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燕子
家的飯桌,可以說,世上沒有比這更佳的吃處了。一家人圍桌而坐,菜肴不論豐儉,吃起來都是家的味道。
我喜歡在家里吃飯,喜歡自己下廚房,對家庭“主廚”一職當仁不讓。即便偶有家人客串,做出一兩道好菜,也絲毫不影響我的主廚地位。有人贊我賢惠能干,我心竊想,我可沒這樣高的境界,做飯于我而言,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盡職盡責。再說得私心點兒,我自己對吃是有要求的,要滿足這些要求,必須得自己做飯,即便滿大街都是餐館,也不一定有合你胃口的。何況,找來找去,選擇也成了問題。說實話,有找的工夫,還真不如回家去做放心飯菜。如此勤做,家里的飯桌不會冷清,一家人吃飯其樂融融,家的味道也更有滋味了。
其實,這世上什么事情都是,只要喜歡就能開心去做,開心去做就能做好。咱們還是從這一桌菜說起吧!
油橄欖和鵝肝醬是店里買的成品。肝醬自己也做過,除了鵝肝,還用鴨肝、豬肝、雞肝做過,反正是碰到合適的,自己也想吃,就買回家來做。
這里我要重點說說法棍。我用的是簡單易做的非傳統(tǒng)法,就是近年流行的免揉面包法。具體做法:將高筋面粉、水、酵母及少許鹽放到容器里,拌和成面團后發(fā)酵,發(fā)好后排氣,疊幾疊,做成想要的形狀,再發(fā)酵,切割,放入預熱好的烤箱里的鑄鐵鍋中,計時烤制即可。
這是家人都喜歡的一道沙拉,吃起來爽口美味,而且做法比以前老上海的家常俄式土豆沙拉要簡便得多。具體做法:芝麻菜一大包,洗凈,用蔬菜甩干器甩干,不要以為甩干是可有可無的步驟,干爽的蔬菜拌出來的沙拉,口感會更清爽;將甩干的芝麻菜放入沙拉盆,撒上烤好的核桃仁(或其他干果仁)、蔓越莓干(或葡萄干等水果干)、熟的雞胸脯肉丁(或火腿、培根等熟的肉?。侔磦€人喜好放入碎奶酪,加少許鹽、現磨黑胡椒及適量橄欖油,拌勻即成。
這是一道應景的菜,白色的底盤、綠色的牛油果、紅色的煙熏三文魚,光色彩就已經很美了。將牛油果、煙熏三文魚做成玫瑰花狀,旁邊點綴上自己手邊有的香草,我用的是歐芹。具體做法:牛油果切開去核,挖出果肉,切成薄片,相疊成長條,然后卷起,便是一朵漂亮的牛油果花。煙熏三文魚要根據魚片原本的形狀,順勢而成花的形態(tài),不必拘泥,也很簡單。每次節(jié)慶家宴,我總會安排這道賞心悅目的菜,做的過程內心是喜悅的,端上桌的時候也會讓吃的人心生喜歡。
這兩道菜放在一起,是因為都用了一個時尚廚具——真空低溫烹飪器。對我這個愛吃愛做的人來說,廚房里有了它,如同添了個好幫手,甚至可以說,它讓廚藝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穩(wěn)定。一般的烹飪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營養(yǎng)、色澤等都會受到高溫的影響,而低溫烹飪能夠保持食物中的水分,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yǎng)、風味和色澤,既可以處理魚、肉類,又可以處理蔬果。最奇妙的是,能保證每次的烹飪結果穩(wěn)定,不會發(fā)生有失水準的狀況。這種源于1974 年法國名廚的烹飪方法,如今已經成為高級餐廳處理魚肉類菜肴的主流。我這次做的牛排,低溫60℃,密封45 分鐘;從密封袋取出后,在牛排上撒上鹽和黑胡椒;爐上鐵板鍋燒熱,倒入橄欖油,高火快速煎兩面,起鍋時放點兒黃油提香即成。比起用鍋煎牛排,它能保證牛排所有部位口感香嫩,而且外香里嫩,非常棒。
