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重要,但是我認為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是最最重要的,在現(xiàn)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這是現(xiàn)在課程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只有幫助學生有比較好的學科素養(yǎng),才能夠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我認為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重視對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思考如何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建議
一、 引言
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知識,幫助學生對語言進行有意識的積累,此外教師還應該嘗試引導學生去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言談舉止,以及學生的價值觀念和人格的形成,教師應該給予積極的重視,這些都是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嘗試幫助學生處理好這些注意事項。
二、 注意發(fā)揮好教師的榜樣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該從教師著手,因為,我認為教師是學生的學習的領路人,教師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其實是比較小的,他們會將教師的行為作為自己行為的參考標準,他們對相關事物的評價也以教師的評價作為標準,在這一時期,如果教師給學生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的話,必然會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的消極的影響,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能學,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學習,不斷地思考。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不斷地總結(jié)和反思。只有不斷地積累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老師應該認識到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這也是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意識到,能力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自己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來提升自己。教師要注意自己為人師表的責任,要注意自己是一個楷模,只有有這樣的認識,才能夠真正地做好教師。比如說在教學《虎門銷煙》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不少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比較困惑,有一部分教師直接就放棄使用多媒體,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卻開始嘗試學習多媒體,了解多媒體,然后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嘗試使用多媒體。其實這就給學生樹立了一個榜樣,比如說,我在教學的時候會先了解多媒體的使用方法,然后準備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視頻給學生看,通過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主動學習,同時學生也意識到,原本不會多媒體的老師開始嘗試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用實際行動告訴學生學無止境,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夠不斷地成長。
三、 強調(diào)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還必須要強調(diào)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閱讀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了解不同的作者的情感,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而寫作是學生自身的情感的表達,學生可以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所以閱讀是不斷的吸收,在吸收的過程中進行積累和升華。而寫作是通過表達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離不開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強調(diào)閱讀和寫作,比如說在教學《海倫·凱勒》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因為海倫·凱勒自身的人格魅力,學生對他有比較大的好感,所以我就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海倫·凱勒身上有什么樣的特征最吸引你,如果讓你以海倫·凱勒作為題目,你會寫一篇什么樣的作文?而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感受到海倫·凱勒身上有怎樣的精神,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達出來的?作者在表達這些精神的時候,運用了怎樣的手法?如果讓你來嘗試表達這樣的精神的話,你會嘗試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表達?這些問題都是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己。
四、 注意開展實踐
語文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必將回歸于生活,應是語文教學必然和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對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離不開實踐,教師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在課堂上學習到相關知識以后,教師要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而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應該讓學生主動地提出來,在課堂上進行思考和討論,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生活和課堂進行整合。比如說老師可以讓學生以每天的生活作為藍本,可以進行適當?shù)丶庸?,寫一篇作文,作文的字?shù)大概在400到600字,這可以叫做藝術化的日記。但是其實因為這些日記的內(nèi)容有所加工,所以學生往往有更大的興趣去操作。
五、 總結(jié)
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應該是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應該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jié)進行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最有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新陽,裴新寧.教育變革期的政策機遇與挑戰(zhàn)——歐盟“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與評價[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2] 柳夕浪.從“素質(zhì)”到“核心素養(yǎng)”——關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3).
[3] 裴新寧,劉新陽.為21世紀重建教育——歐盟“核心素養(yǎng)”框架的確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作者簡介:趙鑫,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文峰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