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音是人的發(fā)音器官發(fā)出來的表示一定意義的聲音。漢語的語音包括聲母、韻母和聲調。語音是學好一門外語的基礎,因此,語音教學階段是留學生習得漢語打基礎的階段,至關重要,只有教好漢語發(fā)音,留學生才能說出標準而流利的漢語。本文旨在針對留學生習得漢語語音的難點,制定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留學生;語音;對策
一、 關于音節(jié)
音節(jié)是漢語語音的基本單位,包括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部分。聲母是音節(jié)的開頭部分,全部由輔音充任。韻母是聲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或元音加鼻音充任。有些音節(jié)只有韻母沒有聲母,稱為零聲母。漢語有21個聲母,1個零聲母,其中包括雙唇音【b】、【p】、【m】,唇齒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和舌根音【g】、【k】、【h】。聲調是一個音節(jié)的升降高低,每一個音節(jié)都有一個固定的聲調,漢語有四個基本聲調: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和去聲(四聲),這四個聲調的調值分別是55、35、214和51。
二、 留學生語音習得難點
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習得漢語語音,出現(xiàn)的難點也有所不同,非漢字圈的留學生學習漢語時,存在的發(fā)音難點一般都是【p】、【f】、【sh】、【j】、【q】、【x】和與【ü】相拼的【ju】、【qu】、【xu】以及清音濁化問題。因為在韓語中沒有唇齒音【f】、撮口呼元音【ü】及翹舌音【zh】、【ch】、【sh】、【r】,所以對韓國學生來講,漢語發(fā)音存在的難點就是【f】、【ü】、【zh】、【ch】、【sh】、【r】;日本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受其母語影響,發(fā)音難點是【r】、【f】、【p】、【sh】、【s】和【u】。
聲調習得方面,對留學生來說,是漢語語音習得的又一大難點,通常聲調存在的問題是一聲不平、二聲上不去、三聲不轉、四聲不下甚至聲調間相互混淆:四聲讀一聲、二聲,比如“去”、“下”、“問”會讀成“渠”、“蝦”、“文”;一聲、二聲、三聲全都讀成四聲:比如留學生在說“吃”、“學”、“來”、“我”、“買”、“雨”、“冰箱”、“眼睛”等聲調全部讀成四聲;三聲讀二聲:比如“懂”、“冷”、“好”、“寫”等三聲漢字都讀成二聲;三聲變調不準:比如“我吃”、“我講”、“我學”、“我看”,前面“我”的半三聲發(fā)不準確。
留學生在習得語音時還存在混淆發(fā)音方法的問題,比如【b】、【p】,混淆送氣音與不送氣音。還有就是兒化音的問題,留學生學卷舌音【er】時尚且發(fā)不標準,一個詞語兒化之后,更難掌握。
三、 初級階段語音教學對策
針對留學生習得漢語語音時存在的發(fā)音難點,我們采用的教學原則是:(1)堅持從易到難的原則。比如:【z】、【c】、【s】和【zh】、【ch】、【sh】,對比難度,【z】、【c】、【s】是平舌音,相比翹舌音【zh】、【ch】、【sh】來說,發(fā)音更容易一些,并且,【s】是擦音,相比【z】、【c】、【s】來說發(fā)音更容易一點,因此,要先教【s】,再教【z】、【c】,再教【zh】、【ch】、【sh】,由易到難。對留學生來說,漢語的四個聲調很難學會,因為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掌握不好。漢語的四個聲調,一聲的調值是55,調值不變,相對來說更好發(fā)一點,再教降調四聲,再教二聲,然后教對留學生來說很難的三聲,最后教變調。(2)堅持互動利用語境操練原則??浯笱菔菊Z音、對學過的和容易的音放在語境中進行模仿朗讀,比如說“糖醋魚好吃”,切忌動畫演示,老師要親身示范給學生,邊夸大演示語音,邊用手勢輔助說明;對比語音發(fā)音的不同,比如,【b】和【p】,一個是不送氣音,一個是送氣音,訓練發(fā)音時,可以讓學生拿一張紙放在嘴唇前,教師可夸大演示讓學生來感受送氣與不送氣的區(qū)別?!緐】和【ü】,雖然都是圓唇元音,但是舌面的位置前后不同?!綼n】和【ang】,一個是前鼻音,一個是后鼻音;語境操練,比如“米飯好吃”、“下雨不去”、“汽車沒來”等,放在與留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語境中進行操練。
漢語語音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學生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訓練學生準確發(fā)音、自然表達。在實際的語音教學中要淡化抽象的原理,側重操練。
(一) 重復糾正法
留學生在學習漢語初級階段,語音是基礎,語音學好了,漢語發(fā)音標準了,就為漢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要反復糾正留學生發(fā)不標準的音,比如,反復糾正他們發(fā)不標準的【ju】、【qu】、【xu】、【z】、【c】、【s】、【zh】、【ch】、【sh】,“句”、“去”、“需”、“漢語”、“吃飯”、“自己”等,在漢字、詞語中重復糾正操練,并強化聲調。
