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威尼斯水城分校 史克祥
新課改下的教學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強調課堂上自主探究感悟,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只有學生從內心產生的體驗和感受才是最有價值和難忘的,也是最具有教學效果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留有“教學時間的空白”,在一定時間內,教師學生保持沉默,不進行有聲對話,讓學生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讓他們靜思、自悟,使其思緒飛揚,而后自主發(fā)現(xiàn),再進行共同探討,從而使課堂的教學更具藝術性。
我在和學生共同學習一首宋詞《如夢令》時,充分讓學生先沉默靜思、自悟自感,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迸射出火花,課堂效率高。
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老師要在黑板上寫一首詞,用粉筆寫字可能有點兒慢,大概需要五到八分鐘,希望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字,認真品悟每句詞,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感受,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要問的?”
于是我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開始用正楷一筆一畫地在黑板上寫下這首詞:《如夢令》(宋)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學生們都在全神貫注地看著,此時教室里安靜得出奇,我想:學生一定在思考著,感悟著,品味著……
我故意放慢節(jié)奏,七分鐘過去了,我終于寫好了。我轉身環(huán)視了一下學生,沒有一個舉手的,教室里仍然沉默,眼神還是那么專注。過了一會,看看學生的表情,見時機成熟,就裝著很著急的樣子:“我用了六七分鐘的時間寫出了這首詞,你們難道無動于衷?”終于,一個學生舉起了手,我趕緊喊起了他:“老師,你寫字雖然有些慢,但是寫得和字貼上的字一樣好看,非常工整,是一種享受”。說完,露出燦爛的笑容?!昂呛牵x謝你的表揚。我發(fā)現(xiàn)你觀察得真得很細致,這叫‘慢工出細活’。有沒有其他想說的同學?把自己剛才的所見、所感說出來。哪怕一點點小小的發(fā)現(xiàn)和疑問都行?!蔽页脛輪l(fā)了一下。
慢慢地,局面打開了,學生開始三三兩兩地舉手了。有的說,通過默看這首詞知道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有的說,知道了一個詞語的意思。有的說,喜歡其中的一句話,并大聲朗讀了一遍,再理解這句的意思。有的說,感覺到了李清照的心情既興奮又著急。有的說,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誤入藕花”圖。還有一個學生給大家展示了一幅荷塘、小舟、一群飛鷺圖……
在學生發(fā)言的同時,我把每位學生的發(fā)言作適當的個性評價,引導其他學生拓展補充,教室里氣氛和諧而又活躍,智慧的火花不停地迸射著。不知不覺地,四十分鐘悄然過去,課堂達到極好的效果。就是通過那六七分鐘的沉默靜思,給予空間,給予閱讀期待,其實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自然就能使學生思緒飛揚,有了靈動,讓學生先默默地充分經歷著生本間的對話、而后進行在生生間自由的對話、討論和師生間的交流中學習著、感悟著。我相信,學生們對這首詞的理解應該是非常深刻了,吟誦出來是聲情并茂的。
這個案例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反思價值:閱讀,是個體精神對象化的過程。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去觸摸語言文字,是閱讀應有之義。閱讀文本應是語文學習的前提所在,只有通過與文本的零距離接觸,學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在此基礎上的語感能力才能日趨敏銳。
再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師們都喜歡采用自由讀、分組讀、齊讀、對讀、引讀、男女生讀等等各種形式的讀,可以說,一節(jié)課都在熱熱鬧鬧的有聲中度過,課堂的氛圍活躍了,但學生沒能靜下心來與文本對話,閱讀體驗和情感得不到提升。有的教師課堂走入一個誤區(qū),認為課堂安靜一段時間,似乎覺得這就是冷場,于是讀大多采用出聲讀的形式,要么就是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過程,而很少給予學生默讀的時間空間。
新課標中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放聲朗讀一般來說應出現(xiàn)在剛接觸課文時,讓學生感知主要內容,或對課文深入地理解感悟后,放飛自己的情感,聲情并茂地誦讀,即激情釋放。真正進入文本解讀、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讀,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更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靜思默想,給予閱讀期待,引領學生用心靈擁抱語言,與作者的心靈交流,潛心探究語言文字?!缎抡n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默讀靜思有助于學生用心與文本進行跨時空的無聲對話,有助于學生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fā)思維的火花,沉默后將使課堂精彩不斷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