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武警南京市消防支隊,江蘇南京 210000
高層建筑內垂直方向設有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風道等,水平方向設有空調風管、排煙管道、電纜管道等,如果防火分隔設施不起作用,火勢可以通過這些豎井或管道蔓延。而且隨著建筑內溫度的升高,火勢會沿著這些豎井迅速蔓延,產生越來越明顯的“煙囪效應”,形成立體火災。如果外墻使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火災發(fā)展速度更快。例如,2017年6月14日凌晨,英國倫敦北肯辛頓區(qū)一座24層公寓大樓發(fā)生火災,起火部位可能位于2~4層,因外墻材料可燃,導致短短的15min內大火幾乎蔓延至整棟建筑。
由于高層建筑的裝修面積大,其裝修使用的材料質量和防火性能難以得到保障。一些單位為節(jié)省費用或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而使用廉價的、耐火性能低的材料,增大了火災荷載?;馂闹羞@些裝修材料一旦被點燃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氣,煙氣會迅速擴散蔓延充斥整棟建筑。高溫煙氣刺激性較強,人員吸進有毒煙氣后會中毒昏迷,嚴重時會死亡。
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距離長,人員疏散到安全地方需要的時間較長。高層建筑疏散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通過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進行,通道狹窄,人多擁擠碰撞,導致疏散緩慢,還易發(fā)生踩踏事故。另外,高層建筑內結構復雜,有的地方人員流動性大,不固定人員,對建筑疏散通道不熟悉,疏散難度大。據相關實驗表明,在一座50層的建筑內,通過樓梯將人員全部疏散完畢用時2h11min。
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國的救援裝備發(fā)展相對滯后;舉高類消防車高度有限,外部進攻困難;消防員內部作戰(zhàn)體能消耗大;大功率消防車供水能力有限;高層建筑周邊情況復雜,舉高消防車展開工作受限;受室內外風壓差、溫度差影響,排煙困難;高溫或火焰作用于玻璃幕墻,易形成“玻璃雨”,造成人員傷亡;長時間的燃燒破壞建筑結構,具有倒塌的危險;部分老舊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不完善等都會影響火災撲救,增加火災撲救難度。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指揮中心就會調派登高平臺或云梯車到現場。目前,只有極少數的舉高消防車能達到100m左右的高度。對于超過舉高類消防車極限高度的樓層,則無法從外部進行滅火和救人。舉高消防車升到一定的高度,舉高臂會受風的影響而晃動,嚴重影響救援工作的開展。而且,高層建筑周圍裙房、交通、人流等情況復雜,使舉高消防車難以接近事故建筑、難以快速全方位展開,妨礙舉高消防車作戰(zhàn)。例如,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公寓大樓發(fā)生火災,因為樓層太高,火勢蔓延到達樓層高處,超出了最高噴射程而無法實施滅火,周圍較大的人流量和車流量也延緩了救援進度。
高層建筑火災中,人員疏散通道主要是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同時疏散通道也是消防員進入建筑內部實施滅火和救人的進攻通道,而消防員進攻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這就導致人員外撤和內部進攻相沖突。疏散通道人多擁擠,不利于消防員攜帶器材裝備登高作戰(zhàn),影響滅火救援行動的進行。
高層火災的控制和消滅需要相當大的用水量,高層建筑火災供水要堅持“以固為主,固移結合”的原則,而高層火災中經常出現固定消防設施故障,或建筑內供水系統(tǒng)難以滿足火災撲救需求,此時就需要消防力量通過各種途徑向建筑內供水。另外,消防車供水高度有限,太高的地方水供不上去,只能完全依靠自身供水系統(tǒng)“自救”;高層建筑樓層越高,水帶鋪設越高,水壓越大,下層水帶易爆裂。
高層建筑火災火勢大,會很快形成立體火災。當火蔓延至建筑外部,外墻保溫材料、廣告牌、空調外機等會被引燃而墜落。特別是建筑外表層裝置的大面積玻璃幕墻,在火焰直接烘烤或高溫作用下易破裂墜落,給地面人員和車輛帶來極大的威脅。長時間的燃燒,鋼混結構和鋼結構均會出現建筑局部或整體倒塌的現象,造成人員傷亡。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由于消防電梯的數量和承載能力有限,或遇到消防電梯無法使用,消防員只能通過疏散樓梯進攻。消防員登高救人與滅火需要攜帶相應的器材裝備,自身的防護裝備和其它器材裝備重達幾十kg,并且受到煙、熱的影響,心理會產生變化,登高到一定樓層,心率和呼吸加快,嚴重消耗消防員的體能,導致戰(zhàn)斗力嚴重下降。這種情況下,消防員對氧氣的需求也比較大,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縮短,影響后續(xù)戰(zhàn)斗。
