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梅+何進武+樊偉偉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收入的增加,旅游已經成為人民節(jié)假日主要消遣方式之一,而郵輪旅游則是我國旅游發(fā)展的新方向。本文總結了郵輪旅游發(fā)展的現狀及趨勢,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泛北部灣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作者認為郵輪旅游經濟是泛北部灣經濟發(fā)展的重點方向,并提出了泛北部灣郵輪旅游發(fā)展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泛北部灣;郵輪;旅游
The development of cruise tourism in Pan-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under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Yang Xiaomei He Jinwu, Fan Weiwei,
(Sanya Aviation & Tourism College, Sanya 572000, Hainan,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national economic income,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astimes of people's holidays, and cruise tourism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uise tourism,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of Pan-Beibu Gul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ruise economy is the key direction of Pan-Beibu Gul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an-Beibu Gulf cruis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an-Beibu Gulf, tourism, cruise
1.郵輪旅游發(fā)展現狀及趨勢
根據CLIA(國際郵輪公司聯合會)資料顯示,自1980年以來,郵輪旅游的年均增長率高達8.6%。20世紀70年代,全球郵輪旅客只有50萬人次,到2011年郵輪游客的數量達到了2060萬人次,翻了40多倍。根據全球權威郵輪機構與組織(PSA、CLIA、ECC)綜合預測,2020年和2025年全球郵輪市場將達到3000萬和3640萬人次的規(guī)模,郵輪產業(yè)已成為現代旅游業(yè)中發(fā)展最為迅猛的行業(yè)。在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情況下,郵輪旅游仍然逆勢而上。郵輪產業(yè)已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yè)”。
2006年,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愛蘭歌娜號”首次從上海起航,此后幾年間,中國市場逐漸成為世界三大郵輪公司競相角逐的主陣地。據統計,2015年中國大陸郵輪運營629航次,增長35%;出入境郵輪旅客248萬人次,增長44%。目前,我國已有三亞、廈門、上海、天津、廣州5個城市成為國際郵輪母港,均可作為郵輪旅游的始發(fā)港口。此外,我國還擁有16個可提供掛靠服務的港口,分布在我國東部海岸線的海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也已將郵輪業(yè)列入國家鼓勵發(fā)展的產業(yè)目錄中,中國郵輪經濟必將迎來快速發(fā)展時期。從現在看,未來的郵輪經濟發(fā)展將呈現如下幾個趨勢。
1.1 郵輪旅游成新風尚
近年來,隨著休假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旅游消費行為習慣的不斷改變以及對傳統旅游方式的改變,選擇郵輪旅游呈上升趨勢,成為旅游新風尚,如運營較多的日韓航線、東南亞航線等。
1.2 國際郵輪越造越大
新型郵輪無論是從大小、載客量、航速,還是舒適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善。例如,當今世界上最大郵輪“海洋魅力”號長361米,寬66米,水面高72米,排水量達22.5萬噸,可搭載6360名游客和2100名船員。按照排水量來看,其基本上相當于我們熟知的泰坦尼克號郵輪的5倍。
1.3 游客趨向大眾市場
近年來,歐美郵輪市場發(fā)展已進入成熟期,國際郵輪正由昔日的上流社會特定高端旅游消費方式逐步轉變?yōu)槠矫癜傩盏拇蟊娤M。
1.4 增長引擎東亞、東南亞市場
發(fā)展最快最早的歐美郵輪旅游客源市場出現飽和,其航行區(qū)域及航線固化、陳舊,缺乏新意,世界郵輪市場呈現東移趨勢,亞太地區(qū)和東盟國家將是未來全球郵輪經濟發(fā)展最快的區(qū)域。
1.5 中國發(fā)力郵輪經濟
隨著國力的強生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發(fā)展旅游是必然之事,我國沿海各地積極開發(fā)郵輪經濟,首當其沖就是建設郵輪港口。國內沿海城市紛紛將目光投向郵輪經濟,建設大型郵輪碼頭、建設郵輪中心,爭相成為郵輪母港。中國已有上海、寧波、天津、大連、青島、威海、廣州、汕頭、廈門、三亞、???、香港、基隆等各沿海沿(長)江城市接待過國際郵輪。
1.6 國際郵輪大舉進駐
近年來,國際郵輪公司紛紛發(fā)力中國市場,麗星、嘉年華、皇家加勒比、歌詩達、地中海、公主等世界著名郵輪公司相繼來中國開拓市場,服務中國消費者。特別是麗星郵輪,由于其區(qū)域及文化優(yōu)勢,在東亞及東南亞市場上走在各大郵輪公司前面。
