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娟
摘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國際化趨勢在不斷增強。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在社會中得到了更高的重視。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但是在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應試教育的陰影:只注重學生的分數,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課堂英語學習之外,忽視了課外實踐活動方面知識的延伸。本文針對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對如何進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現狀;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12
一、前言
英語素質教育的實施主要是在課堂上,而教師又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其個人的知識素養(yǎng)、個人思想、知識結構都將會對學生的認知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研究背景
隨著新課標體制的不斷推行,教學體制的變革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進一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能型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還要有較高的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首先,學生要掌握基礎的詞匯、語法知識;其次,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另外,還要通過各種英語學科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三、當前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現狀
1. 沒有完全打破應試教育的禁錮,忽視學生能力上的培養(yǎng)
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校、教師、家長過度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對初中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重視。其實,如果學生在能力上得到提升,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擁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溝通協作能力都將對學生學習英語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枯燥無味,學生沒有學習興趣,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育方式與新課標中提倡的素質教育是完全不符的,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不能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在具備基礎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2. 缺少課外實踐活動
當前,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45分鐘內的學習效率,并沒有增加更多的關于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堂中,教師主要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大部分還是被動地接受。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方式是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培養(yǎng),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3. 英語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師生缺少互動
初中英語教學本來就是一門對語言的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對這門語言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師作為初中英語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與學生進行必不可少的交流。但是在我國不少的學校中,初中英語教學陷入啞巴教學的困境,學生學的也是啞巴英語,只會寫、不會讀、不會說,這樣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對策
1. 提升初中英語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
英語教師必須要有專業(yè)的學科知識,要一直保持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以及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并且要不斷地在課外拓展自身的知識寬度和深度。不斷積累知識,學習一些英語報刊、雜志、收聽一些網絡音頻等不斷訓練自己的聽譯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使得自己的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轉變母語和英語,因為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受母語影響很深,所以教師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受到母語的限制,自身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得到更為正確的語言組織和思維習慣,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2. 鼓勵教師進行個性化的教學
教師皆是凡人,有自己擅長的也有自己不擅長的。盡管初中英語教學有著大綱和課標的要求,但是每一位教師的情況有所不同,優(yōu)勢和不足各有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拋棄掉陳舊的一些觀念,沒必要中規(guī)中矩,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但是也要注意自身的不足,注重彌補不足。例如,一位教師的口語非常優(yōu)秀,但是其在語法講解上存在一些不足,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努力,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于是這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量地采用情景教學,將神話、名著、語法融入其中,充分發(fā)揮了自身優(yōu)勢,也講清楚了學科內容,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教師要注重課堂知識和課外實踐的結合
初中英語新課標改革中提出了“課堂教學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fā)展趨勢的實踐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體驗以及動手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授的時候要更加關注對課外知識的延伸,以及實踐活動對課堂進行補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知識,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例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課外閱讀書目,或者是一些電影音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然后再在課堂中進行小組交流和閱讀,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有更多相互交流的機會,增加學生情誼,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4. 教師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就要盡可能地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其中開展情景合計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一次演講比賽,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張開嘴巴去說英語。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講也就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可以更加自信,增強其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分小組進行分角色扮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可以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可以按照主體發(fā)展的需求進行發(fā)展。
5. 注重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
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體現在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討論活動的形式,對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挖掘,從而更好地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書育人首先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也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只要有了較高的道德水平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嚴于律己,注重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榜樣,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
五、結語
總之,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為培養(yǎng)出良好的社會人才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明遠,彭華清.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
[2] 蔣京麗.對初中英語教師學科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探討[J].基礎外語教育,2016(4).
[3] 周奕君.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24).
[4] 楊禮超.淺議初中英語教師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才智,201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