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玲
(蘇州同濟司法鑒定所,江蘇 蘇州215007)
獨立性是司法鑒定的重要屬性之一?!端痉ㄨb定程序通則》第五條明確規(guī)定“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并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司法鑒定的獨立性與對司法鑒定的影響性因素并不矛盾。在司法鑒定意見出具之前或之后,尤其在法律共同體中,存在若干因素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梢允窃谒痉ㄒ庖姵鼍咧暗脑b定報告,也可以是出具之后公訴或審判機關的意見。絕大多數(shù)關聯(lián)性因素對提升司法鑒定質量,推進司法鑒定規(guī)范化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少部分因素對司法鑒定的發(fā)展產生消極影響。
首先,什么是共同體。社會學中共同體一詞最早由德國古典社會學家滕尼斯在其《共同體與社會》中引入,滕尼斯將共同體分為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精神共同體。滕尼斯認為“血緣共同體作為行為的統(tǒng)一體發(fā)展為和分離為地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直接表現(xiàn)為居住在一起,而地緣共同體又發(fā)展為精神共同體,作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義上的純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比魏喂餐w,本質上都是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可以是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等[1]。
其次,關于法律共同體,是在對于法律事業(yè)團體性的研究中,由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法學家等組成的法律職業(yè)群體。群體成員間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沒有疆城的法律事業(yè)共同體、解釋共同體以及協(xié)作共同體。法律共同體存在的形態(tài)特點如下:一是獨立性。作為一個以法律事業(yè)為中心而凝聚起來的特殊群體結構,法律共同體所要從事的主要任務在于確定和解決關系問題,它所面對的是兩類對象——公權和私權,要對這兩類對象予以解說和調整其彼此之間的關系,必然要求脫身于其外并保持共同體自身的中立性,這種中立即是指在不同的對象(或當事人)之間保持不偏不倚,它不偏向于也不依賴于任何一方,只是對于法律條文的意義和正義準則的理解負責。二是互涉性。司法鑒定人員首先是科學共同體的成員,科學是一種獻身于既定精神價值和受倫理標準約束的活動,司法鑒定人員應遵守科學共同體的規(guī)范。同時,司法鑒定人員也是法律共同體的一員,應遵從對司法公正的追求[2]。在法律共同體中有多個與司法鑒定的關聯(lián)性因素,這些因素與司法鑒定之間相互影響,互為作用。以下將以三個案例分析在法律共同體中對司法鑒定的若干影響性因素。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于2014年1月1日實施。無論新標準實施之前,還是之后,甚至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頒布十年后的今天,絕大部分損傷程度鑒定工作仍由公安機關的鑒定人員承擔。社會鑒定機構從事刑事鑒定的案件總體數(shù)量是少之又少。以江蘇省為例,2016年1—8月法醫(yī)臨床的業(yè)務總量為49 718件,但損傷程度鑒定的數(shù)量不足1%,甚至多數(shù)社會鑒定機構并無辦案單位委托的損傷程度鑒定案例。雖然每年的能力驗證中都有損傷程度的考題,但多數(shù)機構并無實戰(zhàn)經驗。對社會鑒定機構來說,無論是有,還是無,或者有多少損傷程度的鑒定案例,都必須認真對待和處理刑事以及附帶民事案件的鑒定問題。它可以僅為損傷程度初次鑒定,也可以是損傷程度的重新鑒定(原鑒定是公安機關或其他社會鑒定機構),或者是刑事附帶民事的傷殘鑒定(原鑒定為損傷程度鑒定)。以最后一種情形為例,部分鑒定人認為,自己接受委托進行傷殘鑒定,與原公安機關的損傷程度鑒定意見之間并無關聯(lián),并未了解或詳細調查原鑒定情況。在實際鑒定中,兩者的鑒定意見可能相互影響,甚至制造或加大辦案機關的工作難度。
案例1:王某某侵權責任糾紛案。2013年5月22日王某某訴其被徐某某等人毆打致傷 。2013年5月22日—6月20日入住某某人民醫(yī)院,診斷為肋骨多發(fā)骨折。5月23日X片及CT報告單記載:右側第 3、4及左側3、4、5肋骨骨折 。2014年 6月某某市公安局鑒定:其右側第3、4及左側3、4、5肋骨骨折均為陳舊性,非2013年5月22日的外傷形成,不宜評定其胸部的損傷程度。鑒定期間因當事人上訪等原因,市局法醫(yī)室聘請省公安廳及影像學科專家進行會診。后某某律師事務所委托某某司法鑒定中心對王某某的傷殘程度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臨床診斷為肋骨多發(fā)骨折,與本次外傷存在因果關系,評為十級傷殘。一審判決被告賠償原告700元,原告不服上訴中級法院,二審審理后發(fā)回重審。審判人員經向社會鑒定機構了解,原告在鑒定時并未向鑒定機構陳述原鑒定情況。
