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有一段這樣的話: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誼長達40年。正如列寧所說:“古老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但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馬克思無私資助革命事業(yè),即使在自己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盡最大努力幫助革命戰(zhàn)友。馬克思和妻子燕妮患難與共,譜寫了理想和愛情的動人交響曲。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段話,概括了馬克思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常人”所表現(xiàn)的一個個精彩的人生歷史鏡頭。
馬克思是個“有血有肉的常人”,其平平常常的故事很多很多,但“家教”和“學習”是最耀眼的故事。
馬克思沒有生長在名門望族,也沒有高官厚祿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荷蘭人,父母不分國界、民族的婚姻和事業(yè),從小就影響著馬克思人生世界觀的形成。馬克思的小學成績不太理想,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小學課程全部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完成的”。父親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和豐富的學識為馬克思的做人樹立了榜樣,母親相夫教子的一言一行為馬克思的為人奠定了追求和諧的根基。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家庭和諧幸福環(huán)境,使這個萊茵河畔黑門附近的淘氣男孩,快樂健康地成長起來。
馬克思是個“有血有肉的常人”,他也有許多不了解的事物,但他有一個特點,不懂就認真學習。當他一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的不足,就立即仔細認真地加以研究。他在萊菌省被聘任《萊茵報》的主編后,經(jīng)常會被自由貿(mào)易與保護關稅、盜伐山林和細分地產(chǎn)等等有關經(jīng)濟方面的問題所困擾,于是他就經(jīng)常向恩格斯請教。由于恩格斯對這位戰(zhàn)友的學習十分關心,大大提高和加強了馬克思對政治經(jīng)濟學的研究興趣。
有一次,馬克思買不起一本叫《通貨史冊》的書,于是他寫信給恩格斯求助,他信中這樣寫道:“這本書很可能沒有什么我所不知道的新東西,但經(jīng)濟學家對于此書,既然大驚小怪,而我又只讀過它的節(jié)引,我不安于讓我不讀這本書就寫下去?!瘪R克思在對大量的經(jīng)濟學文獻進行研究、批判之后,經(jīng)過15年的時間,終于整理發(fā)表了《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馬克思在寫《資本論》的過程中,閱讀過的書籍、刊物共達1500多種,所撰手稿、摘錄、提綱、札記等至少有100多本。書籍對馬克思來說,是智力勞動的工具,而不是奢侈的裝飾品。有一天,他的兩個女兒燕妮和勞拉問馬克思:“爸爸!你一生最歡喜的是什么?”馬克思回答道:“我自己最歡喜的是啃書本?!边@回答雖然很風趣,卻充分反映了他認真看書學習的態(tài)度。
馬克思的學習和研究產(chǎn)生了偉大的《共產(chǎn)黨宣言》;馬克思的學習和研究,產(chǎn)生了偉大的《資本論》。馬克思死后葬在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在他的墓碑上刻有兩句話,第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钡诙湓挻蠹彝瑯佣炷茉敚骸皬膩淼恼軐W家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因為馬克思本人正是通過解釋世界來改變世界,所以他發(fā)明了“剝削”“剩余價值”這些似乎永恒的理念。理念的力量使馬克思最終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
了解、學習和研究了馬克思,你不得不從心里呼喊卡爾·馬克思萬歲!
這些年來,有不少的專家學者說“馬克思主義過時了”,還有的抓住某些現(xiàn)在看來是不足的觀點或論點加以“批判”。對此,筆者要說的和很多人一樣,共產(chǎn)黨人不能沒有信仰,馬克思主義不能也不會過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引用以下這個故事,是在激勵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堅守信仰—
1920年的春夜,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母親在屋外喊:“紅糖夠不夠,要不要我再給你添些?”兒子應聲答道:“夠甜,夠甜的了!”誰知,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卻發(fā)現(xiàn)兒子的嘴里滿是墨汁,紅糖卻一點兒也沒動。原來,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陳望道,他翻譯的冊子叫《共產(chǎn)黨宣言》。
墨汁為什么那樣甜?原來,信仰也是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