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考試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而現(xiàn)行的高中標準歷史試題中主觀試題占重要地位。我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手機對高中歷史主觀試題的講評中進行嘗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主觀試題;手機;教學效率;高中歷史試卷講評
如何能搞好提高歷史試卷講評課的效率?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利用手機組織高中歷史主觀試題的講評課。從我對以往教學經(jīng)歷的思考來看,很多時候手機是不被允許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的,認為它會“破壞課堂紀律”,“對教師和學生集中注意力造成干擾”,但手機作為智能工具擁有很多傳統(tǒng)教學設(shè)備所不具備的功能,如能將這些功能合理地運用到試卷講評課中,能夠極大提高試卷講評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去分析與反思。我在運用手機組織試卷講評課時是這樣做的。
一、 認真批閱試卷,對于優(yōu)秀和典型試卷做好標記,做針對性的評語
在批閱主觀題時,首先教師要盡可能制定統(tǒng)一的合理的評分標準,給分客觀。其次踩點給分。批閱時盡量把學生的得分點標示清楚,形成教師自己的批閱符號同時讓學生能看得明白;對學生失分的地方寫下針對性批語,如“審題不清,答非所問”、“思維定勢,沒有充分利用材料”、“答案口語化”“格式不規(guī)范”“答案沒有序號化”“知識記憶混亂”等,既有利于老師分析學生錯誤原因,同時又利于學生拿到試卷后有針對性反思自己的解題情況和解答時存在的缺陷,從而使學生解題能力有所提升。
試卷批閱完成后,接下來就要認真利用批閱過得學生試卷。首先要分析學生答卷情況,現(xiàn)在一般的學校組織大型聯(lián)考時都采用了網(wǎng)上批閱試卷,從閱卷系統(tǒng)中教師可以清晰地知道每道題的正答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來確定試卷講評的重難點,進行合理的取舍。對于學生答題中的常見錯誤、失分較多的題型,高分試卷、低分試卷、失分題目典型的試卷、答題不規(guī)范試卷、答案新穎等個別試卷,或者按照自己的教學需要的學生試卷利用手機保存或者拍照留存下來。在課堂上教師將手機照片和電腦進行局域網(wǎng)鏈接,在講到每一道題目時,清晰地展示出學生的試卷,讓學生知道這道題大部分人失分的或者得分原因,學生可以對照自己進行有依據(jù)的分析,提高試卷反思的實在性,真正提高學生答題的能力。
二、 講評試卷
首先,教師要有效講評就要對試卷進行分析,運用手機的拍照在分析軟件中將試卷問題規(guī)律化、零散知識集團化、解題思路最優(yōu)化、思維角度發(fā)散化,歸納、整理、升華知識,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鞏固基礎(chǔ)、構(gòu)建知識系統(tǒng),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其次,教師可以充分運用錄音,錄像和拍照功能已經(jīng)是手機的基礎(chǔ)功能來處理講評課中因為對某一問題看法不同而引起的爭議。有些試卷在編寫過程中可能因為思考不夠完善而出現(xiàn)歧義,教師按照預想的方法思考,但是學生運用另一種思維后發(fā)現(xiàn)有其他答案,這時候爭議往往無法在課堂上得到解決,需要在課后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教師可以運用手機的錄音或錄像功能將學生的闡述過程記錄下來,作為第一手資料用于課后的辨析和思考,確保學生要表達的意思能夠直接被教師所領(lǐng)會。有的家長愛子心切,希望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課堂的表現(xiàn),這時候利用手機的錄像功能對學生在試卷講評課的表現(xiàn)進行記錄,并通過在線傳輸直接傳到家長QQ群中,能夠讓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考試成績,思維特征等,從而調(diào)整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 知識的拓展延伸和方法指引
講評試卷時,教師還應該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建立以知識點為核心的縱橫捭闔的知識框架,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與之相關(guān)的知識。在當前的高考歷史主觀試題中,對于綜合運用知識占大多數(shù),如果教師在講解主觀試題時,合理運用智能手機,將這道題相關(guān)的知識體系,這樣既是對于知識的復習又是將知識與試題的聯(lián)系直觀地展示出來,相比較教師講解效果更好。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強調(diào)的技術(shù)和方法的重要性。因此,評講試卷不能僅僅停留在給學生正確答案的層面,更應該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教師將自己的試卷中所寫的解題思路展示出來,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圖片展示對照自己的解題思路反思,找到自己的解題漏洞。如近年來高考選擇題大多采用新材料,創(chuàng)設(shè)新情境,提出新問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解題指導:一是指導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對各類新材料閱讀的方法和關(guān)注點,捕捉關(guān)鍵信息,理解新情境的主題,摒棄無效信息和干擾信息。二是轉(zhuǎn)換信息:將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和選項要求與相應的課本知識相鏈接,將該題目需要聯(lián)系和調(diào)動的知識點展示。三是整合信息:把材料信息、書本知識、選項理解、主題立意等有機結(jié)合起來,找出正確的答案。教師結(jié)合考試中的典型例題,將情境式選擇題的整個思維過程揭示出來,用手機給學生以示范,讓學生從中悟出解題的一般步驟和技巧,遵循答題規(guī)范,找到解題的竅門和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把每一次的試卷講評變成學生進步的階梯。
四、 智能手機在高中試卷講評課中的運用幾點思考
首先,在當前的大部分高中學校中,對學生是用手機進行了嚴格管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幾乎不用手機,更談不上運用手機探究課堂教學的方法,這就使得很多的手機的功能沒法在課堂上充分地輔助教師開展教學。
其次,當前一部分學生對于手機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依賴,教師課堂上有限的展示能夠激起他們的極大的學習興趣但是也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部分學生關(guān)注的是手機而不是手機所帶來的東西,學校也并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導致部分教師課堂出現(xiàn)教學秩序混亂,學生學習效率反而降低了。
再次,教師利用手機開展教學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大部分學校并不關(guān)注此類教學嘗試,相關(guān)的培訓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師基本很少接觸過相關(guān)的平臺或者軟件,其中年輕教師還能熟悉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相對陌生一些,對于手機的實用率很低,在課堂上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不僅沒提高課堂效率還占用了課堂教學時間,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明華.淺談如何上好高中英語試卷講評課[J].科技信息,2011(13):332+330.
[2] 劉春霞.提高試卷講評課質(zhì)量初探[J].學周刊,2013(4):56-57.
作者簡介:周傳陶,陜西省安康市,陜西省石泉縣石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