由此筆者建議社會鑒定機構在處理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賠償?shù)陌讣r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是在受理損傷程度鑒定時,必須由辦案機關委托以保證案情事實的真實性。二是在辦理涉及故意傷害的民事鑒定時,必須詳細詢問當事人關于刑事鑒定的問題,如是否構成輕傷,有無出具報告,有無鑒定意見通知書。如若當事人刻意隱瞞,社會鑒定機構可以向公安機關的鑒定部門了解詳情,從而避免可能二家機構在鑒定中出現(xiàn)的分歧。當然,本案中,社會鑒定機構在鑒定時未能認真詳細閱片,僅參考醫(yī)療記錄盲目出具意見,是造成后果的主要原因。本例的重點在于鑒別新鮮或陳舊損傷,屬于是與否的問題。除外,當涉及傷殘等級時,如腕關節(jié)骨折評殘,當腕關節(jié)功能喪失25%為十級傷殘,符合輕傷一級標準,但若公安部門的鑒定意見為輕傷二級,這時鑒定人亦需仔細核對。
案例2: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24號:榮某某訴王某、某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某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3]。
2012年2月10 日,王某駕駛轎車碰擦行人榮某某致其受傷。事故發(fā)生當天,榮某某即被送往醫(yī)院治療。榮某某申請并經某某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鑒定,結論為:榮某某左橈骨遠端骨折的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左下肢損傷的傷殘等級評定為九級。損傷參與度評定為75%,其個人體質的因素占25%。一審法院據此確認殘疾賠償金27 658.05元扣減25%為20 743.54元。宣判后,榮某某向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該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3年6月21日以原審適用法律錯誤為由作出(2013)錫民終字第497號民事判決:一、撤銷某某市濱湖區(qū)人民法院(2012)錫濱民初字第1138號民事判決;二、被告某某保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榮某某52 258.05元。三、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榮某某4 040元。四、駁回原告榮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法院生效裁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因此,交通事故中在計算殘疾賠償金是否應當扣減時應當根據受害人對損失的發(fā)生或擴大是否存在過錯進行分析。本案中,雖然原告榮某某的個人體質狀況對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不是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guī)定的過錯,榮某某不應因個人體質狀況對交通事故導致的傷殘存在一定影響而自負相應責任,原審判決以傷殘等級鑒定意見中將榮某某個人體質狀況“損傷參與度評定為75%”為由,在計算殘疾賠償金時作相應扣減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從交通事故受害人發(fā)生損傷及造成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看,本起交通事故的引發(fā)系肇事者王某駕駛機動車穿越人行橫道線時,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碰擦行人榮某某所致;本起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后果系受害人榮某某被機動車碰撞、跌倒發(fā)生骨折所致,事故責任認定榮某某對本起事故不負責任,其對事故的發(fā)生及損害后果的造成均無過錯。雖然榮某某年事已高,但其年老骨質疏松僅是事故造成后果的客觀因素,并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因此,受害人榮某某對于損害的發(fā)生或者擴大沒有過錯,不存在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賠償責任的法定情形。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車禍、特別是涉及人傷的車禍每天都在發(fā)生,所以關于此類案件的鑒定和判決與民生之福址密切相關。應該說,這份最高院的指導案例自2014年至今對審判及司法鑒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此后,多數(shù)法院對在道路交通事故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法醫(yī)鑒定意見涉及損傷參與度分析的部分一律不予采納,直接導致此類賠償案件中的損傷參與度鑒定已不再有機構委托,或者法醫(yī)索性不予鑒定。這是法醫(yī)臨床學界的一次倒退。
何以言之?從定義上看,原因力是指在導致受害人同一損害后果的數(shù)個原因中,各原因對于該損害后果的發(fā)生或擴大所發(fā)揮的作用力。這是一個法學理論術語,屬于侵權法學理論上的概念。損傷參與度是指在有外傷、疾病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體,損害了人體健康的事件中,損傷在人身死亡、傷殘、后遺癥的發(fā)生上所起作用的比例關系。這是法醫(yī)學鑒定中常見術語,又稱為傷病關系,是法醫(yī)學鑒定重要內容之一。如:血吸蟲性脾腫大破裂,肝硬化損傷后的肝修補等,此類臟器傷前既已患有疾患,受輕微力碰撞即會發(fā)破裂,所以厘清傷病關系,對合理賠償提供科學依據十分重要。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有損害后果,百分之百判決賠償,何來公正可言!為此,司法鑒定部門與審判機關進行長達數(shù)年溝通與交涉,目前尚在持續(xù)之中。
