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英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采花鄉(xiāng)采花小學)
“隨文練筆”是一種以引導學生學會并掌握如何利用閱讀語文課文內(nèi)容進行寫作訓練的方法,也是激活學生想象力,促其放飛內(nèi)心情感,實現(xiàn)語文知識內(nèi)化的有效途徑。實踐中,教師通常會以優(yōu)秀語文課文為范本,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或以讀書筆記的形式,或以讀后感受的形式。簡單地說,“隨文練筆”相較于過去枯燥、單一的課文背誦模式,有著鮮明特點,既能夠在一項訓練中鍛煉兩項能力,亦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幫助學生對課文知識內(nèi)容的再次鞏固,高質高效,備受教師推崇。
隨著新課改各項措施的全面落實,業(yè)界對小學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中,對于小學語文“隨文練筆”也作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要以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對語言詞義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第一階段目標,要以學生能夠正確拼寫字詞和連貫造句為第二階段任務,要以學生能夠讀懂并理解課文詞句特色和語言內(nèi)涵為第三階段目的,將語文課文與生活經(jīng)驗結合,將語文知識融入情境創(chuàng)設,或以短篇仿寫,或進行拓展創(chuàng)作,幫助學生在課文閱讀的過程中,同步完成寫作訓練。
專家認為,語文教材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科的規(guī)律特點進行動態(tài)調整,確保內(nèi)容符合和適應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理變化。因此,小學語文“隨文練筆”訓練也應遵循這一特性,立足于語文學科特點,以語文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來設計練筆訓練。即,在設計“隨文練筆”練習時,應當立足于認清每一篇課文內(nèi)容背后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的內(nèi)容和重點。例如,對于以紀實題材為主的課文,就要以抽象思維、空間思維等作為練筆訓練的目標來設計;而對于以人物心理活動細節(jié)描寫為主的課文,就要以心理語言、環(huán)境細節(jié)、動作神態(tài)為練筆訓練作為設計重點。但要注意的是,“隨文練筆”不同于大作文寫作,所設計的內(nèi)容應基于學生對課文的閱讀,從中自然而然的顯露。這就要求教師要抓住引導時機,保障任何一種訓練設計都符合語文讀寫結合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要求。比如,在學習課文《少年閏土》時,書本中的插圖生動描繪了“閏土月夜看瓜刺猹”的情景,使得學生直觀感受到了“閏土”的可愛、健康的生動形象。對此,教師可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結合課文對閏土外貌的描述,自行總結描寫人物外貌應注意的事項,并以身邊熟悉的人為對象進行仿寫練習,讓學生在品讀文字的過程中產(chǎn)生強烈畫面感,由此“觸摸”到文字的溫度,感受語言文字蘊藏著的絲絲生命力。
教學中最為常見的“隨文練筆”形式主要有兩類:一是寫作技巧類,一是語言內(nèi)涵類。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課時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若是情感類課文,就要從閱讀情感入手,采用“巧補留白”“想象續(xù)寫”等形式,側重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圍繞理解深入處、情感共鳴處、主題升華處設計練筆訓練;若是寫實類課文,就要從寫作手法入手,圍繞課文中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進行練筆訓練設計,引導學生仿寫遷移;或是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幻想自己是主人公會怎么想、怎么做,故事會如何發(fā)展。例如,在學習課文《兩鐵球同時著地》時,文中有一句話提到伽利略“在學校念書時,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但沒有進一步說明他是如何“辯”的,也沒有相關實例證明。對此,教師可設計一個隨文練筆訓練,讓學生舉例說明“伽利略是怎么辯的”的;又或是以課文結尾那段描述:“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以此為題眼,讓學生展開想象,描述這一情境下人們“喊了什么”“如何叫喊”“眾人喊的神態(tài)”用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隨文練筆”是一種將語文閱讀、寫作進行糅合訓練的教學方法,其立足于語文的課文內(nèi)容和學科特點,旨在合理、科學地引導學生在對課文進行閱讀的同時模仿寫作,廣大一線教師應善于在語文教學中摸索和積累更多語言表達新方法,擺脫過去單純背誦句子和詞組的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和閱讀能力。
[1]黃仕祝.淺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有效教學之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5,(5) :45.
[2]顧蕾生.找準落點精心指導演繹隨文練筆的別樣精彩——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幾點思考[J].情感讀本,2015,(10)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