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琳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5
海綿城市理念是為了解決城市發(fā)展實際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所提出的,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因為理念自身適應性和實施環(huán)境的影響,仍然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應用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海綿城市理念是為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產(chǎn)生的,所以相關的實踐也是為了更好的解決相關的環(huán)境問題。但是經(jīng)過資料分析,雖然城市內澇中,人為因素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但實際上根本的原因依舊是自然原因,所以海綿城市并不是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適用的,必須有一定的環(huán)境基礎作為依據(jù)。如果是在降水不均勻,地勢較高等先天的不利自然環(huán)境中,希望用海綿城市的模式來進行一定的改變,是很難取得應有的效果的。而且很多地方并不適合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相應的海綿城市理念也就不具有實用價值,所以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和研究。
海綿城市理念加強了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綠色部分的生態(tài)價值,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活,相關的技術要求較高,只有技術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但是因為海綿城市理念尚處于應用的試點階段,相關的專業(yè)人才還較少,許多建設人員都是城市景觀建設中的普通人員,對海綿城市理念沒有一定的了解,在完成任務時,會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應用效果,,妨礙了城市內澇時海綿城市理念積極作用的發(fā)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員工技術要求的不到位,也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所以,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較低也是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應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保障園林設計雨水滲透的高效性,道路設計采用以下幾點措施:①選用具有滲透性能的瀝青,在道路結構設計上保證雨水的滲透,控制短時表面徑流量;②結合地形,可適當?shù)膶⑷诵械阑蛘叻菣C動車道改成隨地形走向的線型,以便增大道路兩側的綠化面積,同時選擇吸水性較強的植被,緩解雨水的瞬時徑流量;③道路分隔綠化帶采用“下凹式綠地”設計,引導道路雨水進入下凹式綠帶,同時經(jīng)特殊配比的種植土,可涵養(yǎng)一部分雨水,多余的再由溢水口排走,保證植被的生長條件;④嚴格按著“海綿”設計理論,選擇滲透性強的鋪裝材料,嵌草路面、草皮,多孔混凝土等。尤其是公園和樹林邊,可以采用木屑、卵石等材料。
2.2.1 滲透性鋪裝。要科學合理的做好園林鋪設的相關工作,并且可以更好的確保地面滲水與排水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水泥地面來相比較的話,不僅可以更好的減少施工材料在數(shù)量上的投入,而且更加符合景觀生態(tài)設計的理念,使園林設計和自然環(huán)境保護成為一種和諧的聯(lián)系。在普遍情況下,鋪裝設計需要在地面上鋪設一層砂礫的墊層,從而來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滲透率。在主道上普遍都是在墊層上鋪設磚層,這樣能夠為人們在上面行走提供很好的便利,在輔道與主道路的兩邊,都要鋪設石子路,以便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于是的滲透作用。
2.2.2 園林生態(tài)水渠和雨水緩坡。在建設園林生態(tài)水渠的過程當中要嚴格根據(jù)地形條件來做好生態(tài)水渠工作,生態(tài)水渠也可以作為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雨水匯水的重要作用。渠道的建設將分為明渠與暗渠。暗渠一般都是進行園林設計時,在地下預留一定空間的排水溝,雨水將會沿著暗渠進行排出。明渠需要通過沙粒石子和透水土工布鋪設來進行相關的操作作業(yè),從而來達到很好的滲透吸儲的效果,來達到導流的作用。
雨水花園、生態(tài)滯留區(qū)、滲透池、人工濕地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jié),讓雨水慢慢地匯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滯”,可以延緩形成徑流的高峰。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區(qū)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進行雨水滲透,補及地下水,能有效地削減徑流峰值。雨水塘護坡需要種植水生植物,在雨水塘較深(超過60cm)護坡周邊就要種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綠籬,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整個雨水塘系統(tǒng)還形成微循環(huán)才能防止水體腐壞。
雨水濕地是借助人工的方式構建一個人工濕地,從而形成一個的綜合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借助雨水濕地可以完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huán)再生等,促使雨水花園完成對雨水的收集和凈化。在雨水花園項目中,主要選擇紅花美人蕉、干屈菜、花葉蘆葦、黃菖蒲、再力花等植物作為基礎,實現(xiàn)雨水濕地的構建。雨水濕地具有緩沖容量大、處理效果好和成本低廉的效果。
借助海綿城市的“滯”的延緩應用,能完成對雨水的采集,再通過雨水花園,借助土壤滲慮、植被、綠地系統(tǒng)等完成對雨水的凈化。
2.4.1 土壤滲濾凈化。雨水花園中的土壤滲濾凈化,是在搜集雨水的同時展開,在土壤中增設穿孔管,雨水經(jīng)穿孔管的進入到次級凈化池或滲濾池中。對于來不及通過的表層水,則經(jīng)由雨水花園的地表植物進行初步的過濾,進入到的初級凈化池中。
2.4.2 人工濕地凈化。借由海綿城市的“滯”的延緩應用中的人工濕地,完成對雨水的凈化。先由初級凈化池對未經(jīng)土壤滲濾的雨水的進行凈化,再由次級凈化池完成對初級凈化池排出的雨水的和經(jīng)土壤滲濾的雨水的凈化。
結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理論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很好的降低城市當中徑流污染的負荷程度,而且還能夠很好的凈化城市中的空氣質量問題,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1]彭紅元.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運用分析[J].中國林業(yè)產(chǎn)業(yè),2016,(09):94-95.
[2]葉加嶸.城市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02):211-212.
[3]趙全霞.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guī)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