2 “一帶一路”建設對泛北部灣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發(fā)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fā)表重要演講時再次提出與東盟國家加強互聯互通,發(fā)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耙粠б宦贰背h從陸路和海上兩個方向延伸中國的對外開放合作空間,旨在強化中國與歐洲、中東、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聯系、文化交流和互聯互通,是我國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對外開放戰(zhàn)略。同時,為了推動“一帶一路”合作構想的實施,2015年3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fā)布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綱要文件,為各地方政府和行業(y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一帶一路”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為泛北部灣區(qū)域的發(fā)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廣義上來講,泛北部灣經濟區(qū)應該包括環(huán)北部灣的所有國家和地區(qū),具體而言,應該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等東盟國家以及中國的海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等5個區(qū)域。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無論是那條線,北部灣都是必經之地,尤其是第二條線路,基本囊括了泛北部灣經濟區(qū)域。所以,“一帶一路”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必為泛北部灣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助力。
3.郵輪旅游經濟是泛北部灣經濟發(fā)展的重點方向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2014年修訂版)提到:北部灣將發(fā)展濱海休閑度假、國際商務會展與節(jié)慶、郵輪游艇、中越邊關探秘、海洋、民族風情與歷史文化體驗、高爾夫運動休閑度假、城市休閑等特色旅游產品。加強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加快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qū)建設,聯合廣東和海南共同打造中國—東盟國家海上及陸上跨國旅游通道。根據規(guī)劃,北部灣將主要發(fā)展海洋旅游產品,而郵輪旅游將是重中之重,郵輪旅游也將成為發(fā)展海上絲綢之路經濟的主要方式之一。海南三亞也已制定《三亞市郵輪發(fā)展規(guī)劃(2012—2O22),郵輪經濟也將成為深化三亞國際旅游島戰(zhàn)略布局升級創(chuàng)新和港口經濟轉型發(fā)展的關鍵驅動力。
3.1 東盟國家歡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2015年8月15日電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東盟國家普遍歡迎中方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愿同中國一道在現有經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民間人文交流。李鍵雄認為,當前雙方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正逢其時,“中國和東盟一直是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和亞洲夢是一體兩面,雙方合作的互補性很強。”如今,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額達4000多億美元,相當一部分也是通過海路實現,“可以說,海上貿易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國-東盟合作的主要實現方式?!彼f,東盟國家普遍歡迎中方這一倡議,樂于同中國開展合作。中國在雙邊層面與許多東盟國家都建立起了良好關系,東盟國家從個體到整體都對與中國合作抱有積極態(tài)度。
泛北部灣區(qū)域域外涉及的國家主要來自東盟,東盟歡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是開展該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郵輪旅游業(yè)的前提。
3.2 旅游資源雄厚,有利于打造郵輪品牌航線
北部灣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分布著眾多優(yōu)質天然良港,包括廣西段就達到1595公里海岸線,具備發(fā)展郵輪旅游的天然條件。北部灣沿海岸線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國內的包括著名的北海銀灘、海南博鰲、海棠灣、亞龍灣等。此外,知名旅游城市清邁在泰國北部湄公河沿岸,清邁和泰國南部海灣曼谷,芭堤雅等都是泰國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以及馬來西亞的波德申海灘、菲律賓的白沙海岸等自然旅游資源也是東南亞必看的旅游景點。還有老撾和柬埔寨的首都萬象和金邊,也集中了他們的文化精髓,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此外,東盟港口城市的島嶼多,名勝古跡多,有著地方濃烈的文化和風俗氣息。東盟國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利用這些資源建立的自然保護區(qū)、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等頗具地方特色。這些旅游資源數量豐富、類型齊全、各具特色,擁有了打造國際精品郵輪航線的自然條件。
3.3 郵輪碼頭建設初具規(guī)模,逐步適應郵輪旅游的發(fā)展
