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級教師于永正曾這樣說:“語文課堂,大的框架要粗線條,小的細節(jié)要細線描畫?!钡拇_,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精彩教學細節(jié)的裝點,因此,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我們就必須對教學中的細節(jié)加以關注。智慧地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才能使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關鍵詞:教學;細節(jié);智慧;預設;生成
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總離不開由精彩教學細節(jié)的裝點。這些細節(jié)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其背后卻蘊含著深厚的教育理念和靈動的教學智慧。正是這一個個出色而又富有個性的細節(jié)造就了充滿魅力的語文課。因此,只有關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展現(xiàn)出語言文字的風采,有效促進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一、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一句短小的話語,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作為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這樣才能夠產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在聽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公開課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每一次的板書都是那么工工整整,一絲不茍。寫到黑板下方時,他會費力地蹲著,手高高地舉過頭頂,依舊一筆一劃地書寫。這正是特級教師與普通教師的不同之處。雖然說我們沒有必要去模仿于老師的這些動作或細節(jié),但他那嚴謹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則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學習的榜樣。
二、 源頭活水,預設精彩
小學課本中有的文字提綱挈領,意味深長,是整篇的文眼;有的回環(huán)復沓、極力鋪陳,是文章情感的脈搏。在課堂上如果處理好了這些文字的教學細節(jié),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語言文字帶來的震撼。請看《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那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寫這兩棵樟樹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了兩棵什么樣的樟樹?(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
生:我看到了兩棵生長的蓬勃的樟樹。
師:“蓬勃”是什么意思,誰知道?
生:樟樹長得很好,生機勃勃。
生:樟樹長得旺盛,樹葉多又密。
師:你們說的都對,可作者在這兒為什么用“蓬蓬勃勃”而不用“蓬勃”呢?讀句子,看看從“蓬蓬勃勃”這個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蓬蓬勃勃”這個詞讓我感受到樟樹長得非常旺盛。
生:“蓬蓬勃勃”可以說明樟樹長得非常好,非常繁茂。
師:是的,當詞語疊用起來的時候可以使語氣更進一層,所以作者說樟樹長得總是那么——(生齊說“蓬蓬勃勃”)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樟樹的生命力是那么——(學生答“旺盛”),那么——再(學生答“頑強”)。
在教師適時地引導下,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蓬蓬勃勃”一詞所折射出的樟樹那頑強的生命力躍然紙上。孩子們最后的朗讀真真正正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再如在指導學生理解《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一句詩時,教者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文字,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與關鍵詞“遙知”相對應的“天各一方”。在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式理解了詞語后,教師講解到:王維的兄弟在家鄉(xiāng)蒲州,而王維在京城長安,兩地直線距離是1300里,中間還隔著高高的華山,王維在華山的西面,親人在華山的東面,真是——天各一方。
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配以簡筆畫的華山,讓學生更直觀的感知王維與兄弟相隔千里。學生就這樣一步步理解了“遙知”,也弄懂了詩題中“山東”的意思。王維對兄弟深切的思念之情頓時也涌上了孩子們的心頭。
孩子們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習,去感知語言的精彩,感受文字的魅力,他們一定會愛上語文。而這一個個精彩教學細節(jié)的呈現(xiàn)離不開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鉆研,及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三、 心有靈犀,息息相通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边@就要求執(zhí)教者在對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充分預設的同時,還要善于捕捉在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的細節(ji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打造精彩的語文課堂。
在一次公開教學中,由于我的緊張,把“高粱”一詞中的“粱”字寫成了“梁”。一位學生立刻舉起手來說:“老師你錯了,‘高粱的‘粱底下是‘米?!蔽铱戳艘谎圩约簩懙淖郑樕弦粺?,隨即面帶微笑,鎮(zhèn)定自若地說:“這位同學看得可真仔細。以往有不少同學會犯這樣的錯誤。”接著我又問:“那你知道‘高粱的‘粱字的底下為什么是‘米嗎?”學生們爭著地回答:因為“高粱”是糧食,所以是“米”。接著,我強調道:“對,你們講得對。‘高粱是一種糧食,所以下面是‘米。而這個‘梁是棟梁,過去的房梁都是用樹木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今后可不能犯像老師這樣的錯誤??!”這一危機就這樣被我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化解了,讓錯誤演繹出了精彩,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總之,細微處飽含著愛心,蘊藏著智慧,表現(xiàn)出藝術。如果教學時,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關注細節(jié),內外兼修,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有長足地進步,教學之美就會永放光彩。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2]《教海漫記》,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3]陳大偉.《怎樣觀課議課》.
[4]曾倩云.《美在細節(jié),成在預設——談語文課堂教學細節(jié)》.《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年11期.
作者簡介:
費宏宇,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