可喜的是,2015年5月蘇州中院《民一庭審判業(yè)務疑難問題解答》第十一條指出:“損害參與度的案件中,直接按照鑒定報告比例還是只要存在因果關系,不再考慮參與度的問題。交通事故中損傷與受害人自身內在和病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損害后果,對其內在病因在其中參與度的考慮應當客觀地對待。根據目前的審判實踐,不宜‘一刀切’地一概不考慮外傷參與度的問題”。此份解答意見應視為審判部門尊重科學,尊重鑒定之典范。
在涉及損傷程序鑒定的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對司法鑒定意見不認可常常是不予批準逮捕原因之一,如馬某某損傷程度鑒定一案。
案例3:2015年8月3日,馬某某因瑣事與他人發(fā)生糾紛,被對方持刀捅傷腰部。馬某某2015年8月3日—18日住院,診斷:左腰背部刀刺傷;左側L3、4橫突骨折;頭部外傷;多發(fā)軟組織挫傷。查體見:左腰背部見長約8 cm斜行創(chuàng)口,活動性出血,探查深入腹腔。急診行腔鏡+剖腹探查+左腰部外傷清創(chuàng)縫合術+腹腔引流術。鑒定:2015年8月7日某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意見書記載:“查體:腹部左側見一11.0 cm×0.1 cm縱行創(chuàng)口,局部縫線在位,肚臍部見一1.0 cm×0.5 cm縫合創(chuàng),左腰背部見一9.0 cm×0.1 cm橫行創(chuàng)口……腹部、臍部、左腰背部見三處縫合創(chuàng),創(chuàng)口長度累計已達15.0 cm以上(尚不足40.0 cm)。意見:被鑒定人馬某某此次外傷致其腰椎左側橫突骨折已構成人體輕傷二級;致其體表創(chuàng)口已構成人體輕傷二級”。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2015年9月25日公安局另行委托鑒定機構進行傷病關系及傷情鑒定。根據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理由,公安委托鑒定事項:(1)馬某某的L3、L4左側橫突骨折是否系被刀捅刺造成的;(2)馬某某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新增的腹部、臍部二處醫(yī)療創(chuàng)口是否屬于“擴創(chuàng)”。新增的二處醫(yī)療創(chuàng)口是否為救治所必須,是否能與之前馬某某因被刀刺創(chuàng)傷造成的創(chuàng)口長度累計相加;(3)馬某某的損傷程度。重新鑒定意見:(1)被鑒定人馬某某L3、L4左側橫突骨折為新鮮骨折,案情介紹的致傷工具和致傷方式(刀刺傷)可以形成。(2)被鑒定人馬某某腹部的二處手術創(chuàng)口均是救治所必須,但并非是在左腰背部同一創(chuàng)口的基礎上行擴創(chuàng)處理。在損傷鑒定中,馬某某的腹部二處手術瘢痕不能與因刀刺傷所致左腰背的瘢痕長度進行累計計算。(3)被鑒定人馬某某此次外傷致腹壁穿透創(chuàng)已構成人體輕傷二級;腰椎左側橫突骨折已構成人體輕傷二級”。本例的原鑒定是對體表損傷形成的創(chuàng)傷以及遺留的瘢痕如何計算應用出現(xiàn)錯誤,是檢察機關不予批捕的主要原因,同樣檢察機關的不予批捕結果是啟動重新鑒定,從而得以及時糾正。
刑事案件是檢察機關管轄的主要內容。除外,已生效的民事判決,檢察機關經審查后予以民事抗訴也是監(jiān)督審判的方式之一,其中作為民事審判證據的司法鑒定意見若出現(xiàn)瑕疵并直接影響審判的公正性,檢察機關可予以抗訴。在我們受理一例檢察院委托的傷殘鑒定中,就涉及大便失禁的定級問題,原鑒定機構未對傷者行直腸內壓試驗(該項試驗在多個地區(qū)的醫(yī)院并無此檢查項目,所以部分機構僅根據肛門指檢及傷者主訴判定大便失禁問題)。經此次案件抗訴后,該地區(qū)司法鑒定機構開始重視此項客觀檢查,并嚴格執(zhí)行大便失禁的鑒定病例的檢驗規(guī)范。所以說,檢察機關的意見對司法鑒定意見起著一定的糾錯作用。
綜上,對以上三個案例的報道,旨在分析在法律共同體中對司法鑒定意見的影響性因素,這種影響將永遠持續(xù)下去。無論影響的作用力是大還是小,是促進還是阻滯,司法鑒定機構均應認真了解和回訪辦案機關的意見,不斷修正,不斷提高,所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才能真正配得上證據之王的美譽。
[1][德]斐迪南.騰尼斯 .共同體與社會[M].第 2版.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65.
[2]杜國棟.論司法鑒定人員職業(yè)規(guī)則[J]證據科學.2011(3):563.
[3]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24號榮寶英訴王陽、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陰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EB/OL].(2014-01-29)[2016-12-29].http://www.court.gov.cn/shenpan-xiangqing-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