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wèi)東
(菏澤市定陶區(qū)林業(yè)局,山東 菏澤 274100)
銀杏又被稱之為白果,是一種銀杏科銀杏屬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需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結果,而且產量不高。但是,借助科學的繁殖方式、加大栽培管理和修剪整形,能有效促進銀杏早實豐產。
應選擇海拔170 m、光照條件好、土層深厚肥沃、灌水條件好的緩坡地進行種植。通常,土壤pH值為6.5~7.5,坡度小于15°的背風向陽或緩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平地為最好。
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是培育壯苗的基礎。所以,應選擇抗性強、無病蟲危害、健壯的植株。采種在9月底至10月初種子充分成熟的時候進行,之后除去種皮,洗干凈、陰干后將充實飽滿的種子篩選出來,第一時間進行沙藏。對于沙藏濕度的控制,用手把沙捏成團后立即散開為最佳。另外,貯藏期間應重視排水、防鼠工作。
采種后,將外皮除掉曬干貯存,當年冬季播種或次年春季播種(如果是春季播種,應進行催芽處理)。整地播種的苗圃要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地勢較高的地塊進行,并施加充足的基肥,用種量約為25 kg/667 m2。開溝播種前,先澆足底水,再在播種溝中側放銀杏種子,若是種子已經發(fā)芽,則芽尖朝下,覆上3cm左右的細土并壓實。銀杏生長速度很慢,要經過兩三年才能出圃,出圃時銀杏苗高60~70cm。
春秋季均適合定植銀杏,春季在萌芽前15~20 d進行定植,秋季在10月中旬進行定植。在定植的過程中,將1張石片或瓦片墊放在定植穴中,防止垂直根系向下生長,從而確保植株盡早開花結果。要讓苗木根系自然舒展,應壓實定植穴中的細土。最佳的栽植深度為保持苗木的原有土痕,可以淺,但不能過深。為了避免大風吹倒苗木,可以用土堆穩(wěn)固苗木。苗木成活后,借助澆水、除草、施肥等措施慢慢把土堆鋤平即可。綠化大苗需要用支架固定,以免大風吹動使根系受到傷害,對其成活率造成影響。
栽培銀杏樹苗5~7 d后進行澆水,銀杏樹苗成活后可以減少澆水頻率,在土壤化凍后銀杏樹苗發(fā)芽前進行第1次澆水。在5月天氣干旱的時候進行第2次澆水,這對銀杏樹芽的生長發(fā)育極為有利。因為銀杏具有怕澇、耐旱的特點,因此,在雨季要根據天氣情況減少澆水量,并要重視排澇工作,以免因為水分過于充足而導致銀杏根系缺氧,致使銀杏根系腐爛。最佳的施肥時間為春秋兩季,可以在樹冠投影外進行環(huán)狀施肥,也可以運用打洞法在銀杏樹周圍施加有機肥并進行澆水。
銀杏屬于天然短枝型果樹,短枝易于培養(yǎng)和更新,長枝上二年生的短枝即可開花結果。因此,自然開心形是銀杏的主要豐產樹型[1]。中心無主干,從嫁接部分培養(yǎng)三四個主枝,每個主枝上培養(yǎng)2~4個側枝,從側枝抽生長枝,生長枝培養(yǎng)結果短枝,樹冠呈半球形或自然開心形。對于幼樹的整形修剪,第1分枝長度保留40 cm,第2分枝長度保留30 cm,最后形成第3分枝。以后的修剪就是剪除朝偏冠方生長的新枝條頂端嫩梢,除萌芽和萌條,剪除細弱枝、直立枝、徒長枝、病蟲枝和過密枝等;用繩將過密的強枝拉開,確保疏密適中、通氣透光,逐步培養(yǎng)成主干疏層形或疏散開心形。掛果樹的整形修剪與幼年樹形成第3分枝后的整形修剪方法一致。
結果園要進行人工授粉,在4月下旬雌花開花率超過40%的時候采集雄花花粉,按1∶0.25∶(250~500)的比例混合花粉、硼酸和水混合成噴霧進行噴灑。
為了有效克服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確保樹勢健壯,每年都結果,應進行合理疏果,最佳結果數為每個短枝1~3個。根據樹體長勢,葉子超過6片的短枝留3個果,四五片葉的留2個果,三四片葉的留1個果。疏果的時候,將大果留下,去掉小果。
加大水肥管理力度,使銀杏樹更為健壯地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例如,7月前多施加鋅肥或鋅、錳、硼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在銀杏根基附近地面潑澆,有效預防該病害。在發(fā)病初期,對幼樹或苗木噴7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 0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防治,根據發(fā)病輕重,每隔15~20 d噴施1次,連噴兩三次。
主要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對銀杏樹造成危害,最嚴重的為幼蟲危害。剛羽化的幼蟲,經過一兩天后鉆入嫩梢,或導致被害枝梢枯死、幼果脫落??梢栽谟紫x剛孵化還沒有鉆入枝梢前或幼蟲從枝梢中爬出卷葉的時候進行噴殺,如將敵敵畏(80%)、敵百蟲(90%)、水按照1∶1∶(800~1 000)的比例混勻后進行噴霧,也可以用1 500~2 000倍敵殺死溶液進行噴殺。
為了提高銀杏種核質量,在10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時進行采收。果實采集后進行堆放、搓皮、晾干等處理,然后收集種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