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貴州歐瑞欣合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遵義 563000)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來源于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醫(yī)療衛(wèi)生,商業(yè)垃圾等。主要是由廢舊紙塑玻璃、磚瓦、餐廚來及、金屬制品、雜草灰塵等成分組成。隨著城市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衛(wèi)生填埋方式不再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實,對大中城市而言,大量采取了焚燒方式解決垃圾處理問題,對無法達到焚燒規(guī)模的中小城市而言,選擇其他的資源化利用方式極其重要。
衛(wèi)生填埋是當前我國最常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最早出現(xiàn)在1930年。衛(wèi)生填埋的主要方法就是先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將可再生資源、可循環(huán)利用的廢紙、金屬、玻璃等與其他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割。不僅能夠減少垃圾量,同時也可以做到無盡其能。而對于剩余無價值、不可利用的垃圾再進行無害化處理,運至填埋場,并利用機器將其壓平、壓實,再覆蓋一層土,填埋一層垃圾,以此類推逐層填埋,最后再覆蓋一層約30厘米后的泥土。這種衛(wèi)生填埋的方式在3-5年后,可以通過鉆孔獲取沼氣,通過安全管道將沼氣輸送到附近的沼氣廠進行發(fā)電[1]。此外,創(chuàng)建衛(wèi)生填埋廠的投資也并不高,而且操作簡便易于掌握,并不需要過多精密的儀器,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量垃圾進行處理。不可否認,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采取衛(wèi)生填埋的方法具有投資少、費用低、操作便捷、處理量大的特點。
當然,衛(wèi)生填埋法也并非沒有缺陷,隨著這一方法在我國不斷的普及,人們對于這種方式也提出了一定的質疑,其后續(xù)問題不斷凸顯出來。第一,建立一個垃圾處理廠需要較大的占地面積,同時填埋場具有使用年限,當垃圾庫容達到一定標準后,就需要進行土地拓展,從而滿足更多的垃圾容量。第二,采用衛(wèi)生填埋法很容易產生滲濾液的問題,如果防滲層老化出現(xiàn)破損,那么滲濾液下滲將會對土地資源進行污染,特別是對于地下水的污染較為嚴重。第三,選址問題。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提升,建筑開發(fā)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使得城市土地資源出現(xiàn)了緊缺的現(xiàn)象,再加之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對衛(wèi)生健康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填埋廠選址成本偏高。第四,當前我國很多填埋廠并沒有設置氣體回收系統(tǒng),這就導致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很多有毒氣體得不到有效處理直接釋放到了大氣層之中,從而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污染。而且在生活垃圾填埋層中不斷積聚的氣體也非常容易引發(fā)爆炸事故??傊?,衛(wèi)生填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對垃圾資源進行再利用。
垃圾分類是處理生活垃圾的第一道工序,根據(jù)以往的經驗來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過程在整個處理環(huán)節(ji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目前很多城市生活垃圾在收集過程中嚴重存在著混合收集的現(xiàn)象,從而為生活垃圾的處理帶來了不便。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生活垃圾中包含有一部分可回收資源,如果混合收集會導致資源浪費,增加了垃圾處理成本;其二,混合垃圾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很難處理的危險品,其不穩(wěn)定性不僅給垃圾處理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同時對于環(huán)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對垃圾進行預處理非常重要。通常對生活垃圾進行預處理主要分為三個流程:破碎、干化、分選。
垃圾破碎就是將大塊固體生活垃圾分裂成小塊地過程,加強垃圾破碎處理能夠使得后續(xù)操作更便利。同時,對生活垃圾進行破碎處理能夠減少垃圾容量,便于運輸和儲存,而破碎處理后的生活垃圾表面積增大,對于后續(xù)焚燒、熱分解的處理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常對生活垃圾進行破碎處理有兩種方法:物理方法和機械方法。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有低溫冷凍粉碎、超聲波粉碎;機械方法主要有:擠壓、剪切、彎曲。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較大粗壯固體一般要先進行剪切,壓縮成一定比例后再進行破碎處理。
垃圾干化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生活垃圾中的水分含量。通常情況下這類垃圾的含水量較高,一般在50%—70%之間。如果是雨季可以達到85%以上。如果垃圾水分含量較高則會對可燃部分的熱量進行消耗,并降低焚燒的溫度。同時也會給后續(xù)垃圾分選造成滲瀝液的問題[2]。因此,必須要做好垃圾的生物干化處理。通過一定時間的好氧干化,確保垃圾水分含量降至20%左右。
垃圾分選環(huán)節(jié)就是對生活垃圾處置減量化的過程。受居民環(huán)保意識限制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我國對于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還沒有有效實施。此外,很多拾荒者在垃圾收集過程中已經將垃圾中有價值的部分拿走,剩余的只有水分含量高,價值低的混合垃圾。因此,需要對干化后的生活垃圾采取機械分選的方式,按照可燃部分、無機灰渣、鐵和有色金屬以及滲瀝液四個板塊進行分選,然后再根據(jù)每個板塊的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處置。
熱解氣化處理一般應用于小城市對生活垃圾的處理過程中,其焚燒爐的二燃室的基本在850℃以上,而且焚燒所產生的煙氣其停留時間遠遠超過2s。這時,燃燒灰的熱灼減率會低于3%。通過在廢棄排放口進行成分含量的實驗檢測,結果顯示廢棄含量滿足當前城鎮(zhèn)垃圾處理的“3T”要求。也就是說當二燃室溫度高于850℃,且煙氣停留時間超過2s時,能夠對二燃室進行更好地擾動,從根本上降低垃圾焚燒后重金屬的含量,從而有效避免垃圾熱解處理后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3]。這種垃圾處理方式所排放的煙氣有害物的含量非常少,完全符合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當前,我國采用的熱解氣化焚燒爐從上至下依次為空層、干燥層、熱解層、燃燒層、燃盡層、冷卻層以及排渣層。通過利用垃圾本身所具有的熱量來促進垃圾自身熱解氣化,以此來降低垃圾熱灼減率,提升垃圾的熱回收率,從而使得垃圾焚燒過后的殘留物更加具有陶瓷體的特征,便于對殘留物的回收與利用。
當前,城市垃圾的分類處理資源化成為了城市建設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應當清醒的意識到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在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注重資源化處理的廣泛應用,通過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通過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加大投資力度、加強有機質固體的處理、制定統(tǒng)一的處理標準、加大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的發(fā)展等措施來促進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