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月
導引
《紅樓夢》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一部具有深廣內涵和高度內涵的奇書。書中詩詞曲賦不僅文辭優(yōu)美,而且形式多樣,具有多重功用和審美價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部名著,欣賞其中的一些詩詞曲賦。
一、表現(xiàn)形式
《紅樓夢》中詩、詞、曲、歌、謠、諺、贊、誄、偈捂、辭賦、聯(lián)額、書啟、燈謎、酒令、駢文、擬古文等等,應有盡有。據有關人士統(tǒng)計,全詩有詩詞曲賦二百多首。從文體上看,以詩詞居多,約為百首,其中詩歌以五絕、七絕、五律、七律為主,雜有少量歌行體、樂府體和排律。其余為曲賦、歌謠、酒令、燈謎、打油詩、對聯(lián)等;從寫作手法上看,這些詩詞,多是詠懷詩、詠物詩、懷古詩、即事詩、即景詩、謎語詩等。有限題的、限韻的、限詩體的、同題分詠的、分題合詠的,有應制體、聯(lián)句體、擬古體,可以說是文體畢備,豐富多彩。正是這種繁雜的詩詞曲賦,所以《紅樓夢》書評人脂硯齋所云:“《石頭記》是傳奇之作,亦是傳詩之作?!?/p>
示例:
題《金陵十二釵》一絕
滿紙荒唐言①,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②,誰解其中味③。
(摘自《紅樓夢》第一回)
注釋
①荒唐言:毫無道理的話。這里是反語。②癡:癡情。③味:意味。
譯文
滿紙都是離經叛道的語言,浸透著一把把辛酸的眼淚。都說作者是迷戀兒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誰又能理解?
鑒賞
這首五言絕句寫在第一回里。書中說,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青埂峰下經過,把那塊頑石上的文字從頭至尾抄錄回來,以《石頭記》的書名在世上流傳。之后曹雪芹在悼紅軒里把這部書“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整理成長篇章回體小說,并把書名改為《金陵十二釵》,并題寫了這首詩。分析這首小詩,語言雖然通俗淺近,感慨卻頗為深遠。在封建社會,以儒家齊家、治國、治天下為主導思想,作者寫石頭“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寫大觀園中兒女情長那個時代更是荒唐。這首詩詩人承認這些,但因為自己深深懂得“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所以書中又是他難以言喻的感慨。詩歌點明了《紅樓夢》寫作的背景和用意,也具有提醒讀者理解和把握整部作品意圖的功效。
二、思想內涵
《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極大多數(shù)詩詞曲賦都是融合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中。讀者如果略去這些詩詞,那很可能有礙于理解文意。例如《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這一部分以詩詞的形式預示人物命運,讓讀者先對人物的命運有一個“朦朧縮影”,下文的人物命運的發(fā)展,完全是依照這些詩詞作為脈絡,于是,詩詞便“總攝全書”,成為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jié)所依照的提綱。著名的《紅樓夢曲》則是在判詞基礎上的進一步引發(fā)。它對判詞作了必要的補充和注解。如《終身誤》曲題本身一語雙關,一方面預示了寶釵在寶玉出家后獨守空房,清冷寂寞,失誤終身的命運,另一方面又為黛玉和寶玉的終身大事不能完滿結局而表示深深的哀惜,表現(xiàn)出作者對封建傳統(tǒng)觀念的大膽否定和勇敢的批判精神。
示例: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譯文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功名是沒法忘記的!從古至今的將領和丞相都在哪里?如今只剩下一堆荒墳。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財富是沒法忘記的!活了一世,只恨積攢的錢沒多少,等到錢多了的時候,眼睛一閉就離世了。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嬌妻是沒法忘記的!活著的時候天天訴說恩情,死去之后又改嫁他人了。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兒孫是沒法忘記的!一片癡心教育孩子的父母古往今來有許多,但是有誰看見了那些所謂孝順的兒孫呢?