加強高層火災理論學習,了解掌握高層建筑特點和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認真分析高層建筑火災案例,總結經驗教訓。廣泛開展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zhàn)化訓練,著重開展人員疏散、舉高車外部救人和射水、高層供水、內攻、搜救等科目訓練訓練,加強水泵接合器、消火栓、防排煙設施等固定消防設施操作的訓練,熟練掌握各類器材裝備的操作方法,做到人與裝備有效結合。同時,要注重提高指戰(zhàn)員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保證火場上滅火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接警到達現場后,作為指揮員應組織力量進行火情偵查,準確獲取火場信息,以輔助科學決策和開展滅火戰(zhàn)斗行動?;鹎閭刹炜梢酝ㄟ^以下方式進行:一是通過外部偵察和詢問知情人了解火災內部情況和初步處置情況;二是派人到消防控制室偵察,通過“兩屏、三器、兩柜”,掌握火勢發(fā)展和建筑設施動作情況,實施火情研判和決策指揮;三是組織偵察小組攜帶必要器材裝備,必要時在水槍掩護下,深入建筑內部迅速查明火災更為詳細的情況?;鹎閭刹煲瀼販缁饝?zhàn)斗全過程,根據偵察得到的信息,及時、靈活調整部署,采取應對措施。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各級指揮員要處理好內攻和外攻的關系,樹立內攻為主外攻為輔、內外結合的理念。內攻有利于偵查建筑內部火勢、人員情況,便于搜救疏散、控制火勢。深入內攻梯次隊交替掩護前進,預先留有撤退路線。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內攻小組和外部人員之間要時刻保持聯系,外部的應急小組要做好隨時接應準備。內攻時要充分利用建筑內消防設施,密切注意火勢發(fā)展情況。當火勢通過窗口向上蔓延時,可通過舉高消防車、水炮、室外樓梯、施工現場塔吊等途徑組織外攻,形成內外夾攻,壓制火勢。火勢沒有向上發(fā)展蔓延趨勢,不應外攻射水,以免熱煙氣不能從窗口散出來,聚集在建筑內影響內攻。
供水是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供水時要堅持“以固為主,固移結合”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建筑固定供水系統(tǒng)的作用,再結合移動消防裝備,合理利用水源,正確供水,保證火場供水不間斷。若從著火建筑外部觀察發(fā)現火勢不大,利用固定消防設施供水;當室內消防水泵發(fā)生故障或其供水量難以滿足滅火用水需要時,利用移動與固定設施結合供水;當以上兩種供水方式不能滿足現場滅火需求時,應鋪設水帶建立移動供液線路。利用移動消防裝備直接供水。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過程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威脅消防員的安全和車輛裝備的完整好用,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消防員在進入高層建筑內要做好個人防護,攜帶好個人防護裝備,規(guī)定進入時間。為避免濃煙和高溫的不利影響,可低姿水槍掩護前進;內部情況不明,切勿盲目前進;選擇正確破拆位置實施破拆;為避免發(fā)生轟燃傷人要從側面緩慢開啟門窗。在操作云梯滅火時,高空的滅火人員要系好安全帶,將身體和平臺護欄緊緊固定,保證靈活、安全操作。到現場時,消防車??课恢貌灰^于靠近火災區(qū)域,防止高空墜物砸傷人員和破壞車輛,也要考慮為后續(xù)舉高車輛和增援車輛留出作業(yè)面和通道。要做好火場警戒,設立安全員,明確聯絡信號,密切注視火場變化,發(fā)現危險征兆及時發(fā)出撤離信號。
目前,高層建筑火災處置仍是消防部隊面臨的難題,就現有裝備和人員素質來看,還沒有完全有效的應對措施。為高效完成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任務,就必須積極探索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平時做好滅火救援準備工作,戰(zhàn)時結合現有裝備科學施救,打贏現代社會高層建筑火災的滅火戰(zhàn)斗。
[1] 李建華.滅火戰(zhàn)術[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
[2] 溫馨.淺談高層建筑火災成因分析及處置對策[J].低溫建筑技術,2017,39 (2):135-137.
[3] 郭偉.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對策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2,28(1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