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知華
科技發(fā)展迅猛,人類從“互聯(lián)網+”跨入“AI+”時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即AI,正滲透所有行業(yè),改變各行各業(yè)。人工智能,不單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思維和方法論?!癆I+教育”已成為現(xiàn)實。科大訊飛AI-maths挑戰(zhàn)數學高考,人工智能進軍數學教育。人機對話、智適應,通過語音測評精準收集學生發(fā)音、詞匯、語法等數據,推行個性化學習方案,英語進入“AI+”時代。人工智能寫詩、寫小說、寫新聞稿、訓練普通話、百度AI高效批改作文。不論我們愿不愿意,“AI+語文”已經來臨。
順應語文教育改革、利用“AI+”技術為語文教育改革助力。做好AI時代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不僅借助AI技術,也借鑒AI思維。
人工智能只學習被標注數據,新版谷歌翻譯的正確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于對所抓取的數據進行二次標注;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技術辨識率超過人耳,也在于AI系統(tǒng)對聲音數據關鍵點進行二次標注。
1.教學中標注課文學習關鍵點,將語用能力系統(tǒng)進行小顆粒的標注,只關注一項關鍵核心能力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掌握好學習重點。
如設計《病句的辨識和修改》學習任務群,我將知識點切分標注出三十個小知識顆粒。標注后,圍繞一個小能力點,學生更容易掌握。設計“繪制病句思維地圖”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思維圖上標出自己病句辨識的能力難點。用QQ推送小能力點微課,如“偷換主語造成的主語殘缺”“修飾兩可式不合邏輯”等,讓學生自學解決知識盲點。通過標識能力點,利用人工智能軟件,幫助學生解決病句辨識難點。在基礎最薄弱的學生中進行教學試驗,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大大提升。
2.閱讀課文標注學習要點,針對語文的高度綜合性特征,發(fā)展高效閱讀智能。基于學生認知特征、基于對教材深度研究、圍繞核心素養(yǎng)標注教材的學習要點。不拘泥于小說、散文的文體藩籬,不局限于“社會”“自然”等生活主題,整合課內外課程資源,進行學習重點標注。如《學習鑒賞小說人物》的學習任務群,圍繞能力點,利用閱讀APP推送課外群文閱讀,組織課堂專題閱讀,以完成小說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如標注《祝?!穼W習要點“我的敘事視角對人物描寫的作用”,組織學生自覺研讀魯迅小說中敘事視角不同的作品、探究敘事視角與人物描寫的規(guī)律。
朱永新提出“人機共教”需要“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及時關注最新技術進展,掌握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和問題?!?/p>
1.利用AI人機對話測試系統(tǒng),采集學生個體數據,跟蹤學生思維過程,給學生錯誤歸因,反饋一對一的學習建議。
如在“金秋誦詩會”的學習任務群教學中,借助“普通話測試”APP測評學生普通話朗誦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推薦訓練課程;借助互聯(lián)網 “中國大學MOOC”,組織學生學習國內外高校專業(yè)的朗誦課程;使用微信朋友圈功能,設計學生朗誦視頻展示互評任務,讓學生在互評中收獲成就感。
2.利用人工智能APP,高效分析學生學習數據,有針對性地給出學習建議,設計學習任務。
為學生建構語言運用能力,我利用APP學習分析系統(tǒng),對學生歷次測試進行精細分析,反饋學生一對一學情分析。針對每一個知識模塊的得分率,學生在測試中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學習建議,指導學生及時調整階段學習重點。利用人工智能、互聯(lián)網進行教學管理和學生成績跟蹤分析,使教學能因材施教、更具有針對性和效率。
3.學習人工智能的試錯歸因,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能力,改變語文課堂中的淺層學習現(xiàn)象。
谷歌DeepMind團隊研發(fā)了的人工智能游戲高手,通過自己不斷試錯歸因的深度學習,打敗了人類專業(yè)玩家。人類深度學習也是歸納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走向創(chuàng)新。因此面對學習型的AI+時代,我們必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深度學習能力。
反思作文教學中缺少反饋“試錯歸因”機制,學生被動接受總結的寫作規(guī)律,少了試錯、反思、歸納寫作規(guī)律的思維過程,學生就無法進行寫作的深度學習。如果只采用演繹式的寫作教學,不讓學生試錯,在面對現(xiàn)實問題時,學生沒有培養(yǎng)深度學習能力,無法解決錯綜復雜的現(xiàn)實問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話。
如在《激揚文字寫時評》的作文學習任務群設計中,筆者依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理論設計了寫作任務。教育家戴爾“經驗塔理論”認為:凡是學生用全部感官來親自參與的直接經驗與活動,他們都有很高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且在親身經驗中自行發(fā)現(xiàn)科學知識,構建正確概念。名家傳世佳作往往經過多次修改,除了極少數有天賦的人,大多數人都需要通過修改反思掌握寫作方法。借鑒試錯反饋學習模式,我把仿范文寫作任務改變?yōu)樵谧晕倚薷闹忻鲗懽饕?guī)律。我采用“自我試錯寫作、自我修改提升、小組互改升格”三步寫作活動,通過學習修改學寫作,看起費時,實則一勞永逸。學生學會自我修改、就學會寫作的“內功心法”,小組互評才能落到實處。
新課標提出“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促進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運用人工智能的科學思維方法去設計學習任務群,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馬斯克說過: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對別人已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都去做,這樣發(fā)展的結果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fā)展?!暗谝恍栽怼蓖黄屏私虒W瓶頸,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運用馬克斯的第一性原理設計學習任務。如在《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教學設計中,我采用第一性原理,對學生整本書閱讀難點進行問卷調查,找到學生整本書閱讀的難點,由此設計學習任務。學生整本書閱讀的難點在于:閱讀時間碎片化,高中生學習任務緊,難以堅持讀完整本書;閱讀反饋機制欠缺,讀書沒人交流,讀起來沒勁。針對以上原因,我設計了“愛閱讀薦書活動”的學習任務。利用閱讀APP和微信,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閱讀后采用線上、線下學習方式,線上進行在線討論、探究;線下課堂專題解難,繪制讀書手抄報、每周讀書摘抄、讀書交流會等方式展示閱讀成果,通過分享心得,交流讀書方法,寫作讀書筆記,使閱讀成為學生的生活習慣。
利用AI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思維缺陷,使班級化教學下因材施教的學習任務設計成為了可能;利用AI云平臺,學生雖居于偏遠的西南一隅,也能學習國內外名校課程,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族群,開闊眼界、培養(yǎng)國際視野、構建開放性的任務學習資源庫。利用AI思維方法設計學習任務群,使教學能與時俱進、培養(yǎng)與AI+時代相適應的華夏文化傳承人。AI+時代,語文教育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