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時云
摘 要:在眾多水果品類中,枇杷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本文以貴州省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為例,針對枇杷種植前期種子和砧木的準備、中期合理定植以及后續(xù)病蟲害管理等三個階段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為枇杷種植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進一步促進枇杷種植產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枇杷;科學種植;密植定植法;管理技術
貴州省開陽縣地處黔中腹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0℃-15℃之間,非常適合枇杷種植業(yè)的發(fā)展。枇杷果實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很高,枇杷的外形因與古典樂器琵琶相似而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由此可以利用枇杷種植產業(yè)帶動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一、前期準備
1.種植時間的選擇
枇杷的種植時間與種植方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種植方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播種種植,另一種是嫁接培育。在選擇播種時,時間可選擇在本年6月到7月采種后立即進行;如果選擇嫁接培育(一般會以切接為主),可以選擇在3月中旬或4月初進行,砧木可選用枇杷苗木或石楠。枇杷原產于亞熱帶地區(qū),向光生長時間較長,對于土壤、土質的要求普遍偏低,適應性強,如果不具備灌溉條件,可選擇在雨季前期進行種植。
2.培育地的建造
依據枇杷的生長特性,種植地應該選在溫度較高,冷空氣不易沉積的位置,比如,地勢斜坡低于30度,開闊的小山或平地。在進行枇杷種植時,需要挖掘長寬均為80厘米,深度在70厘米左右的定植塘。挖掘時間一般選擇枇杷定植前的2-3個月,挖之前找好定植點,挖掘過程中將表土與底土分開放置。用拌過土之后的肥料作為底肥鋪在定植塘底部,每株枇杷所用底肥量大概在50kg左右的有機肥和2kg的鈣鎂磷肥,在填土時,表層30厘米不放肥料,并且回填土要高出地表20厘米左右。
3.種子及砧木的選擇
選擇枇杷苗木的砧木時,通常采用“共砧”,就是俗稱的實生枇杷苗作為砧木。如果沒有合適的實生枇杷苗,也可以用石楠作為砧木,石楠砧枇杷樹通常情況下壽命較長,且根系發(fā)達,較耐寒、耐旱,不易受天牛危害。對于枇杷種子的選擇,最好選擇當年6月到7月之間采集的種子作為使用,由于枇杷種子沒有休眠期,不耐貯存,在沒有人工保護的情況下,種子的發(fā)芽力容易喪失,在采種之后需要立即將種子洗凈,然后及時播種。在培育幼苗時,所需種子可以枇杷罐頭廠獲取,經過篩選后用清水洗凈、風干,用800倍甲基硫菌靈稀釋液浸泡12小時,晾干后即可使用。
二、合理定植
在枇杷定植方式上,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密制定植法。通過大量的實踐發(fā)現,枇杷苗木定植的株距一般保持在4米,行距4米的范圍內,此等情況下,種植的枇杷苗木能夠有較好的生長勢頭,枇杷的產量達到最高。枇杷苗木定植時,第一,選擇好用于栽培的苗木后,直接修剪苗木根部,對腐壞根部進行處理。第二,要將枇杷苗木的營養(yǎng)袋取下,一邊填土一邊提苗,合理控制苗木的種植深度,讓其與苗圃深度大致保持一致,防止后期苗木出現旱澇情況。由于冬季溫度較低,為避免凍害,定植時間應該定在春季最佳。貴州市冬季較為溫暖,在9月份至次年3月均可進行定植,但以10月到11月定植效果最好。
三、后續(xù)管理
1.排水與灌溉
枇杷在生長過程中要進行合理灌溉,尤其在花期、抽條、幼果膨脹及成熟期這四個階段,可以選用滴灌或噴射式節(jié)水技術進行灌溉。小苗出土前,苗床最好保持一定的濕度,不能過于干燥或潮濕。等到幼苗出土后,生長前三年保持規(guī)律性灌溉養(yǎng)護,后期則可以讓植株自然生長。枇杷在果實成熟期間若降雨較多,土壤過濕容易造成枇杷果實著色不均勻、破裂等現象。這時應該注意合理的排水,以保證枇杷果實的外觀不受影響。亞熱帶氣候一般降雨不穩(wěn)定,只有確保干旱時及時灌溉、降雨過大時及時排水,才能為枇杷的后期生長增加保障。
2.科學施肥
氮是枇杷生長所需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適量的為樹苗施加氮肥可以增強枇杷樹的長勢,延遲開花期,同時在寒冷季節(jié)也具有一定的防寒、防凍效果。枇杷植株在氮肥充足的情況下,枝干粗壯、花量適中、果實產量高。但是氮肥不宜施加過量,氮含量過高時,往往導致果實色淺、果味偏淡、果肉較硬。而磷肥在枇杷植株到達成熟期時,能夠更好的提高座果率,促進植株根系的生長,從而提升果實的含糖比。鉀大量存在于枇杷果實和葉片中,加大鉀肥的施用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枇杷植株屬于常綠樹,春季施肥為主要施肥季節(jié),大概占全年的30%左右,以速效肥料為主。例如:每畝可施尿素30公斤,過磷酸開(磷肥)16公斤,硫酸鉀(鉀肥)30公斤,人畜肥料1000公斤左右。
3.防治病蟲害
枇杷易患癌腫病,又名芽枯病,高發(fā)季節(jié)為每年的3月到4月。如果苗木新梢出現黑色斑點、嫩芽干枯、葉片呈病斑黑色有明顯黃暈,則是患癌腫病的征兆。針對枇杷癌腫病,需要加強果園的整體管理,對于患病枝丫及時修剪,將病枝、病葉集中焚燒處理,清理病源。發(fā)病初期對植株整體噴灑8000倍M-45或1200-1500倍多霉清1-2次。其他病害主要包含葉斑病、灰斑病、污葉病、赤銹病、紫斑病等,此類病癥的防治措施,一般是重視落葉的及時清除,結合修剪,除去病葉病枝,在雨季做好排水,加強管理,增強枇杷植株長勢,在新葉長出后噴灑1:1:160的波爾多液或發(fā)病初期噴灑1200-1500倍多霉情等。枇杷植株的蟲害以黃毛蟲為主,每年枇杷采果過后需要剪除帶蟲枝葉,將病蟲枝葉進行燒毀處理,并用石灰粉刷樹干,將剪口用油漆封住。為了讓枇杷正常生長,需積極對植株進行監(jiān)控,發(fā)現病蟲害及時處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枇杷的各類價值都很高,具有很大的研發(fā)潛力。種植業(yè)主應該重視選地、定植、選種、后期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高產增收。文章結合貴州省開陽縣的地理位置和大量種植實踐工作開展的經驗,對枇杷種植管理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為促進枇杷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岳世輝,朱坤林. 枇杷種植管理技術[J/OL]. 河南農業(yè),2016,(17):(2017-08-26).
[2]袁溪澤. 枇杷種植管理技術[J]. 現代園藝,2014,(08):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