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目的 對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應用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98例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2組,觀察組給予胺碘酮治療,對照組給予普羅帕酮治療,各組49例患者,對兩組臨床療效展開對比。結(jié)果 復率時間方面,觀察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顯著較高,即觀察組為95.92%,對照組為79.59%,差異明顯,(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顯著較低,即觀察組為4.08%,對照組為24.46%,(P<0.05)。結(jié)論 對于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胺碘酮比普羅帕酮療效更顯著,可加快患者心率的恢復,且方案具有安全性。
【關鍵詞】胺碘酮;普羅帕酮;預激綜合征;室上性心動過速
【中圖分類號】R541.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臨床上,預激綜合征比較常見,但該病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是由于正常房室通道外的附加旁道而引起的不同程度心律失常[1]。該病常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嚴重影響血流動力學,甚至導致心衰、休克等,隨時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此,實驗特意選取98例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為樣本,進行探討分析,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間收治的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共98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院時,患者均經(jīng)臨床醫(yī)師診斷,確診為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及其家屬均配合實驗,并簽署同意書。排除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重大臟器功能損害者、精神疾病者等。將其隨機均分為(2)組,觀察組給予胺碘酮治療,該組49例患者中,女性和男性分別占18例,21例,患者最小年齡為51歲,最大年齡為81歲,平均(68.51±2.03)歲,對照組給予普羅帕酮治療,該組49例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0例,年齡范為49~80歲,平均(67.93±2.14)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實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普羅帕酮(生產(chǎn)企業(yè):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44020249)治療,用法,取70 mg普羅帕酮+2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推注,推注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nèi)[2]。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心電圖,如果用藥20分鐘后未見好轉(zhuǎn),需重復給藥,但藥物劑量應控制在210 mg,避免劑量過大,引發(fā)其他嚴重并發(fā)癥。
觀察組:胺碘酮(生產(chǎn)企業(yè):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號:J20070056)治療,用法:取150 mg胺碘酮+2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推注,同樣推注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nèi)。推注完后,密切觀察患者心電圖,如果用藥20分鐘后未轉(zhuǎn)為竇性心律,則需重復給藥,并以每分鐘
0.5 mg的速度給患者維持靜脈滴注24小時[3]。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判標準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復率時間、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療效評判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復率成功,心率每分鐘小于100次,其他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有所減輕,發(fā)作時間<10 min,復率成功;無效:治療后,患者心率未恢復正常或加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實驗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信息均采用專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標準差(x±s)表示,經(jīng)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經(jīng)x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 結(jié) 果
2.1 兩組復率時間比較
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復率時間為(14.20±2.11)min,對照組的復率時間為(27.51±2.18)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P<0.05)。
2.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統(tǒng)計對比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經(jīng)不同方法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低,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屬于臨床常見病種,具有危急性的特征,如果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極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室顫、甚至死亡[4]。所以,該病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目前,臨床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原則是,依患者具體情況,如年齡、心功能及室上速進行針對性治療,以達到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緩解癥狀的目的[5]。實驗對比探討了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顯示,胺碘酮治療該病時取得了較顯著的療效。
普羅帕酮屬于臨床一種常見的廣譜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藥,藥物機制表現(xiàn)在: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興奮性,延長動作電位時程及有效不應期,延長傳導。本品以見效快、作用持久的特點,在預激綜合征、室性或室上性心動過速方面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6-7]。但相比而言,本品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欠佳,總有效率低于胺碘酮治療該病的總有效率。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藥物機制是:通過抑制房室結(jié)合竇房結(jié)的旁路傳導功能消除折返機制,從而發(fā)揮更顯著的療效[8]。結(jié)合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復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此項研究結(jié)果與劉瑞浩[9]文獻報道研究結(jié)果具有相似性。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更好,該方案可作為一種理想治療選擇,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于臨床。
綜上,對于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胺碘酮比普羅帕酮療效更顯著,可加快患者心率的恢復,且方案具有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 罡.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效果[J].臨床研究,2016,24(5):50-51.
[2] 張愛利,喬之龍.預激綜合征合并快速心房顫動的急診救治和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2):185-187.
[3] 原晉毅,高富杰.普羅帕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并發(fā)室上性心動過速60例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9):73.
[4] 張美玲.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7):142-143.
[5] 龐義三.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急診藥物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5):16-17.
[6] 李 真.胺碘酮和普羅帕酮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7,28(1):11-13.
[7] 趙春輝,況 錦,霍 光.靜脈注射鹽酸胺碘酮和鹽酸普羅帕酮對預激性綜合征伴房顫的復律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31-32.
[8] 喬燕燕,鞠偉偉,王藝穎,等.維拉帕米與普羅帕酮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7):160-161.
[9] 劉瑞浩.普羅帕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62-64.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