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中澤
大眾車系以科技含量高,安全可靠著稱,在我國汽車市場上占據的份額較大,對剛走入汽車維修企業(yè)的新手而言,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大眾車型。由于目前汽車職業(yè)院校的教材內容相對滯后,學生學到的汽車專業(yè)知識明顯地不適應當前的維修要求,如何在實際中快速了解大眾汽車的結構和特點,既是每個新手亟盼提高自己的渴望,也是故障診斷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條件。維修實踐證明,關注學習知識細節(jié)可以提高故障診斷能力,本文根據筆者所見所聞,介紹一些上汽大眾汽車的知識點,愿以拋磚引玉,激發(fā)起新手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學以致用,鞏固知識,從而加深對大眾汽車的認知水平。
01V型自動變速器是德國ZF公司的產品,該公司還將這種產品的型號定為5HP-19,大眾公司則命名為AG5。上海大眾的帕薩特車型中有很多都搭載了這款變速器。
該款變速器集機、電、液于一體,系統(tǒng)相對復雜。由于缺乏足夠的資料,人們對它的認識常常是淺嘗輒止,知難而退。尤其是油路部分,由于幾乎無人了解,所以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上汽大眾01V型自動變速器維修手冊,僅給出了變速器機械部分與電控系統(tǒng)自診斷方面的內容。在維修技師的專業(yè)培訓中,也從未涉及過油路分析方面的內容。
作為新手,若想在維修01V型自動變速器上一展身手,就需要了解一些變速器的基本常識。
(1)傳動比與動力流
01V型自動變速器由于搭載的車型不同,因此存在多種識別代碼。如1.8T與V6 2.8車型就有一定的差異,不能互換,但其內部構造基本相同。這里以1.8T車型為藍本加以敘述。
01V型自動變速器的機械部分由一個拉維娜行星排和一個普通單行星排組成(圖110)。拉維娜行星排的齒圈為動力輸出元件,通過不同的動力流,可以實現4個前進擋和1個倒擋。在此基礎上,由于增加一個普通單行星的行星排,所以可以形成5個前進擋。
01V型自動變速器的換擋執(zhí)行元件由4個離合器、3個制動器及1個單向離合器構成。它們分別是離合器A、離合器B、離合器E與離合器F,制動器C、制動器D與制動器G和單向離合器FL。
離合器A接合時,輸入軸與拉維娜行星排的后太陽輪S1連接起來;離合器B結合時,輸入軸連接拉維娜行星排另一個太陽輪S;離合器E結合時,連接拉維娜行星排的行星架P1;離合器F結合時,將后行星排的齒圈H2與太陽輪S2連接在一起。
制動器C作用時,固定拉維娜行星排太陽輪S;制動器D作用時,固定拉維娜行星排的行星架P1;制動器G作用時,固定后行星排的齒圈H2;單向離合器FL反向約束拉維娜行星排的行星架P1。
熟練地掌握周轉輪系的傳動特性,對理解與分析動力流的傳輸路徑,并加深記憶有著重要意義,但前提是要了解換擋執(zhí)行元件工作時所連接的行星排部件。
根據換擋執(zhí)行元件的工作特性,通常將A稱為1-4擋離合器,B稱為倒擋離合器,C稱為低擋/超速擋制動器,D稱為倒擋制動器,E稱為直接擋/超速擋離合器,F稱為中間擋離合器,G為低/倒擋制動器。
對拉維娜行星排而言,可將其視為一個雙行星和一個單行星周轉輪系的疊加(圖111)。而后行星排的傳動關系比較簡單,只存在減速傳動與等速傳動2種工作狀態(tài)。
當制動器G作用時,后行星排的太陽輪被固定,其動力流為齒圈輸入,行星架輸出。
當離合器F作用時,齒圈與太陽輪通過F連接在一起,轉速相同,其動力流為齒圈與太陽輪共同輸入,行星架輸出。
圖110 變速器的構成
圖111 行星排的構成
D1擋時(圖112),離合器A與拉維娜行星排的后太陽輪結合,在車輛行駛阻力的作用下,行星架存在反向轉動的趨勢,但行星架這一趨勢受單向離合器FL的約束而被固定,此時拉維娜行星排處于雙行星輪系傳動。D1擋的傳動比為3.678。
