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陳嘉
【摘 要】目的:通過對現(xiàn)有的癌癥晚期患者相關臨終關懷護理的文獻以及資料進行分析,以期為臨終關懷護理研究提供參考。方法:檢索文獻,再經過篩檢文獻選擇相關文獻進行總結歸納。結論:本文就癌癥晚期患者的臨終護關懷理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較綜合的整理,發(fā)現(xiàn)臨終關懷護理對于癌癥晚期患者的應用還存在制約,對于現(xiàn)今的發(fā)展現(xiàn)狀,臨終關懷護理的工作還需進一步的拓展。
【關鍵詞】癌癥晚期患者;臨終關懷;護理
桑德斯博士在20世紀60年代時提出臨終關懷護理這一嶄新的領域[1],為很多處在病痛的癌癥晚期患者帶來了福音。癌癥晚期患者是處在生命終末時期以放棄治療被推回病房的患者,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直到生命的終點。隨著臨終關懷護理的廣泛應用,癌癥晚期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里慰藉及舒適的護理照護,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維護患者在生命最后階段的尊嚴。
1 臨終關懷護理的概述
臨終關懷護理是是指社會各層次領域人員組成的團隊為臨終患者及家屬提供身心及社會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顧[1]。臨終關懷護理秉承提高患者生命價值這一重要宗旨,疏導患者坦然,平靜地面對死亡,降低臨終患者的痛苦感受。臨終關懷護理是對臨終患者心理,生理關懷的立體化社會性質的衛(wèi)生服務[2],是把臨終患者從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中解救出來的新興人文關懷模式。
2 臨終關懷護理的實施現(xiàn)狀
2.1 基礎護理
(1)做好維護癌癥晚期患者生命質量的高級護理。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做好維護癌癥晚期患者個人隱私的處理。由于患者因病痛生活大多不能自理,所以需要醫(yī)護人員做好預防護理,避免感染的發(fā)生。若發(fā)生不可避免的創(chuàng)傷,應及時與醫(yī)生協(xié)調醫(yī)治,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3-4]。對于家屬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的昏迷患者,護理人員做到慎獨思想不懈怠誤工[5-6]。
(2)加強癌癥晚期患者吸氧護理。由于患者會發(fā)生器官衰竭的癥狀,需要外界儀器輔助提供氧氣的支持,所以護士在護理癌癥晚期患者的時候,注重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做到及時吸痰,加強濕化,重視呼吸機管道的清潔,加強防范發(fā)生肺部感染,同時做好唇部護理,增加患者的舒適度[7-8]。
(3)疼痛護理。癌癥晚期患者渴望沒有痛苦的狀態(tài)[9],減輕疼痛是臨終關懷護理的核心宗旨。英國有研究表明癌癥晚期患者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所發(fā)生的未經治療的疼痛是非比尋常的,而臨終關懷護理的實施幫助有疼痛記錄的患者提高疼痛管理,從而降低疼痛對其身帶來的傷害[10]。在臨床上護理人員遵行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靜藥,使患者處于淺睡眠,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11]。在范麗君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醫(yī)適宜技術也可以應用在癌癥晚期患者的鎮(zhèn)痛治療中,主要包括艾灸鎮(zhèn)痛劑舒眠藥包等等[12]。
(4)心理護理。加強與癌癥晚期患者的溝通,護理人員在交談中加深對患者的了解,針對患者的特點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據研究表明癌癥晚期患者因病痛原因發(fā)生抑郁癥的情況居多,但在實施臨終關懷護理后,病癥發(fā)作呈降低趨勢[11-13]。
2.2 建立臨終關懷護理手冊
手冊的內容主要是指導患者及家屬冷靜地應對可能會發(fā)生的突發(fā)狀況,并羅列了詳細的處置方法。增加患者家屬對臨終關懷護理的認識,幫助患者安詳?shù)亩冗^生命的最后階段,提高患者在病痛中生命質量的舒適度[14]。
2.3 建立臨終關懷護理信息卡
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把其重要的信息制作成卡片,便于每位醫(yī)護人員能及時準確的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可以在患者出現(xiàn)問題時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給予恰當處理[15]。
3 臨終關懷護理在我國發(fā)展的問題
3.1 臨終關懷護理事業(yè)起步晚,發(fā)展慢
臨終關懷護理在我國仍屬于有待開拓的新興課題,在我國仍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教育理念,這使得醫(yī)護人員對這方面的知識淺薄,在實際操作中不能及時察覺到其重要性[16]。
3.2 臨終關懷護理專業(yè)人員的缺乏
臨終護理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需要從事臨終工作的護理人員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我國臨終關懷從業(yè)人員與病人數(shù)量的匹配極不均衡,護士/床位比例平均僅為1:3.96,同與美國,法國,日本的比率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國從事臨終關懷護理的人員數(shù)嚴重不足,并且學歷還普遍偏低[14]。
3.3 法律及社會團體等問題影響了臨終關懷護理的發(fā)展
倫理問題是臨終關懷護理中涉及到的重點,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是否采用維護尊嚴的臨終關懷護理還是繼續(xù)維持治療,引起了人們的激烈爭論[15]。作出臨終關懷護理維持患者生命質量的決定基于廣泛的倫理支持,但是這些理論的基礎建立有些是復雜的,有些甚至是存在矛盾的。雖然各國專家和學者都在進行積極的研究 ,尋求辦法,但目前相關的倫理及法律問題仍需進一步完善[17-19]。
4 國外臨終關懷護理的發(fā)展狀況
