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鎮(zhèn)胡家坨初級中學)
1.討論前指導學生做好充分準備
課堂討論需要學生在教學中分組自主進行討論,如果學生事先不做好充足的準備,提前預習課文的話,那么討論就會變得盲目、無啟發(fā)性。因此,教師課前就應當布置預習功課。例如,學習魯迅的《風箏》時,教師在課前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基本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燈,同時也要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討論之前教師還應當簡單講解課文,并提出需要深入討論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是教材中有探討價值的內(nèi)容,如在《風箏》一文中,教師可以提出作者為什么說“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墜下去了?!边@樣的問題在課堂討論時,學生才不會“無話可談”,才會有的放失,討論才不會無目的性、無針對性、無啟發(fā)性。
2.合理科學地組織課堂討論
由于課堂討論符合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因此,討論小組的建立必須合理,才能保證學生討論時充分實現(xiàn)合作。教師可以以同桌兩人為單位,也可以前后左右四人為一個討論學習小組。在討論前,小組內(nèi)可以進行分工,例如收集資料時,可以由一名學生負責作者資料,另一名學生負責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又可以使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這樣,在討論時,學生便可以通過交流分享各自的準備內(nèi)容,互相學習,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討論過程中觀察學生狀態(tài),合理引導
課堂討論的過程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討論開始之后,教師應當在教室中輕輕來回走動,觀察學生的討論狀態(tài),準備隨時為學生提供引導。此外,教師通過一些非言語的暗示能夠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如學生討論時眉飛色舞,面帶微笑,望向教師的眼神發(fā)亮,似乎像是在等待夸獎,則表明該學生準備充分,討論進行順利;如學生討論時眼神閃爍,并時刻關注教師的動態(tài),則表明該學生準備充分,且害怕被教師發(fā)現(xiàn)。如有小組討論異常熱烈,且每個學生都有說有笑,教師則要考慮該小組學生的討論是否已經(jīng)超出教學內(nèi)容,即開始閑聊天。對于準備充分討論熱烈的學生,教師應當表示肯定與贊許,并報以微笑;對于準備不充分討論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當適當給予幫助;對于討論超出課程內(nèi)容的學生,教師應當以眼神表示警告,同時也要給予幫助。教師在觀察過程中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提出一些更加值得探討的問題,使討論更加具有指向性、針對性,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思考。
時間太短,學生無法深入思考,問題只是流于表面淺層次或者只是敷衍;時間過長則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討論到后期會越來越?jīng)]有熟情。
4.課堂討論后指導學生進行成果匯報并進行評價
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應當要求各小組派遣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匯報,讓每個小組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此時,教師可采用競爭機制,匯報優(yōu)秀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從而激勵學生在討論時更加投入深刻。在匯報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提問。如《風箏》中作者為什么一再提到“我的心只得沉重下去”,以檢驗學生的討論效果。匯報完成后,教師應當對個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總結(jié),對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獎勵,對表現(xiàn)不理想的小組進行鼓勵,消除他們的惰性和心理障礙,并建議他們下一次討論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討論時深入思考。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公正、熱情,恰如其分,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1.避免討論被部分學生把持。有些學生思維開闊且健談,這些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往往占據(jù)主導地位,另外一些學生則比較內(nèi)向或是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便充當聆聽者的角色,這樣,討論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對此種現(xiàn)象加以引導,鼓勵那些不善于討論的學生積極融入小組中,也可指定這一類的學生為小組代表進行總結(jié),從而保證所有學生都得到這方面的發(fā)展。
2.合理把握問題的思考難度。教師需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應當是具有發(fā)散性的,一個學生獨立解決不了,需要集思廣益的。如上文提到的《風箏》教學,“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多種,可以是作者的兄弟之情,也可以是作者的自省精神。
3.避免問題指向不明
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指向不明,學生的討論就容易沒有針對性,容易流于泛化,無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達到提升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選擇問題時,除了考慮學情之外,更要科學地設置問題。
[1]黃震宇.略談初中語文課堂討論時教師角色的轉(zhuǎn)化[J].考試與評價,2015,(10).
[2]從琳.如何開展語文課堂討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