烤火雞腿的具體做法:先把雞腿有皮的一面煎一下,加入鼠尾草、黃油,低溫64℃,密封1 個小時;從密封袋取出后,中大火煎一下外皮即成。
這次的老虎蝦,我做了兩種口味:吉列蝦排和蒜香大蝦,都是炸物??催^一本書,里面談到油炸食物的好處種種,除了快熟保持食物原味營養(yǎng)之外,還專門提到吃炸物可令人開心。喜歡吃油炸食品的我,終于找到充分理由來證明炸物有益無害了。平時,我對炸物是想吃就吃,不怕所謂的“火氣”,也不擔心膽固醇高,到了節(jié)慶的時候,家宴菜單里更不會缺少炸物。
吉列蝦排的做法很多人不陌生,類似上海的炸豬排,只是材料不同,處理上有所區(qū)別。具體做法:老虎蝦去頭、去殼(留下尾殼)、去蝦線,從背部剖開,不要切到底,拍平,撒上鹽和白胡椒粉,兩面拍上薄薄一層面粉,沾雞蛋液,放入盛有面包粉的盤里,將蝦的兩面均勻滾上面包粉;中大火,至油熱,入鍋炸至兩面金黃。
炸的時間不要過長,保持蝦肉的鮮嫩才好吃。
利用這油鍋,正好做一道快手菜——蒜香大蝦。具體做法:蝦處理后,用料酒、鹽、白胡椒粉腌制一下,快速入鍋炸熟;另起鍋,少許油,放入蒜末炒香,倒入炸好的蝦,顛鍋,讓蒜香“熏陶”一下蝦,起鍋裝盤,紅彤彤的很喜慶。
如此,老虎蝦兩吃,大功告成。不出所料,端上桌,很快一掃而空。
這個貌似蛋糕的東西叫咕咕霍夫(kugelhopf)。不知是哪位翻譯家率先譯了這么個中文名,實在可愛?!肮竟尽笔窍舐曉~,鴿子的叫聲。咕咕霍夫,帶著大自然中鳥兒的聲音,讀起來很有歌唱的感覺。
這是一款面包和蛋糕擦出愛情的點心,帶有水果磅蛋糕特點的中空面包,由葡萄干、果汁、果酒、雞蛋、黃油、面粉制作而成。我做的這個咕咕霍夫,不拘泥于原配方,除了葡萄干,我還加入了杏脯、蔓越莓干、無花果干,正好家里還有糖漬橙皮,也放了些,味道便豐富了很多,非常好吃。剛出爐不久的咕咕霍夫,外皮有些酥,帶著些香脆,里面是松軟的,是介于蛋糕和面包之間的口感??梢哉f,如此美味的咕咕霍夫,只有自家烤制才能品嘗到。
我家常做的西式湯是羅宋湯和奶油蘑菇湯。奶油蘑菇湯,步驟也不麻煩,先用黃油炒面粉,加水做成面醬湯;另起鍋,放黃油,將洋蔥炒香,待洋蔥呈透明狀時,加入切成片的蘑菇炒軟,倒入之前做好的面醬湯煮。不喜歡濃湯的,可以省略面醬湯的制作步驟,洋蔥蘑菇炒軟后,直接加高湯或水煮,煮開后,加些淡奶油,放少許鹽和白胡椒粉調味即成。最好是將煮好的湯倒入料理器處理一下,如有料理棒的,也可以直接在鍋里處理,這樣的奶油蘑菇湯口感細膩,味道更好。
可見,節(jié)慶時在家里做一桌菜也不是很麻煩的事。自家的飯桌,氣氛總歸和外面不一樣,吃的時候,那種隨意貼心,會溢出滿滿的幸福感。
有些人喜歡在外面飯店吃,或者叫外賣吃,且不說衛(wèi)生健康等因素,就從家來說,忽略了飯桌和廚房,是不是少了很多溫情呢?我曾去過一個朋友家,廚房和餐廳的裝修很是費了一番心思,但我知道,他們基本不在家吃飯,廚房閑置,飯桌成了擺設。像我這位朋友這樣的不在少數。有人說,外賣的火爆讓家里的男人女人都疏離了廚房,導致很多“煮夫”、“煮婦”的大廚才華被埋沒。我倒覺得,是男人女人們懶于下廚,甘心淪為“飯來張口”一族而埋沒了廚藝的潛質,并導致了外賣的火熱。暢想一下,倘若“回家吃飯”漸成風氣,人人都樂意回家吃,回家做,那將有多少“私廚”涌現,將有多少家的飯桌熱鬧起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