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丕元
2017年我區(qū)現(xiàn)代種業(yè)優(yōu)質(zhì)稻新品種示范地點選在單季稻種植區(qū)洋中鎮(zhèn)上坎村,示范品種甬優(yōu)17,示范面積148畝。甬優(yōu)17號是浙江省寧波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作物研究所與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重穗型秈梗雜交稻新品種,2014年通過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4018)。甬優(yōu)17屬秈粳雜交稻,生育期適中,須根發(fā)達,莖桿健壯,穗大粒多,后期轉(zhuǎn)色好,米質(zhì)優(yōu)。文中主要對示范片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及病蟲害防治進行分析,通過實踐后提出以下幾點建設性的建議。
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甬優(yōu)17播種期安排在5月2日,采用濕潤育秧,每畝秧田播種量為7.5公斤,勻播稀播,采取強氯精浸種,秧田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進口復合肥20公斤,播種前5天耙施均勻。秧苗在1葉1心期田間每畝用15%多效唑150克對水75公斤配成溶液噴施,2葉1心期施5公斤尿素做“斷奶肥”,4葉1心期施5公斤尿素做“壯苗肥”,移栽前7天每畝施用30公斤進口復合肥做“送嫁肥”,培育“三叉秧”,秧齡控制在26天以內(nèi),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克對水25公斤配成溶液噴施防治病蟲害,做到小苗帶肥、帶藥移栽。
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甬優(yōu)17品種分蘗力中等偏弱要插足基本苗,插植規(guī)格為23cm×23cm,叢插2粒谷,每畝插1.3萬叢。要淺插,促進秧苗早分蘗,低節(jié)位分蘗。
3 科學施肥管水
施肥應掌握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巧施穗肥。每畝施純氮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0.8。栽培提倡基肥增施,多施農(nóng)家肥,插秧前7天每畝施碳銨50公斤加過鈣30公斤混合,進行全層施用。分蘗肥要在插后7天每畝施進口復合肥25公斤,后期看苗補施穗粒肥,中稻一般于插后40天左右,每畝施尿素5~8公斤。水層管理上以淺-濕-干灌溉為主,采取薄水插秧—淺水促蘗—夠苗烤田—后期干濕交替的方法。采用好氣灌溉法,移栽后7天、14天各放干水田1次,使稻田處于水層與露田相交替的狀態(tài),可防止基腐病的發(fā)生;有效分蘗終止期擱田,至田腳不沾泥、土露白根復水,循環(huán)數(shù)次;孕穗至抽穗揚花期薄水養(yǎng)胎授粉;灌漿成熟期干濕交替,活水養(yǎng)根保葉,收割前6~7天斷水,切忌過早斷水,過早斷水會嚴重影響稻米的品質(zhì)、產(chǎn)量。
4 稻米病蟲害的預防防治
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水稻的主要病害包括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蟲害包括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等,要重點針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預防與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用40%毒死蜱乳油100mL加1.8%阿維菌素乳油60mL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克或15%茚蟲威乳油15mL兌水60公斤噴霧防治;稻飛虱每畝用25%噻嗪酮75克或25%的呲蚜酮25克兌水60公斤噴霧防治,尤其要重視后期稻飛虱的防治工作,藥液盡量滲透到稻叢基部;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40克加30%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乳油25mL兌水60公斤噴霧防治,甬優(yōu)17品種易感稻曲病,對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較大,于破口期和齊穗期用43%戊唑醇20mL兌水60公斤噴霧加強防治一次。
5 收獲
水稻應該在稻谷成熟度達到85%~90%時間內(nèi)進行收割,收割時間過早會導致死米,青米的增多,收割時間過晚不僅會導致其收割的困難度,還會影響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下降。種植戶要控制好對水稻進行收割的時間。收割后要及時對稻米進行烘干或曬干,貯藏的地方要長期保持干燥、通風,不能緊貼地面,防止發(fā)生霉變,以確保水稻質(zhì)量。
上坎村示范片于9月30日收割,驗收組按田間生長情況把示范片分為一、二、三類田,從每類田中隨機各取一田塊進行實割測產(chǎn)。一、二、三類田實割面積分別為91.3m2、74.8m2、83.2m2,分別收濕谷114.0公斤、87.4公斤、93.5公斤,折濕谷畝產(chǎn)分別為832.8公斤、779.4公斤、749.6公斤,各取濕谷樣品2.5公斤進行涼曬、去雜,曬干率分別為80.7、81.1%、81.8%,折干谷畝產(chǎn)分別672.1公斤、632.1公斤、613.2公斤。示范片一、二、三類田所占面積為40畝、70畝、38畝,加權(quán)平均甬優(yōu)17示范片畝產(chǎn)638.1公斤。比對照宜優(yōu)673畝產(chǎn)581.2公斤增56.9公斤,增幅9.79%。驗收組認為甬優(yōu)17全生育期151天,比對照長3天。平均株高124.8厘米,葉長38.7、葉寬2.05穗長24.8厘米,每穗總粒數(shù)293.粒,結(jié)實率85.6%,千粒重25.6克。增產(chǎn)潛力大、米質(zhì)優(yōu)、株型好,抗倒性好、抗病性較強,耐寒性好,適宜當?shù)赝茝V種植。
(作者單位:352100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種子管理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