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華園小學 胡宇怡
課堂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過程的調控、教學信息的反饋和教學活動的引導?!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它所倡導的教育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我個人理解為:語文課程評價要能達到促進學生知識的獲得,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展,以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的目的。當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課堂,真正走進課堂教學中,卻發(fā)現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存在許多偏失。
在現行的許多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有些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存在著簡單化和隨意性。機械化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僅使得課堂死氣沉沉,更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下,就是我所了解到的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中較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課堂上,我們有時會見到這樣一幕:學生競相發(fā)言或展示后,教師立刻接話道“請坐,還有哪位?”用這樣無所謂對錯的課堂評價語來銜接教學過程,學生并不明白自己的理解是對是錯,對課堂學習總處于一種迷茫狀態(tài),漸漸地,注意力便被分散開去。
另一種更普遍的現象是:無論學生回答了什么,教師的評價與總是那么幾句“很好!” “真聰明!”“你真棒!”但卻絲毫沒有指出學生的回答到底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于是造成課堂評價語雖多但毫無指導意義的狀態(tài)。學生無法從教師的評價語中獲得明確的肯定,也就打不開思路,得不到啟迪。
比如,在聽《詠華山》這一課時,教師指名學生讀詞語:“稱贊”“宋代”“吟誦”。學生讀完后,教師表揚道:“你讀的真好!”到底“好”在哪里?是讀的準確?讀的有節(jié)奏?還是讀的有感情?學生并不明白。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強調學生練習讀準后鼻音的機會,其他學生接下來讀的時候也不知道要向那個學生學習讀好哪個方面。
含糊不清的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出現的問題,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如果讓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接觸這樣無實際意義的評價語言,那么學生會找不到學習的方向,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點,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就會逐漸地減弱和消退,學習的探索欲望也會逐漸被隨便應付所代替。
“滿堂夸”也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常見的誤區(qū)。教師對學生的主動參與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不管學生回答如何,一律用“好!很好!真聰明!有創(chuàng)意!”等贊美之詞評價。教師 “慷慨無私”地捧出贊美,最后課堂上教師滿面春風,學生滿心歡喜,和諧愉悅,但這樣的課是一堂真正的好課嗎?在這樣課堂上受到表揚的學生真的學到了這堂課應學知識,把握住了重點嗎?
對學生而言,一味的表揚不僅不能給與學生主動學習的鼓勵,反而會讓學生對教師的贊美感到疲倦。如:一位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請學生評價:“你們說,他回答得好嗎?”學生說:“好”。教師說:“把掌聲送給他?!睂W生:“棒棒棒(擊掌)!你真棒!”教師引導的這種評價,在低年級課堂經??梢钥吹?。起初學生還感覺到新鮮,久了就感到乏味,最后掌聲都變得稀稀拉拉。
我曾經聽過的這樣一堂課:在教學《灰椋鳥》時,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請你提煉出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最深的感受。接下來的整整半堂課都是學生的自由回答。每每有聽到不一樣的回答,教師便讓學生把詞語寫到黑板上作為獎勵。半節(jié)課后黑板被密密麻麻給中筆跡寫滿了:“壯觀”“多”“保護環(huán)境”“有紀律”“喧鬧”“熱烈”“千姿百態(tài)”“美麗”……最終,教師就以各種“贊美”凌亂地結束了這一次的感受閱讀,還美曰其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學生的個性化體驗確實需要尊重,但更需要教師的評價進行引導。當學生每次回答都能得到夸獎后,這種贊美性的評價語也失去了鼓勵的作用,同時,學生也抓不到重點,也無法明白課文到底想表達個什么意思。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只有簡單的“對的”“請坐”“正確”“不對”,甚至機械地重復學生的答案。千篇一律的課堂評價語是蒼白的,是無力的,是無法讓學生感受到真實感的。連教師自己都沒有放入多少真心的贊美,學生要如何從中得到鼓勵和肯定呢?
流于形式的表揚,還不如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恰當地鼓勵,有時候,一句真誠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輕微的撫摸,一抹鼓勵的微笑,都能帶給學生莫大的學習動力。
教學是一種對話,師生雙方應該處在相對平等的地位,在對話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然而我們的課堂上存在著這樣一群“失聽”的教師。在課堂上,教師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自己的教案上,腦中只在想怎么引到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分些注意在學生上。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去辨析,又怎能對學生的回答有科學的、真實的評價和指導呢?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常常會有很多個性化的理解和想法,無論學生的是否合理,教師首先應該要認真傾聽他的想法,不要過早地做出評價,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思維空間去探索,去延伸。
曾讀到這么一句話:“好的課堂評價語,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玫恼n堂評價語,激勵學生奮進,甚至成就他輝煌的一生?!闭n堂教學評價語的重要超乎我們想象,我們更應把目光投射到學生身上,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的,恰如其分的評價語,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投身到學習中來,使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所感所悟,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