近代歐美國家新興起EOLDs,即臨終選擇,由醫(yī)護人員參與幫助患者表達自己的意愿,發(fā)揮患者的決定自主權,有決定能力的臨終患者,在醫(yī)生詳細的告知病情以及治療措施后,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治療和護理的意愿[21]。EOLDs在國外被引用于臨終關懷護理中,很大程度上尊重患者表達的臨終意愿,自主的選擇舒適的護理方式。
5 結論
現(xiàn)如今雖然臨終關懷護理在我國正在積極地發(fā)展,但臨終關懷護理的機構和組織并不完善,缺乏規(guī)范化的服務和業(yè)務培訓,還存在資源不足等問題[22]。臨終關懷護理是被癌癥晚期患者迫切需要的,其充滿同情與公益性的服務理念對臨床醫(yī)學的進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中臨終患者在生命終末期時,都希望能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有尊嚴的死去,渴望在面對死亡的恐懼時,能有人陪伴,與他分擔痛苦,孤獨與不安。目前臨終關懷護理的應用還是存在著來自家屬,患者,社會文化,經濟等條件的制約,臨終關懷護理是一份沉重的工作,但對癌癥晚期患者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endprint
【參考文獻】
[1]史寶欣.臨終護理[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02.
[2]林景純.臨終護理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外醫(yī)療,2011(06):188.
[3]吳玉華,冷海燕,張佩文,張前,劉建平.145例晚期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護理[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S1):473-474.
[4]寧陽輝.晚期癌癥患者優(yōu)質護理中臨終關懷的實施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7):72-74.
[5]方英,韓蕊.重癥監(jiān)護室臨終關懷護理研究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1).
[6]李芳蘭,李曉琴,婁明遠,苗超,劉紅梅.臨床晚期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護理觀察[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7(05):63-64.
[7]李玉珍.ICU危重患者56例臨終關懷[J].齊魯護理雜志,2012(29):97-98.
[8]趙春莉,王冬冬,魏麗娜,等.1例放棄ICU治療回病房臨終患者及家屬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5(28):218-218.
[9]吳奇云,程念開,沈霞娟.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視角下臨終患者需求的質性研究[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7(02):47-51.
[10]Jacob N. Hunnicutt,Jennifer Tjia,Kate L. Lapane. Hospice use and pain management in elderly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cancer[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6
[11]寧陽輝.晚期癌癥患者優(yōu)質護理中臨終關懷的實施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7):72-74.
[12]范麗君.臨終關懷對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11):1968-1971.
[13]葛國靖.中日癌癥患者臨終關懷與姑息照護現(xiàn)狀及模式的對比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
[14]郝燕萍,李艷媚,莊靜儀,張堯.廣州市臨終關懷機構資源及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7,11(06):1-3.
[15]王麗.綜合ICU重癥患者及家屬的臨終護理[J].當代護理(??瓢妫?014(6):166-166,167.
[16]楊鳳玲.ICU護士對臨終關懷的認識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34):8459.
[17]曹梅利,祁智,李麗.ICU護士對臨終患者選擇積極治療認知的質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01):11-13.
[18]Yaming Li,Jianhui Li.Death with dignity from the Confucian perspective[J].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017,Vol.38(1).
[19]Sasha Shepperd,Daniela C.Goncalves-Bradley,Sharon E Straus,Bee Wee.Hospital at home:home-based end-of-life care[J].Cochrane 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sation of Care Group,2016,18(2).
[20]鄭榕芳,程顯山.近年來美國社會對臨終關懷的認識[J].國外醫(yī)學護理分冊,1997(16):64-65.
[21]唐宏川.和諧社會進程中臨終關懷事業(y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0(12):1-3+20.
[22]Koravangattu Sankaran, Erin Hedin, Heather Hodgson-Viden.Neonatal end of life care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Canada:a brief report[J].Overseas Pediatric Research,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