域內國家和地區(qū)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郵輪業(yè)比較成熟,郵輪港口建設比較完善,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也在加大各級郵輪港口建設的力度,已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能夠逐步適應郵輪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域內主要郵輪港口及碼頭見下表。
4.泛北部灣郵輪旅游發(fā)展策略
4.1 強化合作意識,形成有效合作機制
目前,在理論上對于泛北部灣合作的各類研究較多,但在實踐上尚無較大突破。泛北部灣區(qū)域是一個涉及數十個國家的大區(qū)域,在此區(qū)域發(fā)展郵輪經濟少不了各個國家參與,各國之間必須突破機制難點,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戰(zhàn)略的有利契機,形成政府間的合作機構組織,尤其是和東盟之間形成有效合作機制,來協調此區(qū)域郵輪旅游發(fā)展面臨的各種問題。
4.2 成立郵輪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郵輪旅游的發(fā)展涉及眾多部門,包括旅游局、海事局、公安部、交通部等,需要這些部門支持及配合。成立郵輪旅游發(fā)展委員會,統籌協調郵輪旅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明確職責和分工,有效避免多頭領導,合理規(guī)劃郵輪旅游,促進旅游經濟。
4.3 攜手打造高品質的郵輪產業(yè)集群
郵輪產業(yè)集群包括船舶制造、維修保養(yǎng)、金融保險、教育培訓等數十個產業(yè)。目前泛北部灣地區(qū)的郵輪旅游產業(yè)發(fā)展不均衡,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旅游發(fā)展較早,產業(yè)比較成熟,而中國、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發(fā)展較晚,郵輪產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fā)展?jié)摿薮?。所以,在泛北部灣區(qū)域,郵輪業(yè)落后國家應該向先進國家借鑒學習,先進國家應提供支持幫助,打造區(qū)域高品質郵輪產業(yè)集群,涉及國家共榮共享郵輪產業(yè)發(fā)展紅利。
4.4 建立國際郵輪品牌航線
可借鑒加勒比、地中海、阿拉斯加、東南亞等知名航線的成功經驗,利用北部灣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海絲路”文化遺產價值,打造全新的、富有北部灣地域特色的航線,包括近海觀光旅游和遠洋旅游線路。近海觀光旅行航線可設計為中國古“海絲路”始發(fā)港文化旅游線,圍繞“北海(欽州、防城港)、湛江(徐聞)、??冢ㄈ齺啠V州(陽江)、臺灣、泉州(漳州)”(亦可延伸至寧波、蓬萊)等重要古“海絲路”港口,設計航程不同的近海旅游線路,讓游客參觀陽江、泉州和登州“海絲路博物館”等歷史文化景點及沿線著名海上風光,領略“海絲路”文化??缇扯叹€可設計為環(huán)廣西、廣東、海南、越南沿岸城市線路,欣賞沿途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缇抽L線可開辟以泛北部灣沿岸港口為起點或終點,涵蓋海南、廣東、香港、河內、馬尼拉、曼谷、檳城、新加坡和雅加達等旅游區(qū)的多條“海絲路”遠洋旅游線路,提供不同的海上線路和旅游目的地供游客選擇,讓游客切身體會遠海海上旅游的樂趣和自然風光。使將來的泛北部灣地區(qū),不僅是著名的郵輪母港或者停靠港,還是人們的度假天堂,甚至是郵輪旅游的核心地區(qū)。這樣的國際國內郵輪品牌航線,將極大地刺激郵輪旅游市場。
4.5 擴大郵輪旅游市場
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供給和需求相互影響并制約,郵輪旅游經濟的發(fā)展最根本的動力在于郵輪旅游市場潛力,簡單地說就是愿意選擇郵輪旅游的消費者市場情況,所以必須刺激郵輪旅游市場。因此,必須加大郵輪旅游宣傳力度,使消費者認識并接受郵輪旅游方式,這就需要郵輪郵輪公司增加人們對郵輪旅游的了解,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使更多的人選擇郵輪旅游方式。同時,建立泛北部灣區(qū)域旅游信息系統,實現互助共享,利用電子商務系統在區(qū)域郵輪旅游開發(fā)中的價值。此外,要研究市場,根據不同的旅游者,設計差異化郵輪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
總之,發(fā)展泛北部灣郵輪旅游業(yè),是域內各國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具體方式和重要途徑,必將加強域內各國的互聯互通、人文交流,促進域內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成為全球范圍內區(qū)域合作模式典范。
參考文獻:
[1]王占坤,趙鵬,郭越.國際郵輪發(fā)展現狀及對中國啟示[J].海洋經濟,2012,2(06):15-19.
[2]崔慧玲.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人才需求分析[J].價值工程,2013,32(29):279-280.
[3]李明明.我國郵輪旅游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3(09):81-82.
[4]盧昌彩.對培育和發(fā)展臺州郵輪經濟的初步思考[J].決策咨詢,2015(05):30.
[5]蘇楓.探索北部灣郵輪旅游圈的構建[J].中國商貿,2014(11): 141-142.
[6]陳錦山.廣西欽州——東盟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的對策建議[J].商業(yè)經濟,2016(04):80.
[7]宮斐.基于PEST分析的“廣西北部灣——東盟”郵輪旅游發(fā)展研究[J].東南亞縱橫,20l5(05):19.
[8]陳邦瑜,麻名佳.環(huán)(泛)北部灣東盟海上旅游合作開發(fā)策略[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2):4-6.
[9]董海偉,劉艷霞.泛北部灣郵輪旅游的SWOT分析及開發(fā)舉措[J].法制與經濟(上旬),2013(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