鑒賞
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歌,出現(xiàn)在《紅樓夢》第一回中。甄士隱家業(yè)破敗后,夫妻倆到鄉(xiāng)下田莊里生活。又趕上“水旱不收,鼠盜蜂起”,不得安身,只好變賣了田產,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個卑鄙貪財?shù)娜耍阉麅H剩的一點銀子也半哄半賺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隱“急忿怨痛”、“貧病交攻”,真正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見一個“瘋癲落拓、麻履鶉衣”的跛足道人走過來,叨念出這首歌。
詩歌形象地刻畫了人類社會的人情冷暖,世事無常,也留給我們極其深刻的人生啟迪。在那個倫理道德控制一切的時代,作者曹雪芹能夠超越時代,看透生活并借助機智的語言,去揭示那些人生無常、萬境歸空的觀念,表達對現(xiàn)實社會的失望和對真理的向往。
三、基本功用
《紅樓夢》中還有大量的戲文,作品中通過人物對戲曲的態(tài)度以及點戲、看戲、評戲等情節(jié)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戲曲曲詞暗示人物命運。例如《西廂記》和《牡丹亭》在《紅樓夢》中出現(xiàn)多次,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注入,從側面啟迪著寶玉、黛玉對人生、愛情真諦的領悟,同時借寶釵對《牡丹亭》、《西廂記》的看法揭示其不同于寶、黛的性格特點。
當茗煙從書坊把《西廂記》、《牡丹亭》連同其他古今小說交給寶玉時,寶玉如獲珍寶,《西廂記》、《牡丹亭》被寶玉帶進了賈府內院。寶玉曾對黛玉說《西廂記》“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另外,寶玉在向黛玉表示愛情時也兩次以張生自比。從中可見寶玉對這兩部書的喜愛之深,體現(xiàn)出寶玉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思想解放的性格特點,為他以后突破傳統(tǒng)的士大夫生活進而悟道做出鋪墊。而向來孤芳自賞的黛玉也被《西廂記》和《牡丹亭》叩開芳心,暗示了他們的心靈相惜,他們都反對封建禮教,渴望自由?!段鲙洝放c《牡丹亭》是他們心靈印證的一個契機,他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兒女情長與生死悲歡,為寶玉選擇木石前盟而不是金玉良緣埋下伏筆。endprint
四、審美價值
《紅樓夢》小說中的詩歌不僅分量重,內容多,作用大,單從這些詩歌本身來看,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v觀這些詩歌,手法多樣,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代別離·秋窗風雨夕》,黛玉低吟淺唱,徘徊往復,一連吟出了秋花、秋草、秋燈、秋夜、秋窗、秋風、秋夢、秋情、秋屏、秋院、秋雨詩,借眼前凄涼秋景,抒胸中哀怨之情,讀來讓人哀婉蕭瑟,蕩氣回腸;二是鋪陳夸張,如寶玉的《芙蓉女兒誄》,仿屈原《離騷》筆法,或設譬喻,或用典故,或參雜單句,或偶成短聯(lián),信筆而去,隨意所之,汪洋恣肆,酣暢淋漓。還有大量的詩歌,如大觀園眾姐妹所做的海棠詩、菊花詩等,寫景狀物,托物抒情,無不個性獨具。
示例:
葬花吟(節(jié)選)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譯文
花兒已經枯萎凋殘,風兒吹得它漫天旋轉。褪盡了鮮紅顏色,消失了芳香,有誰對它同情哀憐?柔軟的蛛絲兒似斷似連,飄蕩在春天的樹間。漫天飄散的柳絮隨風撲來,沾滿了繡花的門簾。閨房中的少女,面對著殘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滿懷憂郁惆悵,沒有地方寄托愁緒。手拿著鋤花的鐵鋤,挑開門簾走到園里。園里花兒飄了一地,我怎忍心踏著花兒走來走去?輕佻的柳絮,淺薄的榆錢,只知道顯耀自己的芳菲。不顧桃花飄零,也不管李花紛飛。待到來年大地春回,桃樹李樹又含苞吐蕊??蓙砟甑拈|房啊,還能剩下誰?新春三月燕子噙來百花,散著花香的巢兒剛剛壘成。梁間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鮮花多么無情!明年百花盛開時節(jié),你還能叼銜花草。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舊巢也已傾落,只有房梁空空。一年三百六十天啊,過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樣的寒風,利劍般的嚴霜,無情地摧殘著花枝。明媚的春光,艷麗的花朵,能夠支撐幾時。一朝被狂風吹去,再也無處尋覓?;ㄩ_時節(jié)容易看到,一旦飄落難以找尋。站在階前愁思滿懷,愁壞了我這葬花的人。手里緊握著花鋤,我默默地拋灑淚珠。淚珠兒灑滿了空枝,空枝上浸染著斑斑血痕。
鑒賞
黛玉葬花起于第二十七回,寶玉、黛玉共讀西廂,賈政將寶玉叫去了一日,黛玉替他擔憂,晚飯后聞得寶玉回來,便往怡紅院去探視,正見寶釵、寶玉一起進院去,故在別處停一會兒后再往怡紅院,不料晴雯將她誤作別人,閉門不開,又聽見寶釵、寶玉二人的笑語之聲,黛玉哪受得了此氣,回去一夜不曾睡得安穩(wěn)。次日一早與寶玉見面,寶玉便說:“好妹妹,你昨日可告了我不曾?叫我懸了一夜心?!鼻∨c黛玉疑寶玉因為惱她打小報告故不肯開門相符,氣憤委屈之下便偷偷來至葬花處吟唱《葬花吟》。
這首詩寫的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哀音,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林黛玉這一藝術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詩歌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fā)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無怪乎賈寶玉聽《葬花吟》時痛倒在山坡之上,而之后黛玉的鸚鵡亦會吟《葬花吟》,真是千古一曲《葬花吟》?。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