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的人,深夜拉開窗簾,看到外面又下雪了。借著對面樓房住戶窗口的燈光,可以清晰看到雪片在夜幕里密密地織,像一幀幀無限循環(huán)播放的動畫。
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一句話:如果在深夜看一眼雪填平對面屋頂?shù)耐呃?,就知道人間的所有崎嶇。
寫完看了看,在同樣晚睡的人點贊之前,又默默刪除了。面對下雪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朋友圈里說上一句不知所云的話,有什么意義?許多時候,緘默是最深刻的尊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fā)覺,我們面對時間,除了順從與乖乖就范,別無他途。比如年關逼近,不論你身處天南海北任何地方,不論路途多么遙遠擁擠,都要千里歸家,如同大頭針受到一塊磁鐵的吸引。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边@是一首通俗歌曲的名字,但它同樣也樸素地道出了一個事實。過年是我們回家的一個偉大理由,縱使你這一年過得多么疲憊或坎坷。把肩頭沉重的行李往老家的堂屋里一擲,你會長舒一口氣:“終于回家了!”
有句俗諺說:“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二三月?!迸D月的時光如同一層薄薄的積雪,太陽一照,就迅速地消失了。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算是進入了過年的節(jié)奏。這一天傍晚飯畢,父親或母親會跪在灶臺前,燃起香燭,邊燒紙錢邊念念有詞,祈禱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表情凝重而虔誠。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吃年夜飯,守歲……直至深夜,帶著倦意和祝福,進入新的一年。
正月漫長而松弛,人們沉浸在餐桌和酒杯里。如果換作其他時間,不少人一定會為自己的“頹廢”而愧疚,但此時因為是在“過年”,在節(jié)日的庇佑中,一切心安理得。
農(nóng)村如此,城市里大同小異。因為,過年是農(nóng)歷的節(jié)日,是源自農(nóng)業(yè)文明的儀式,是中國人對自然時序最深刻的順從。許多在城市里生活多年的人們,每縫年關總是會禁不住憶起農(nóng)村的年味。
最后,我們要為你送上新春祝福,比如萬事如意,比如萬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