(二) 動作夸大演示法
此方法主要針對聲調教學,教一聲時,教師可以邊讀詞邊用手橫畫一條水平的線,來表示平聲,教師可以在演示的時候夸大動作幅度來強調一聲的發(fā)音是平的;教二聲的時候,手勢上揚,為了夸大演示可以加頭部上揚的輔助動作;教三聲,可作先下去再上揚的手勢,來表示三聲發(fā)音的變化;教四聲的時候,可以做向下的手勢,表示四聲發(fā)音時調值要下去。教這四個聲調時,都可以夸大動作演示幅度,幫助初級階段留學生掌握漢字的正確調值。
(三) 卡片領讀法
此方法可以用來訓練留學生難拼讀的拼音,把留學生拼讀困難的詞語,比如“出租車”、“城市”等寫在卡片上,領讀,然后跳讀,再領讀,反復糾正發(fā)音,并可以借助方法(二)用手勢夸大演示強調聲調,促進學生拼音與聲調發(fā)音標準的并進。
(四) 錄音跟讀法。
對于生詞語音的教學,可以采用給學生放錄音讓學生跟讀的方法,讓學生聽正確的生詞發(fā)音,然后跟讀,促進語音發(fā)音練習,加深語音記憶。
(五) 多媒體展示法。endprint
此方法適用于生詞復習環(huán)節(jié),比如上一節(jié)課學習了“蘋果”、“西瓜”、“牛奶”、“雞蛋”等詞語,可以在復習的時候,把圖片放在PPT上,放完圖片說詞語,聲音與圖像相結合,鞏固記憶,同時使課堂形式更具豐富性。
(六) 圖示法。把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以圖示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并進行簡單地講解,可以讓學生知道【zh】、【ch】、【sh】、【r】翹舌音發(fā)音時舌尖的位置,以及【j】、【q】、【x】發(fā)音時舌面的位置,以及其他對留學生來說難發(fā)的音的舌頭的位置。
四、 中、高級階段語音教學對策
對于中、高級水平的留學生,教學方法要與初級學生有所區(qū)別,對于中、高級水平的留學生來說,學習漢語的重點已經(jīng)不再是語音,而是詞匯、語法和漢字,這個階段的語音學習要靠自己主動糾正與操練,語音教學依然非常重要。針對中、高級水平的留學生,我們采用的教學對策是:
(一) 組詞強化操練法。
課前復習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這種組詞復習生詞的方式來強化練習發(fā)音。在語句操練環(huán)節(jié)也可以用此方法,在訓練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的同時又訓練了發(fā)音。
(二) 難點重復再現(xiàn)法。
在語句操練和教學講授環(huán)節(jié),對于留學生的漢語發(fā)音難點,可以讓其發(fā)音難點在教學授課中反復出現(xiàn),強化語音訓練。
(三) 強化記憶法。
可以將聲調和輕聲編成口訣張貼在黑板上,比如聲調,編成口訣是:“一聲直走,二聲抬頭,三聲輕轉,四聲下去!”輕聲的口訣可以編成:“一聲落二,二聲落三,三聲落四,四聲落一?!笨蛇M一步簡化為:“一落二,二落三,三落四,四落一?!?/p>
五、 總結
除以上介紹的語音教學對策,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意漢語變調及音變現(xiàn)象的教學。另外,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發(fā)音時,不可避免地會有枯燥的感覺,漢語語音教學可以針對留學生語音習得難點,找一些有針對性的繞口令讓留學生練習,激發(fā)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有針對性地促進漢語教學。比如,韓國學生和日本學生普遍【r】的音發(fā)的不太好,可以用繞口令《說日》:“夏日無日日亦熱,冬日有日日亦寒,春日日出天漸暖,曬衣曬被曬褥單,秋日天高復云淡,遙看紅日迫西山?!睂Α緁】音發(fā)不好的,可以用繞口令《鳳凰》:“粉紅墻上畫鳳凰,鳳凰畫在粉紅墻。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等等還有很多繞口令,讀繞口令,可以組塊訓練學生相近聲母或韻母易混淆的發(fā)音,同時增加了學習趣味性。課堂上還可以采用很多形式豐富的語音教學方法。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性,語音教學也是如此。作為成年人的學習者應該而且也有能力具備對第二語言語音學習的正確認識,這將有利于他們通過審視自己的語音學習,選擇更為合適的語音學習策略。語音教學則有必要幫助學習者獲得這種正確的認識,因為對學習過程的正確理解是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的前提。
參考文獻:
[1]魯健驥.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幾個語音問題的再認識[J].大理學院學報,2010(5).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
[3]魏夢媛.淺談對外漢語語音教學[D].[碩士學位論文].鄭州:鄭州大學,2014.
[4]徐子亮,吳仁甫.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秦冬偉,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