圖112 1擋動力流
D2擋時(圖113),離合器A維持,因拉維娜行星排的行星架順時針旋轉,FL不再起作用,此時制動器C加入,前太陽輪S由于制動器C固定,傳動比為2.003。
D3擋時(圖114),離合器A與制動器C維持不變,制動器G退出,離合器F投入工作,此時,拉維娜行星排與D2擋時的狀態(tài)相同,傳動比為1.409,后行星排傳動比恒為1,如此獲得的3擋傳動比為1.409。
D4擋時(圖115),離合器A與離合器F維持,制動器C退出,離合器E接合,拉維娜行星排后太陽輪與行星架的轉速相同,齒圈輸出轉速也與之相同,拉維娜行星排的傳動比為1,后排傳動比為1,由此得出D4擋傳動比為1,即直接擋。
圖115 4擋動力流
D5擋時(圖116),離合器E與離合器F維持,離合器A退出,制動器C使拉維娜行星排的前太陽輪固定,相當于拉維娜行星排單行星輪系傳動,行星架主動,齒圈輸出,拉維娜行星排的傳動比為0.742,后行星排傳動比為1,因此D5擋的傳動比為0.742,即實現超速擋。
R擋時(圖117),參與工作的換檔執(zhí)行元件是制動器G工作,后行星排處于減速狀態(tài),離合器B結合,將動力傳給拉維娜行星排的前太陽輪,制動器D將拉維娜行星架固定,拉維娜行星排此時呈單行星輪系傳動,其傳動比為-2.882。而后行星排處于減速傳動狀態(tài),與其傳動比1.421相乘,得出R擋的傳動比為-4.095。
圖116 5擋動力流
圖117 倒擋動力流
(2)電控系統(tǒng)
變速器控制單元J217的電源有2路(圖118),一是30常電經電源節(jié)點501——熔絲S15(10 A)——J217的T88/26端子,另一路是點火開關15號線——節(jié)點A2——J217的T88/54、T88/55端子。控制單元的搭鐵端子是T88/6、T88/28與T88/34,搭鐵點43在右A柱下中部。
圖118 變速器控制單元電路圖
電控系統(tǒng)的主要傳感器有變速器輸入速度傳感器G182、輸出速度傳感器G38、變速器油液溫傳感器G93、多功能開關F125、手動換擋開關F189和制動燈開關F等。電控系統(tǒng)所需的節(jié)氣門位置、車速等相關數據,則從動力系統(tǒng)CAN總線的數據交換中獲取。
G182檢測變矩器渦輪軸的轉速,G38用于檢測變速器輸出軸的轉速,J217據此確定換擋時刻,并在換擋的瞬間減小點火提前角,以降低發(fā)動機的輸出扭矩。通過比較G182與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G28所獲得的數據,可以計算出泵輪與渦輪之間的轉速差,以監(jiān)測變矩器的工作狀態(tài)。根據G182與G38的信息,J217可以監(jiān)控各個擋位的傳動比,識別出打滑等故障信息。G182與G38屬電磁感應式轉速傳感器,兩者在20℃時的電阻均為230~300 Ω。G182與G38無信號或信號不可信時,則自動變速器會進入緊急運行狀態(tài)。
變速器油溫傳感器G93屬于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20℃時的電阻為2.3 kΩ左右。當J217識別到油溫高于138℃時,變矩器將提前接合,或變速器執(zhí)行降擋,以降低油液的溫度;當該信號不可信時,變速器也會進入緊急運行狀態(tài)。
多功能開關F125在點火開關15號線加入后便具備了工作條件,F125的作用是向J217傳遞擋桿位置信息,F125通過4條可以用來表示高低電位的信號線,組成4位二進制碼的方式來完成這一任務。F125信號不可靠時,變速器會進入緊急運行狀態(tài)。
F125的另一個任務是只有在擋桿處于P/N位置時,才令其T10x/9端子搭鐵,以防止發(fā)動機誤起動;擋桿置于R擋時,其T10x/8端子輸出12 V電壓,接通倒車燈。
F189由3個霍爾傳感器組成,依次是增擋傳感器、位置識別傳感器和減擋傳感器。位置識別傳感器用于檢測擋桿位置是否處于凹槽內,增減擋傳感器則用來反映駕駛員換擋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