侵犯隱私權(quán),相反,如果阻止留窗戶則是構(gòu)成對李國金的侵權(quán)。
看到李國周若有所思,王凱接著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哥哥家蓋房是一輩子的大事,人家外人還幫忙呢,更何況咱做弟弟的?可要支持??!”
弟弟李國周嘆了口氣:“咋不支持啊,昨天還給他幫了一天忙哩。他房子深是事實,可是窗戶太大了!”
“你放心,我去找你哥,相信能妥善解決?!蓖鮿P胸有成竹地說。
接著,王凱又找到李國金,從傳統(tǒng)美德講到兄弟矛盾的不利等等,雖然說得李國金連連點頭,卻又因為房屋采光問題面露難色。
看時機成熟,王凱把雙方叫到一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哥哥李國金在房后留兩個高度為1米的臥窗,窗戶底部距離地面2.20米。既解決了哥哥家的采光問題,又有效保護了弟弟家的隱私權(quán)。老哥倆均表示同意,并對自己之前的過激言行致歉,最終握手言和。
為表達謝意,李國金趕制了一面錦旗,一大早趕到國土所:“真是好人啊,好人!”老人握住王凱的手遲遲不愿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